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梁燕 《兰台世界》2007,(10S):46-46
一、地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地籍管理工作通俗地讲,就好比是土地的户籍管理工作,它包括土地初始统计、变更调查统计、年度统计、土地权属管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登记发证等日常工作,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开展土地管理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土地档案资料,而土地档案又给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丰富的土地信息资源和大量的参考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三代人的土地契约情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私有制的旧社会,土地对于农民来说,那是身家性命,是一家人赖以生存、子孙得以发展的命根子。农民离不开土地,犹如鱼儿离不开水。就是租种别人土地的佃农,日思夜梦也在盼着自己拥有一块土地的那一日。有不喜爱土地、不想拥有自己一份土地的农民吗?没有。这就叫土地情结。能证明自己拥有土地的,是土地契约。割舍不下土地契约的,那叫土地契约情结。我的父辈、祖辈、曾祖辈三代人,就有过这种情结。[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土地档案资料是土地确权、土地利用规划、耕地保护和法规监察等国土资源管理基础工作的科学依据。因此,重视做好土地档案管理工作,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基于这一认识,近几年来,扬中市国土资源局狠抓国土档案管理,努力加强“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以争创省特一级档案室为契机,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提升国土资源基础管理水平,加速实现土地档案数字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梁多貌 《大观周刊》2012,(49):112-112
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攀措,以达到协调人地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它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是实现城市化、工业化和农村及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程。而这一切都必须通过调查和.测量确定其面积和权属。因此,测量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关注热土地发展中西部谈谈土地宣传如何顺应经济重心向中西部转移王永红管好、用好土地,是“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改变中西部相对落后状况”的一项重要内容。离开土地问题谈振兴中西部,无异于建造空中楼阁,因为我国有86.5%的国土资源集中...  相似文献   

6.
中国土地改革 临界点——酝酿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最严重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问题,均直接、间接地同土地制度相关。中国现行土地制度逐渐逼近必须进行根本性变革的临界点。形成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与土地有关的几乎所有主体,从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到城市郊农民,市民,以及普通乡村的农民,似乎都存在违犯现行的土地法律、法规、政策的冲动。一项制度如果到了如此程度,就说明制度本身出现了问题,解决的办法惟有“变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档案价值和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但在日常有效的静态中,它的价值处在潜在阶段,只有使档案参与实践活动,在人们利用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档案的效益。高家苗圃是盘锦建市前征用高家村土地建立的一处园林苗圃。1989年,高家村通过盘山县土地局把高家苗圃西南角一块面积为3.7亩的苗圃地卖给了盘山县家禽改良实验站。当高家苗圃划分为双台子区管辖的范围后,双台子区土地局根据盘山县土地局给高家村出据的土地出卖手续,再一次为高家村出卖园林苗圃地给予了认证。当市绿化处和县区土地部门交涉,要求县区土地部门纠正其错误决定时,盘山县和…  相似文献   

8.
潘漩 《大观周刊》2006,(46):41-41
土地,是万物之母,也是万业之基。2006年的土地市场,同样是精彩纷呈,看点不断。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2006年的土地市场吧。  相似文献   

9.
土地整理档案是专门档案 土地整理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工程,即依据土地总体规划或专项规划,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以及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这项工程对土地整理的面积、质量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内容包括对成片土地上的道路、管线、农居建设及土壤节后改造等.主要有选址、测量、科研论证、规划设计、审查批复、资金预算、招标、施工、竣工验收等多个环节.涵盖了工程建设、市政道路、通讯设施、园林绿化、土地复垦等领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的总面积为二十万平方公里,只占祖国辽阔疆土的百分之二、然而,这却是一片辉煌的大土地,可爱的大土地。历代劳动人民酷爱这片土地──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吸吮乳汁,生息繁衍;他们一代一代在这片土地上架起追求的彩虹,播下希望的种子,浇上苦涩的汗水……他们对这片土地,爱得如醉如痴,深沉炽热! 中华远古文明的主要发祥地。早在150万年以前,陕西蓝田的公王岭一带,就有人类活动生息,是我国发现的仅次于170万年以前云南元谋人的远古人类。同时,说明了地处黄河流经陕西的黄土高原地区其独特土质结构…  相似文献   

