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卜卫 《家庭教育》2002,(1):22-23
许多家长对如何指导孩子使用媒介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但却不知道该如何指导孩子正确使用媒介。在这里我们向大家介绍一位嘉宾,她就是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我们杂志的新朋友卜卫老师。卜卫老师从本期起在“校园内外”栏目和家长朋友们谈具体的指导方法。这一期先谈媒介对孩子的影响,让家长了解哪些因素会影响孩子的媒介兴趣,从而能正确、客观地认识媒介对孩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钱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一直被视为一个怪物,人们不肯轻易地跟孩子谈“钱”,认为“钱”会腐蚀孩子,会让孩子变得世俗、不可造就。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钱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该不该让孩子知道钱?怎样向孩子正确解释钱?如何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这些已经成为很多家长无法回避的问题。新学期开始,记者在市区几所学校,就“该不该教孩子花钱”这一课题,在部分家长、老师和学生中间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沈虎根是我刊的老朋友,也是一位热心的读者。这次他谈的话题是关于让孩子多读课外书,他呼吁减少学生的功课负担,家长和老师要支持、关心孩子们阅读课外的优秀图书。如果把读书只限于在课堂上读的几本书,这是对读书的误解。我想,这个话题有针对性,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同时对家长、老师都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爱孩子和家庭教育是人类社会永久的话题,也是家长所关心的话题,更是我们老师所关心的话题。然而我们在如何爱孩子这个问题上总存在一些差异和一些无可奈何。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能茁壮的成长,我希望家长们能用高级的爱来搞好家庭教育,因为高级的爱才是家庭教育的灵魂。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家庭教育中关于如何爱孩子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让孩子从课外阅读中吸取精粹是家长和老师共同关心的永恒的话题,在这个话题下,文章的观点是让老师和家长一起努力调动所有能调动的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孩子认知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孩子好奇的心理,使孩子对课外阅读产生一种妙趣横生的感觉。引导孩子有选择的读书,把阅读变成一个快乐与享受的过程,在这个愉快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学习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少年儿童研究》2010,(4):61-61
处在商品社会中,孩子不可避免地要和金钱打交道。如何让孩子对金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让他们能够合理地使用钱,进而对自己的财富负责,是每个家长应该重视的问题。事实上,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和理财能力,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谈还是不谈,而在于怎么谈。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和商品社会中,一个人的理财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一生的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所以,美国家庭十分重视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美国家长是怎样教子理财的?下面作一简单介绍。一、教孩子认识各种货币的价值及其使用。家长从小就注意让孩子识别各种货币,美国的货币(美元)有纸币和硬币两种。年龄小时,主要认识硬币,  相似文献   

8.
本期“家教话题”请青年作家孙侃先生来谈关于让孩子犯错误这个话题。家长们也许都深有体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各种各样的错,问题是有了错以后家长是一味的斥责、体罚昵,还是引导、分析,给孩子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使他从错中得到锻炼,从而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孙侃先生在文章中已表明了他的观点,我想,这个话题是会让家长感兴趣的,欢迎来信来稿,我们一起来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家长们认为让孩子接触钱、了解钱并学会如何合理使用钱,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以适应未来经济生活的需要,因此金钱教育就成了美国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家长也为此摸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金钱教育的方法,这些方法对我国家长不无启发。 1.金钱教育从零花钱的使用开始教孩子使用零花钱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做出消费决定的重要教育手段。零花钱的多少并没有一个定值,主要依据孩子一周的消费预算来确定。这些消费开支包  相似文献   

10.
何瑛 《教书育人》2012,(34):14-15
如何在孩子、学校、家长三者之间搭建好平台,让孩子爱学,学得有效;让教师愿教,教得轻松;让家长会管,管得有用。一本家校联系本,它每天穿梭于学生、教师、家长之间,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家长的一些意见与要求,孩子可以及时了解老师、家长交流的话题,勉励自我,增强自省。用好它,一定是能起"一箭数雕"之功用。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个人的不懈努力,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育,当然也离不开家长们的重视和关心。要在孩子、学校、家长三者之间搭建好平台,让孩子爱学,  相似文献   

