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种百合线状病毒的外壳蛋白抗血清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3对表达引物分别扩增侵染了百合无症病毒(lily symptomless virus,LSV).百合斑驳病毒(lily mottle virus,LMoV)和百合X病毒(lily virus X,LVX)的外壳蛋白基因,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原核表达。目的蛋白切胶后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检测表明3种病毒抗血清分别与目的蛋白起特异性反应.但与阴性对照无反应。3种病毒间无交叉血清学反应。对田间栽种的百合样品间接ELISA检测表明.LMoV和LSV均有发生,但没有检测到LVX。  相似文献   

2.
根据已报道的洋葱黄矮病毒(OYDV)和韭葱黄条病毒(LYSV)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分别扩增OYDV和LYSV的全长外壳蛋白(CP)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SBET后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诱导表达。通过12%SDS-PAGE和5%~20%梯度SDS-PAGE二次制备电泳纯化诱导产物,免疫小鼠,获得高纯度的抗CP血清。Westernblot分析表明,OYDV与LYSV血清学远缘相关。对大蒜田间样品的间接ELISA检测表明,OYDV和LYSV在田间普遍发生,且通常为复合侵染。两者间微弱的血清学交叉反应对ELISA检测结果影响极小,可用于样品检测。  相似文献   

3.
钟旭倩  刘禄 《大众科技》2011,(9):152-153
近年来,香港对大陆出口的活猪检疫越来越严格,被检出疫病的活猪数量逐年呈上升趋势。为了掌握我市供港活猪的主要疫病情况,为相应检疫计划的部署提供依据,我们对供港活猪主要疫病抗体水平作了一次长久的监测并对免疫效果进行了分析。在试验过程中,随机抽取了270头供港猪血清,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猪瘟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用ELISA的方法对猪蓝耳病、伪狂犬病、园环病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猪瘟抗体水平检测试验270份血清中达到1:64的有202份。免疫保护率为74.81%,免疫效果不理想。蓝耳病阳性率为13.33%,圆环病阳性率为13.70%,伪狂犬病阳性率达26.66%。总体效果较差。文章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了免疫失败的原因,并对检疫部门如何加强监管提出了建议,为今后开展供港猪检疫业务提供了部分可行资料。  相似文献   

4.
周伟红 《大众科技》2021,23(8):27-30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同时检测干制水果中多菌灵、啶虫脒、吡虫啉、唑螨酯、肟菌酯5种农药残留.试样采用QuEChERS方法进行前处理,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5种分析物质量浓度均在0 ng/mL ~ 2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0%~ 105%,相对标准偏差为0.5%~3%.该方法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回收率高、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改进型的气相色谱仪,应用十通阀双管定体积进样系统,可一次进样分析检测污染源排气中总烃/非甲烷总烃,重复性好、准确度高,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该分析方法采用双柱并联单FID检测的流程优化方案,消除双FID因FID的灵敏度的差异性引起的误差,满足总烃和非甲烷总烃的检测要求.同时,双柱色谱仪还具有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准确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陈哲  邹尤宝 《科技通报》2005,21(5):577-579
目的探讨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在内镜直视下采用直径3.5cm Rigiflex—ABD气囊导管,扩张压力10~12PSI,扩张2~3次,术后定期随访,对症状改善、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在扩张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进行症状分级,吞咽困难改善率分别为100%、93.75%、90.63%、81.25%。24个月中有6例症状复发而再次扩张后症状消失,未出现严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操作简单、疗效好、损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突破静止、孤立、片面(超微观)的形而上学还原论思维和僵硬的单因论观点的束缚,确立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对立统一、动态平衡、整体协调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方法学在医学科学领域中的作用与地位,建立符合生命规则、适合我国国情的费用低廉、安全可靠、疗效卓,又可规范重复重复的肝病诊疗新途径,以有效遏制234:1毁灭生命的悲剧无休止蔓延,使中华民族五千年同一字孕育起来的拯救生命的1:234惊天优势,在现实社会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方法:以祖国医学宏观整体辨证思维为基础,以现代医学对疾病的微观认识为根据,以二整合的临床实践分析为核心,针对病毒性肝炎免疫病理损害动态变化的病机特征,确立起全新的、可有效指导临床实践的免疫辨证理论体系。