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着,档案是中国历史发展中政治文化、经济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象征,显示着我国5000年的悠久历史,珍藏档案就是珍藏历史、珍藏文化,发展档案事业就是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2.
冯赟 《今传媒》2010,(4):91-9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专业类经济媒体应市场发展而迅猛崛起。但伴随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作为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中国,各种配套财经措施仍需不断加  相似文献   

3.
唐代以来,中华法系的基本精神、基本制度发展成熟,中华法系正式形成。而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后,中国传统法律遭遇空前危机和挑战,在清末变法的过程中,中华法系的主体,即中国传承数千年的古法。  相似文献   

4.
1940年抗战的紧张局势加剧,面对日本的全面封锁,香港成为物资转运内地极为重要的通道.而香港的贸易也因此一直都在困顿中发展,而中国大陆正是香港经济在战况严峻的情况下得以发展的后动力.  相似文献   

5.
武铭 《新闻知识》2006,(8):58-59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中国报业产业不断壮大,据中国报业发展报告二00五》显示,中国的日报出版总量规模连续五年居世界第一,2005年,中国出版的日报种类已经占全球日报总量的百分之十四点五,世界每七种日报中,就有一种出自中国;而日报平均期印量逼近一亿大关,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报纸经济实力大幅上升,全年报纸总定价达二百五十三亿元人民币,报纸广告经营额达二百三十亿元,报纸印刷总量达到了一千五百二十六亿对开张,比上年增长近四分之一。报业产业已经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产业之一。在中国报业稳步发展的同时,随着报业经济规模的不…  相似文献   

6.
徐蓉 《新闻前哨》2003,(9):13-14
中国的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的大环境,推进了传播媒介的发展步伐,促进了传媒经济的快速增长。反过来,传媒经济增长又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传媒经济的内涵和特点是什么?传媒经济增长有哪些主要因素?传媒经济增长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本文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童兵 《当代传播》2001,(6):28-30
经济全球化影响着中国新闻化的消长。1978年以来,中国新闻化历经两次发展高潮。中国新闻化的每个进步,朝阳 不断反对来自“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潮干扰的结果。经济全球化和随之而入的西方化影响,对中国新闻化来说是一柄双刃剑,我们要用其利,避其害,激浊扬清,争取中国的新闻化在新世纪有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是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长期关键性问题。而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程度,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电子商务应成为中国发展的优先战略。  相似文献   

9.
关于大型出版集团的呼唤,在中国出版业内已是人人皆知,而面向21世纪中国经济稳健、成熟的发展姿态“及对21世纪中国经济发育、发展的前景预期,使得中国出版业产生大型集团成为可艟。出版业固然由于自身范围特点而有着相对的独立性、特异性,但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出版业作为一种产业亦决不可能超然自置于全局之外。因此,大型出版集团的产生又有其必然性。而21世纪国际大市场的逐步形成,使得这种必然性更为迫切。因而,改变原有。规模不大不小,利润不多不少,日子不坏不好”的那种全而不强的状况乃是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10.
对今年一二月份中国南方发生的突如其来的雪灾,国外媒体持续关注。除了由于灾害本身罕见,还有更重要的原因:一,今年是奥运年,各国媒体已经做好了将镜头对准中国的准备,关注中国每一个细微动作;二,全球经济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而阴云密布,而此时中国经济会否因为雪灾而大伤元气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向就是现代化,而中国作为世界的一份子,在地球已经“缩小”为一个“村落”的今天,是根本无法游离于这个必然的历史取向。因此中国走现代化是唯一的正途。现代化是从整体上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的协调发展的能力。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提出:“发展应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12.
陈斌 《兰台世界》2012,(16):10-11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蚕食中国东北地区进而全面武装侵略中国,英勇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根据地为中心,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顽固派予以了有力打击,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毛泽东关于发展根据地经济的历史实践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全面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值得人们学习借鉴和感悟领会。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世”以后,将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也必将对中国媒体产生重大影响。从媒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来说,由于中国媒体正越来越多地脱离了政府财政的支持,主要靠广告等市场化的经营项目生存和发展。而经营项目,尤其是媒体赖以生存的广告业,已使中国媒体变成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产业。在国际信息产业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媒体就难免受到国外信息产业的冲击。在非政治领域,媒体更趋同于一般性的市场主体——企业。从这个角度来说,媒体只看到对“人世”的报道责任而不研究它对自身的影响,认识上是有偏差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地位在世界经济框架中地位的提长,使得对于中国的财经报道具有了超强的需求,所以以经济领域的变动作为报道要务的财经记者的重要性也早已经凸显,这也是一种千载难逢的发展机缘。而对于财经媒体专业化发展的历史相对短暂的现状来说,中国财经记者自身的素质与市场对于财经新闻需求产生了较大的落差,所以提高财经记者的素养时不我待。当然,财经新闻具有的持久的魅力和价值,也会吸引一批批有着强烈责任感的卓越新闻人投身其中。  相似文献   

15.
回顾中国新闻改革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回顾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历史。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一部分新闻媒体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而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则使得独立的新闻媒体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我们不能只关注生产而不注意贸易,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不利因素,但积极因素更大……”  相似文献   

17.
郭静静 《新闻世界》2013,(9):305-307
人类文化交往由来已久,文化外交亦并非新鲜事物,而全球化的进展更让文化外交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崭露头角。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我们如何在文化经济大发展中占据文化的主导地位,提高文化外交的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回顾刚刚过去的2008年,媒体面临的发展形势是严峻的,首先是来自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经济大家庭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与者,这次世界金融风暴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媒体经济是一种依附型的状态,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媒体经济的发展。因此,站在媒介经济的角度上,中国的媒体经济必然要受到这次金融风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范敏 《当代传播》2012,(3):63-65
20世纪80年代信息观念的引入促发了中国经济类媒体的观念变革,经济信息传播的专业性得到提升。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全球性市场竞争,加剧了经济活动中的组织对抗以及情报、数据库需求,从而再一次促发了中国经济类媒体的观念变革,使经济类媒体将情报开发和数据库建设提上日程。而这正预示着信息化时代下中国经济类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下,在满足了生活基本消费所需后,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开始将精力和金钱投入到了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的投资上去,这就使得中国体育产业得以迅速发展,而伴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中国大众传媒在体育方面的专业化发展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