11.
赵丽丽 《家教世界》2023,(Z2):50-51
<正>“校园欺凌”一直是家长、老师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话题。很多家长焦虑担心,在我们看不到的校园生活中,孩子都经历了什么?他们遭遇校园欺凌的可能性有多大?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不受伤害?家长们的这些焦虑和担心在《如何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这本书中都给出了很好的解答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暑假快到了,今年的暑假怎么过?如何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这是一个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期话题围绕这个问题,邀请几位专家、老师及家长为孩子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3.
法国人热衷于高消费在世界上是有名的。今天,法国孩子不仅受到崇尚高消费家长的影响,而且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更时时刻刻刺激着他们的消费欲望。显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再谈“金钱是万恶之源”的话题已经不合时宜。因此,家长们适时地给孩子开起了“家庭理财课”。法国消费者协会对全国城乡1700余个不同收入和教育水平的家庭所作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在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中,高达75%的家长赞成并已经给孩子发放零用钱。他们认为,孩子不论大小,都会有各自特殊的消费需要。此外,孩子的“社交活动”尽管看起来并不那么…  相似文献   

14.
上期“家教话题”,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微先生谈了关于“早恋”的话题,我们收到许多家长的来信。这期我还是请张微先生继续这个话题,就如何判断孩子“早恋”迹象及他们的心理变化、心理动因,从生理上和心理上进行分析,让家长有较为科学的界定方法。希望此文对家长在疏导孩子的过程中会有所帮助。欢迎大家继续来信。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们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要不要教幼儿园的小朋友识字?让幼儿园的小朋友识字,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是理论界莫衷一是的话题。那么,处于幼儿教育第一线的幼儿园老师和与小朋友接触最为密切的家长们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听听他们对于幼儿园识字的看法。5位家长观点——观点一幼儿园识字,可以为我们家长解忧。我听一些上小学孩子的家长说,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400个字。我们担心,如果幼儿园不教小孩子认字,他们进了小学后可能会跟不上进度。虽然我们让孩子上幼儿园的本意是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  相似文献   

16.
宋时春 《中国德育》2012,(24):40-40
近日,一则“中国式作业让家长无奈,6岁孩子每天写4小时作业”的消息在网上引起热议,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话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据报道,一位6岁的一年级孩子刚入学两个月,便因为沉重不堪的家庭作业哭起了鼻子。家长心疼不己,又不敢给学校老师提意见,无奈之下,只能在微博上吐槽:“孩子才一年级,做作业就要两个小时,今天更是达4...  相似文献   

17.
孩子一入小学,将从依赖幼儿园老师和家长,逐渐走向独立生活、学习。在生活中,他们不可避免地要和钱打交道,有急事要打个电话;有时要买些文具……孩子不停地要支出这样那样的费用,使我萌生了一个想法:给孩子发“工资”,让孩子学习“理财”。于是,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孩子高消费已成为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节俭? 下面是两位家长的来稿。带着两位家长的苦恼,本刊组织了这期特别策划,采访了许多家长、老师和教育专家,请他们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心得和感想。  相似文献   

19.
对于城市的“问题孩子”在农村的苦环境中能否得到改造这一话题,家长、老师和专家的看法不尽相同。大凡送孩子去的家长,态度肯定:城市诱惑太多,不利于孩子读书。苦环境,可以让孩子受到环境的熏陶,懂得生活的艰辛,学会自立,学会克服自身的缺点。但老师指出,城市“问题孩子”的产  相似文献   

20.
前些日子,有个家长托他的孩子转了一封信给我,没等我来得及拆封,那位家长便打来电话跟我打招呼说,他的孩子成绩不是太好,自己不好意思亲自来学校了解孩子在校的一些情况,于是便想到用写信的方式与我联系,并且再三嘱咐我一定要给他回信,哪怕是几行字也行。当我问到他为什么不敢到学校来的根本原因时,他在电话的那头告诉我:他以前到学校来了解孩子的情况时,许多老师都与他三言两语便结束了他的谈话,他看到成绩好的同学家长与老师总是有谈不尽的话题。他总是在怀疑自己是不是穿得太寒碜,或者是自己没有给老师“好处”。有的时候,受了这股“冷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