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少群,我国越剧演员,因出演电影《梅兰芳》而出名,2009年12月28日,凭借此片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新人奖。2008年,一部讲述(shu)我国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电影《梅兰芳》和大家见面了,电影刚一播出就受到观众的喜爱,除了打动人心的故事情节,大  相似文献   

2.
偶读《梅兰芳与霸王别姬》一文,据作者徐兰源先生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梅兰芳在香港演出《霸王别姬》时,每演到项羽见虞姬自刎后念“啊呀!带马!”锣鼓起“急急风”下场,观众就“开闸”,无心再看下场了。什么原因呢?当时有人认为是梅兰芳下场不出台了,可是梅兰芳却说:“观众离地,恐怕不完全是因为人的关系,而是戏的问题。情节发展到这里,整个扣子解开了,再往下演就显得拖和无力了”他说,“戏,得给人不尽有余的感觉才好。”  相似文献   

3.
顾素芝 《现代语文》2009,(6):147-148
多年以来,人们对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了解,只是通过他塑造的京剧人物形象这种途径获得的。京剧中的梅先生仪态万千,雍容华贵,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是栩栩如生,他几乎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京剧神话。其实梅先生也是一个真人,一个完美的人,电影《梅兰芳》恰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走下神坛的真人和完人的梅兰芳。  相似文献   

4.
名人大竞猜     
1.《红番区》《警察故事4之简单任务》使他在世界各地有了知名度,《火拼时速》使他成为真正的国际巨星。因为一身好功夫,因为真拼真干得以走向世界,受人推崇。  相似文献   

5.
一导语(一)《看戏》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群众观看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先生演出的场面。同学们,你们谁能说说有关梅兰芳的故事?(提问一二个同学之后,老师接着) 说起梅兰芳,如果退回四五十年,在我们中国,很少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用“万人空巷”这个成语来形容那时侯人们为了争睹他的风采,或观赏他的表演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这一方面是因为他有高洁的品行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个“蓄须明志”的故事,说的是在日本人侵占中国时,梅兰芳坚决不给侵略者演出的事)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在京剧表演艺术上,几乎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在京剧舞台上塑造的一个个血  相似文献   

6.
据《北京晨报》消息,郭敬明《最漫画》团队推出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漫画传记——梅兰芳本传之同名漫画《梅兰芳》以及梅兰芳外传之《再见梅兰芳》,近期正式上市。郭敬明在谈及此次推出传统文化题材漫画《梅兰芳》时表示,目前国内和国外的动漫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被贴上了娱乐的标签,为各领域的巅峰人物树碑立传比较少见,此次出版梅兰芳漫画传记是希望传承国粹文化精华。  相似文献   

7.
据《北京晨报》消息,郭敬明《最漫画》团队推出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漫画传记——梅兰芳本传之同名漫画《梅兰芳》以及梅兰芳外传之《再见梅兰芳》,近期正式上市。郭敬明在谈及  相似文献   

8.
“人生有限艺无限,长把光芒照后贤。”这是戏剧家田汉在《梅兰芳记事诗》中对我国杰出艺术家、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高度评价的诗句。梅兰芳小时候天资并不聪慧。幼年丧父后,他和寡母依靠伯父操琴收入勉强维持生活。8岁开蒙学戏。老师起初嫌他进步太慢,曾经对他说过“祖师爷没给你饭吃”的气话。然而这话却深深刺痛了梅兰芳的心,促使他下了发  相似文献   

9.
养鸽练眼     
《学子》2004,(8):44-44
天刚蒙蒙亮,梅兰芳(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1894-1961)就起了床,放飞鸽子,先将领头的一对放上天去,飞了一会儿,接着再放第二、第三对……梅兰芳什么时候迷上养鸽啦?原来是这么回事。梅兰芳年少时双目眼皮下垂,眼神不能外露,有时迎风还要流泪,眼珠转动也不灵活。这对于演员来说,是致命的缺陷。怎么办?梅兰芳想了个办法——养鸽子来锻炼目力。因为鸽子飞得很高,放鸽的人须仰天用尽眼力,辨别那些鸽子是自己的,那些是别家的,眼睛老跟着鸽子飞的方向望,愈望愈远。梅兰芳养鸽子天天这么放鸽望着鸽子练眼,数年坚持不断,由于他下了功夫,眼睛终于变得…  相似文献   

10.
看完《梅兰芳》,最惦记的是十三燕。他的死就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硌得我心头不舒服。我不得不拿出来好好打磨一番。十三燕在给梅兰芳的信中说:记住,唱戏的再红,还是让人瞧不起。一个薄薄的、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撕开的纸枷锁,十三燕自从被官  相似文献   