通过免疫辨证,将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划分为免疫耐受、免疫介入和免疫不全三大类十一个证型,实施针灸药综合运用,内外治密切结合的高度个体化动态治疗。如同伤寒六经辨证和温病三焦与卫气营血辨证,现代感染性疾病免疫辨证中的“免疫”,只是对疾病状态的一种概括,不特指哪一种或哪一类物质。结果:10几年来,经全国近百家医院数百万例次患临床观察,应用当今国际通用的最先进技术检测确证:对炎症重度活动,AST大于正常值上限10倍(免疫介入重度B-3)的患,HBeAg和/或HBV-DNA、HCV-RNA稳定转阴率达到80%以上;炎症轻、中度活动[免疫介入轻、中度(B-1、B-2)或免疫不全活动期(C-la、C-2a、C-3a)]的患,上述指标稳定转阴率为60-80%,肝功能稳定复常率90%以上。并使该类疾病3-5%的死亡率下降至0.3%-0.5%以下,成功地挽救了许多多次发出病危通知或被判为病危不治患的生命,其中部分患获得完全的康复。其总体费用,仅常规同类疾病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免疫耐受(A-1、A-2)和免疫不全静止期(C-ls、C-2s、C-3s)的患上述指标的转阴率为40-50%,免疫耐受转阴的病例,约80%会经历良好的、完全可控的免疫应答期。长期观察,没有发现本诊疗技术任何明显或潜在的毒副作用。经治疗前后30例肝组织活检对照:炎症活动积分和纤维化积分均有显差异(P(0.01);HBeAg转阴率66.7%,HBV-DNA转阴率70.5%。经与健康献血员和慢性乙肝患治疗前后对照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免疫辨证中华三环疗法对自然杀伤细胞(NK)、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T淋巴细胞(T4/TS)比值等免疫物质的影响,具有极显意义,P值均(0.001。经对基因测序的实验研究证实:免疫辨证中华三环疗法,不会导致患体内病毒基因的变异。近年的研究还发现:本创新成果对存在于慢性肝炎患血清中的TTV-DNA、CBV-Ab的稳定转阴率也能达到60-80%的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由于认识论与方法学的原因,现代人类在对待疾病的治疗上,存在着极大的盲点和误区,特别是对以免疫病理损害为特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上,更是存在着234:1惊天误区。从认识论和方法学上取得突破的本创新成果,整合了中西医学的精华和优势,能有效避免临床治疗的盲目性,杜绝医源性危害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取得了对慢性乙肝、丙肝治疗上的重大突破。其可规范地程序化操作的软件诊疗系统,填平了中西医学问在一个方面的鸿沟。产业化推广应用后,可以挽救数以千万计肝病患的宝贵生命,并使其中大部分患获得真正的康复。而且,费用低廉,安全性好,十分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芪甲甙预处理能否减少异氟醚麻醉下大鼠神经细胞的凋亡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大鼠:A组:未麻醉组,亦即空白组,用0.9%生理盐水处理;B组:异氟醚组;C、D、E组:黄芪甲甙预处理后异氟醚麻醉组。C、D、E组的处理方法为:异氟醚麻醉前,将大鼠分别灌胃黄芪甲甙溶解液20mg/kg,50 mg/kg,80mg/kg,每隔4h一次,共处理72h。接着,通过采用ELISA与Western blot技术测定血清促炎性因子、NF-κB,caspase-3及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考察黄芪甲甙预处理对异氟醚麻醉的影响。结果:与B组相比较,C、D、E组的神经元细胞死亡数量明显减少;在对照组,血清和海马CA1的丙二醛(MDA)水平相对较低。异氟醚B组则显著抑制SOD、活性水平,但促进凋亡的iNOS、NO和MDA的水平增高。相比较,C、D、E组显著地抑制了异氟醚引起的MDA、iNOS和NO的产生,而提高了SOD的活性水平;在对照组,促炎性因子的水平,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and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相对较低。在B组,这些因子的水平明显增高。相对的,在,而B、D组(低剂量和高剂量组),显著降低了这些促炎性因子的释放(P0.01)。与B组相比,C、D、E组的NF-κB及促凋亡标记蛋白Caspase-3水平降低,而抗凋亡标记蛋白BCL-2升高。结论:黄芪甲甙对异氟醚麻醉导致的神经元的凋亡有保护作用,可能与黄芪甲甙的抗氧化应激和抗炎性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随机采集不同日龄(0 d、21d、35 d、75 d、126 d、168 d、245d、315d和360d)的黄羽鸡血清样品,每种日龄采集276份,共计2484份,运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禽呼肠弧病毒(ARV)抗体检测,测定抗体变化规律,确定抗体分布基准线。结果发现,0 d ARV的抗体滴度在1500抗体左右,抗体阳性率为71.10%;21d抗体滴度值下降到220左右,抗体阳性率降到最低,为28.99%;35d抗体开始缓慢上升,抗体阳性率为33.33%;70 d时抗体滴度值继续攀升,到126 d抗体滴度值和抗体阳性率均达到最高峰;168 d时抗体开始缓慢回落,一直持续到360d。