11.
土地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和依食之源,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特别在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我国,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更加突出,作为记录土地质量,数量,利用状况,产权关系的土地档案,在土地资源分配利用,流转,收益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解土地档案的特点和社会价值,在力开发土地档案资源,是充分发挥土地档案作用,使土地效益达到最大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生活如蓟     
雷抒雅 《出版参考》2009,(11):46-46
有一种植物叫蓟,它以惊人的力量再生,让你感受到那种顽强和乐观一如人类的生活。 入冬,农人们的犁铧翻耕了土地,这是来年播种必备的程序。但是对于野草,对于一切经过犁铧切割的植物,这无异于天降的灾难,它们被突然从根部切断,那些依靠种子繁殖的植物,只有期待来年秋后种子的播撒了。蓟却不——春天,在去年翻耕过的土地上,只有蓟,只有蓟类一族,旺盛地生长起来,很快地铺展、占领了那一片看上去有些单调的土地?  相似文献   

13.
谈到农民,许多人的脑海里会浮出两种印象:一是农民愚昧、不开化,甚至落后到不知道如何经营自己的生活:二是农民的生活过于艰苦。前者推理到极端,便有了忧国忧民之士的无穷担忧——你要是把土地分给农民,他们就会把土地卖了换酒喝,这样一来,数亿农民皆酒鬼,还丢了土地,不就天下大乱了么?后者则有另一种极端——既然农民生活在底层社会之底层,暗无天日,农民就只有被怜悯的份。  相似文献   

14.
在黑颈鹤飞翔的天空下,在河曲马奔驰的草原上,在大熊猫、梅花鹿生息繁衍的土地上,走过一支叫红军的队伍,这块土地便跟随着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而闻名国内外,这里就是神奇的若尔盖大草原。在中国的革命史中,这块土地给予人们的记忆,决不仅仅是纯粹草原的定义,而是革命的概念,这里被视为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地、再生之地,这里是雪山草地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中国革命成功的起点是土改,让广大农民获得土地,从而天下归心,中国改革成功的起点则是分田到户,对人民公社运动拔乱反正,把土地的部分产权归还给农民,而现在,我们显然是已经到了启第三次土地革命“现代土地产权制度”的时候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中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茹小斌(北京市大兴县土地管理局)长期以来,我国国有土地实行无偿、无限期使用的行政划拨制度。不允许土地使用权作为一项财产权利流转,完全排斥地租规律、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对土地利用的调节作用,致使土地在发展经济中不能更好...  相似文献   

17.
2000年以前,福州尚未实行土地公开拍卖,在福州的主要城区内,进行着一轮以土地为载体、更简单直接的财富转移。学者将这个过程称为。土地市场化之前的原始积累”。在进行招拍挂之前,福州市就以以桥代路、协议转让等方式,将大面积的土地,低价转成了开发商的囊中之物。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周刊》2006,(8):10-10
广东的“土地新政”日前迈出了最新的一步:广东境内段公路土地征用将在“十一五”规划的5年中尝试“农民土地入股”,其中第一个试点是即将开建的韶赣高速粤境段以及莞惠高速东莞段。  相似文献   

19.
一、地籍测量的含义 地籍测量是调查和测定土地(宗地或地块)及其附着物的界线、位置、面积、质量、权属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及其几何形状的测绘工作,是进行土地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它是服务于地籍管理的一种专业测量,主要由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和地籍细部测量两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20.
来自有关部门的信息显示,2006年第一季度,各地的土地需求量是计划的3倍多。与此相映成趣的是,今年头5个月,全国国土资源部门共立案土地违法案件涉及的土地面积同比上升了近20%。土地的供给与房地产发展的矛盾,已成为此轮地产调控中的焦点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