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格尔把所有权作为自由意志最初实现方式.他从自由角度论述了所有权的合理性,进而阐明了确立私有财产权的必然性.所有权不是抽象的主观意志,黑格尔从意志对物关系规定了实现所有权具体方式.契约作为中介形式的所有权,借助共同意志扩大了自由意志实现范围.黑格尔所有权理论肯定了人作为抽象人格所平等享有的个人权利,揭示了自由主义个人权利至上原则的片面性以及把个人的自由和平等依托于私有财产权的形式性.  相似文献   

2.
科学精神     
马教授一生致力于生物领域里的一项科学研究.他在这个领域泡了40年,为的就是想发现什么,可是他什么也没有发现.于是他决定再收一名关门弟子,继续他的事业.马教授虽然没有什么发现,但是他毕竟是这个领域的权威,所以报考他名下博士的人很多.被录取的是李四.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事规范中的发现权实为自然领域内科学发现权,不同于社会科学及日常生活中的发行行为.科学发现权设计初衷是保护科学工作者智力成果、鼓励发现、发明行为.科学发现权为人权与私权统一体,权利客体具有新颖性、价值性、非物质性,不能因为其没有诸如著作权、专利权等权利享有的“长时间专有时限”,而排除其知识产权属性.  相似文献   

4.
何琳 《科教文汇》2011,(14):63-64
黑格尔把人看做艺术的中心对象,因而他很重视人物性格的描写。他认为人物性格的描写主要受三个要素的影响:一般世界情况、情境和情致。黑格尔的人物性格说虽说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说片面强调丰富性而忽略扁形人物的长处。但黑格尔把人物性格和一般世界情况、情境等联系起来考虑,并指出冲突对人物性格的凸显功能在当时是很有进步性的。  相似文献   

5.
李萍 《内江科技》2005,(1):38-38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所以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邱波 《科教文汇》2008,(32):236-236
本文以阐述从什么角度来研究黑格尔哲学为中心内容,通过对当前大多数哲学工作者研究的误区进行分析,结果证明想要真正理解黑格尔哲学必须从黑格尔本人的角度出发并结合他当时生活的社会背景进行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美学是建筑在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和辩证法基础上的,他最重要的特点是把辩证法全面地运用于美学研究之中,使感性与理性通过广泛的联系和深刻的矛盾冲突的到了唯心主义的统一,关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美学>第一卷(共四卷)中.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对印度哲学是如何评价的,从学理上来说,其评价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本文认为黑格尔对印度哲学作出评价的理论依据就是其对哲学是什么的理解.印度哲学具有与宗教合一的特点,因此,哲学与宗教的关系的考察也构成了黑格尔理解印度哲学的一个向度.本文揭示的是黑格尔对印度哲学评价的学理基础及其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对印度哲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有一种说法是,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之所以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于他有一个智障的儿子。因为他的获奖作品《个人的体验》就直接来自他与儿子相处的经验和痛苦的思索。如果没有残疾的儿子,自然就没有这部小说,他也就不见得会享有广泛的声誉。对于大江健三郎来说,1963年无疑是他人生中重要的年份。在这一年,他的长子出生了。这原本该是一件喜事,却从此给这位28岁的青年作家心头蒙上了浓重的阴影。婴儿的头盖骨先天异常,头部有一个  相似文献   

10.
康德开创了德国古典哲学,而黑格尔则运用传统理性主义对其哲学观点进行了批判,这也是德国哲学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康德哲学思想影响和改变着黑格尔哲学,并使黑格尔在对康德哲学进行批判的过程中也不断继承与超越其哲学理念,对促进现代西方哲学的转折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康德哲学的实质就是一种形而上学体系.康德试图利用自身的哲学理论去调解各种具有矛盾的哲学,如唯理主义和经验主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唯名论和唯实论以及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等,这也表明康德哲学就是一个混合的理论体系.后代西方学者也不断从康德哲学中找到自身研究所需要的东西,发现其都与康德哲学非常相似,但两者之间又会有明显的矛盾.这也导致很多哲学家不断对康德哲学进行批判,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黑格尔,其在批判康德哲学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德国古典哲学,并完成了形而上学体系,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