抗体分布特点是0d抗体滴度主要集中0~2000之间,占76.09%(210/276),21d抗体滴度为0的鸡群占90.58%(250/276),35d抗体滴度400-1000的鸡群占40.58%(112/276),1000~2000的占24.64%(68/276);70d抗体滴度在1000~4000之间,占75.72%(209/276),126d时抗体开始分散分布,但5000~8000滴度的鸡群最多,占30.07%(83/276),168d~315d抗体比较分散,360d抗体滴度又集中到400~5000之间,81.16%(224/276)。首次确定黄羽鸡ARV免疫抗体基准线,即0d在1301.39~1733.12之间,平均1517.25;21d时在193.61~246.11之间,平均219.86;35d在730.49~890.66之间,平均810.57;70d在2780.39~3525.47之间,平均3152.93;126d在6837.96~8337.65之间,平均7587.80;168d在6510.14~8078.84之间,平均7294.49;245d在5251.44~6662.26之间,平均5956.85;315d在4289.82~5306.74之间,平均4798.28;360d在3179.41~4150.10之间,平均3664.76。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西藏地区藏族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血脂代谢异常情况,探讨血脂异常对糖尿病患者引起血管并发症方面的临床意义。对象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在本院住院的藏族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方法所有患者根据有无合并血管病变分为两组,两组的血脂检测情况进行对比,同时与154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T2DM患者较对照组血脂显著异常,伴有血管合并症的T2DM患者较无血管合并症的T2DM患者血脂异常情况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加布 《西藏科技》2010,(2):30-30
目的为调查研究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猪旋毛虫发病现状、感染率、流行动态、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应用购自河南百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猪用旋毛虫快速诊断试纸条,对工布江达县3个点(措高乡、株拉乡、个体养殖基地)200头猪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工布江达县猪旋毛虫血清学阳性率为零。结论调查表明全县范围内经过一年两次的驱虫,工布江达县猪旋毛虫病的防治总体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型企业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涨落性,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技术创新型企业具有自主性、自适应、自催化、自调控等自组织特征。技术创新型企业的自组织运行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查明莲花山水质的水文地质,化学成分特征和应用价值,先后对清心泉,灵龟吐液进行6次观察和2次水质分析,初步证实:两口井水质清沏明亮,口感好,富含偏硅酸和钠离子,现已测定的各项指标均达以国家饮用矿泉水标准,是一种饮用天然偏硅酸矿泉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阿里地区七县五场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的调查,总结和分析了阿里地区动物疫病流行情况、防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5.
程忠红  韩富贵 《西藏科技》2010,(2):26-27,29
西藏的民俗文化博大精深,怎样使旅游者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体验,是西藏旅游开发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在对拉萨桑木民俗村个案的调研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析,提出了对拉萨民俗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格桑 《西藏科技》2007,(8):55-56,59
本文根据西藏地区1971—2000年的汛期逐日降水资料,分析汛期极值降水日数、一日最大降水量、极值降水指数、极值降水量等极值降水统计特征时空分布规律,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研究拉萨SOS儿童村儿童的体格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调查结果发现儿童的身高、体重、胸围和坐高的发育符合一般的生长发育规律,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与1982年拉萨市城区儿童比较,7-14岁的儿童在身高、体重、胸围和坐高各方面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长值最高的年龄组男孩子为12和14岁组,女孩为10、11和14岁组。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与全国其他城市同等年龄儿童比较差距甚大,这与高原缺氧、儿童缺乏体育锻炼和饮食结构的不合理等有关。建议所有教育工作者、医疗卫生工作者和家长,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改则县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