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课程的实施已有多年,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师心中也很熟悉,笔者在大量的听课、优质课评比中发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被设计成若干个精细的环节,甚至每句话、每个词、每个动作都被精确设定,这样的教学表面上看很完美,其实是形式上的完整。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无法真正发挥,数学学科特有的"数学味"也很难从中找到,学生的思维很难有深刻的体验。  相似文献   

2.
金松武 《江苏教育》2006,(1B):29-30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课程体系及其教学中,数学常常被局限在自己的学科领域.以科学的姿态出现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它带有抽象性、严谨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传统的数学教学始终把解决呆板、枯燥、繁难的题目作为核心任务。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下,我们时常会碰到这样的尴尬:学生在努力学习数学的同时.逐渐地厌烦、冷漠数学;学习数学除了做习题外,数学很难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不能成为学生生活和精神的一部分。一旦数学解题的任务完成后,数学教育的功能也就随之消失了.这不能不说是数学教育的悲哀。  相似文献   

3.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逻辑性强的学科,在学生的学习之路上,会显得非常的枯燥无味,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发掘其中的魅力,无法自主地探寻数学的奥秘.为了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教师要美化数学教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文化的价值和美感.以数学美感为基础进行课堂引导与教学,可以使学生产生欣赏、探究的兴趣,增强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教师有必要将美学课堂引入数学课程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美学价值、应用价值,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促进数学文化传播,增强素质教育内涵,实现数学文化育人的价值.文章将结合具体实例阐述数学文化美感课堂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概念抽象,推理逻辑性强.基本运算方法繁多.许多技校学生都感到很难学。数学大师陈省身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曾为青少年数学爱好者题词:“数学好玩”。作为一名技校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加点“调料”,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达到“数学好玩”这种境界呢?  相似文献   

5.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几乎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形”。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每位教师必须从观念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在教育教学中重新认识数学,使学生对数学不再感到神秘陌生.让每个孩子知道数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能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再将数学应用到生活中去.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科生学习数学很难,这是普遍现象.艺术生学习数学有多难,这是绝大多数数学老师所无法想象的.高考立几问题多是以中档题目出现,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得分点,特别是在选择题被取消后,立体几何的得分就更为重要了.立体几何研究的对象是空间图形,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空间观察和公理化体系处理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这也是学生进入高校学习时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数学基础,因此历年高考立体几何试题突出空间图形的特点.侧重于对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已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也突出强调讲了“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特别强调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注意通过实际操作,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多种感受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利于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发展儿童的数学语言。有效的培养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对数学缺乏应有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没有兴趣的“硬”性学习是很难收到良好效果的。由于学习上的挫折经历,使得数学学习“弱势群体”难以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加之很多学生经历过教师的不当评价,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心理挫折感。  相似文献   

9.
一、数学中激励法有效运用的优点1.促进成功任何人都会想要成功,都想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尤其在小学阶段,这种难以控制自己的弱点更为突出,尤其在数学学习中,想要去的成功更是难上加难.数学是一门高难度、深奥的学科,灵活多变的数学应用题,一丝不苟的选择题,都会让每个学生多多少少有些头痛,在考试中更有因为粗心、马虎、不经心造成的小错误,考试成绩上的不理想,直接造成了学生对数学的厌恶、恐惧、甚至是排斥,而这样的后果就是产生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1问题背景 对于文科学生而言,数学往往是一门令人烦恼的学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当初选择文科仅仅是出于自己数学上的弱势,更有许多学生在进入文科班后,在数学学习上“为伊消得人憔悴”,从而发出“成也数学,败也数学”的感叹.在数学教学上,一方面文科班的同学大部分数学基础不扎实,对数学缺少兴趣,信心不足,畏惧数学;另一方面,学生又对学好数学抱有美好的愿望,默默下决心,争取一搏,体现个人价值.这种矛盾与困惑会逐步引起焦虑心理,欲速则不达,甚至导致恶性循环.随着社会发展,数学已成为每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要实现新课程目标,全面提高文科班数学教育质量已迫在眉睫,于是我们对文科班的数学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教育行为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应具有广博的数学知识.扎实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成熟的教学艺术,执着的教科研精神.应了解、尊重和承认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价值.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给所有学生提供公平和完善的学习数学的机会,然而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偏向与失误会不断地经常地出现,我们认为:想矫正教与学上的偏向与失误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当今推行素质教育的环境下,数学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就必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为根本,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特别是上了初二和初三,学的内容越来越注重能力,学生的水平差异也逐渐地体现出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征,而分组教学则能因材施教和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特别是课堂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该学科的学习成绩。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乐学爱学",就需要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数学通常被学生理解为抽象的科学,很难学,也很难接受,在课堂上,学生的感觉是枯燥无味。反之,学生如果对数学感兴趣,在课堂上,他们就会主动学习、探究、钻研。  相似文献   

14.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一双边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中学生有旺盛充沛的精力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但情绪不够稳定.在数学课堂上,有些学生往往很难把注意集中在教学任务上,而是分心于那些有吸引力的、涣散注意力的方面,教师常埋怨课堂上那些不能保持注意力的学生不成熟、注意力有缺陷或不想学,更有甚者会发脾气批评学生,这样有时反而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自觉性,淡化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面对这种情形,如何处理为佳呢?不妨试用一下“不迷失策略”.It尔顿理论及“不迷失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武加胜 《教师》2011,(30):78-78
初中数学一直被认为难以接受,学生总是对教师说数学课听不懂之类的话语,我们到底怎么啦?真的是很难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吗?还是未能找到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呢?对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索质教育的目的是全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新是教育的灵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因此。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改革现行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那么如何理解改革现行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又应具备什么样的数学修养呢?下面浅谈本人的点滴处解.  相似文献   

17.
文化观念下数学文本的课堂诠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一致肯定了数学的文化价值,都提出了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由于学生主要是通过课堂来学习数学知识,张奠宙先生认为“数学文化必须走进课堂”.确实,数学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它们往往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存在,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发生着重要影响.但是,就中学生而言,却很难自觉而独立地感悟这种“看不见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
吴普 《陕西教育》2010,(6):19-19
在我10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深深感受到学生的数学成绩一旦落下来再要赶上来很难.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后进生.要想赶上来更难.如果一味地埋怨学生不思进取,那是不负责的行为。以下是我在教学中营造氛围.培养后进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些作法.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专家和同行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之一,它是研究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简单逻辑关系的理论,它使学生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深人数学内部去体会、理解知识的本质,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内涵的理解.它培养学生“不做似是而非的结论”的良好思维品质,是逻辑推理能力的思维基础.因此,这是每个人建立严谨的数学思维必备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20.
谈及阅读,所想到的便是语文学科知识的传授,很难联系到所教的数学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往往被老师所忽视。将阅读与数学学科联系起来,让数学阅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数学阅读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潜能,提升学生自主获取数学新知,锻炼学生自学新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克服懒惰、依赖性强的陋习。通过数学阅读,促进学生深入领悟数学语言,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