11.
齐白石从小喜爱音乐,吹、拉、弹、唱皆精通。定居北平后,他又迷上了京剧,作画之余,也常常哼两句,自得其乐。一天,朋友邀他去看梅兰芳表演的《贵妃醉酒》。梅兰芳那优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20年代,梅兰芳以《霸王别姬》名振京华,尤其是他扮演虞美人,所舞剑法轻灵秀美,令人拍案叫绝。然而,在梅兰芳举世瞩目的演出背后,却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梅兰芳学艺》是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说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刻苦练功的故事。于老师是怎样教学这篇课文的呢? 一、激发动机。上课伊始,于老师便对学生说:我知道你们都很喜欢听音乐。今天我要让同学们听一段京戏,于是就播放了梅兰芳在《宇宙锋》中的几句唱词。优美动人的旋律,独具韵味的唱腔,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老师问:“好听吗?”学生都说“好听”。“你们知道这是谁唱的吗?”“梅兰芳。”老师在屏幕上打出梅兰芳的大幅照片,说:“这就是梅兰芳。他是四大名旦之一,是著名的京剧大师。他的戏唱得这么  相似文献   

14.
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有着"伶界之王""四大名旦之首"美称的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在半个多世纪的演艺生涯中,有着太多太多的传奇故事。2008年12月5日,随着电影《梅兰芳》的全球公映,引发了一股"梅兰芳热"——他创造了一段东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他提高了"戏子"的社会地位,他拥有着一段扑朔迷离的梅孟之恋……同时,他那蓄须明志的民族气节,他那德艺双馨、从善如流、如水一般永远处于低处、对于身边的一切常含包容之心,更令人敬佩。他真可谓是戏子人生,君子人格。本期我们将走近绝世名伶——梅兰芳。  相似文献   

15.
梅兰芳拜师     
上世纪20年代,梅兰芳的《霸王别姬》轰动一时。有一次,当他演到虞姬舞剑一折时,全场观众都拍手叫好。唯有一位老人大声说道:“好什么好,徒有虚名!”说罢扬长而去。梅兰芳听到了老人的话,大吃一惊,连忙派人四处打听这位老人的下落,好不容易才打听到这位老人住在北京云居寺。  相似文献   

16.
叶问是一代功夫宗师。他是把李小龙带入武术世界最重要的人,更是将“咏春拳”推向世界的人。我接连去电影院看了两遍《叶问》。  相似文献   

17.
座儿     
电影《梅兰芳》里,福芝芳说的最到位的一句话是:"梅兰芳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他是座儿的。"说到位,并不是因为这是两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的终极较量,而是一语道破了京剧演员要对"座儿"的尊重。2011年3月,一位花旦名角在上海演出全部《玉堂春》时,被观众轰下去重演了,原因是她没演《起解》一折。玉堂春,就是被我们唤作"苏三"  相似文献   

18.
他被称为“四大名旦”之首,曾主演过《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许多优秀剧目。一个堂堂“密斯特”(英语“先生”的音译)竟把众多的古代妇女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享誉世界。他就是京剧“梅派”创始人梅兰芳。“梅花香自苦寒来”梅兰芳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宗师,是因为他积极好学,勤奋刻苦的结果。梅兰芳出生于一八九四年,四岁丧父,十四岁丧母,成了孤儿,幸得伯父收养。由于家境贫困,迫使他过早地开始了从艺生涯。幼年时,他的天赋条件并不理想。八岁刚学戏的时候,一位老师教他几句很容易学的唱腔,教了多时,他就是唱不会。…  相似文献   

19.
韩磊 《八小时以外》2013,(8):106-109
今年,陈凯歌61岁。早前大家喜欢称呼他凯爷,现在干脆叫大爷。他自己解释,"大爷"大概是老北京人之间的尊称,在旧时代,不管叫别人还是自己,都称"爷",与辈分毫无关系。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之一,陈凯歌身上有着强烈的文人气质,贯穿于他所有的电影作品中,《黄土地》、《大阅兵》、《霸王别姬》、《风月》、《荆轲刺秦王》、《无极》、《梅兰芳》、《赵氏孤儿》及《搜索》。当商业至上、娱乐至死成为中国电影的主流,  相似文献   

20.
朱文娟 《今日教育》2013,(11):70-70
冯忠方老师写了一篇文章谈梅兰芳,说梅兰芳一生都坚持一个对艺术的态度,就是:“说我孬者,乃我师也。”梅兰芳拿手戏是《杀惜》,每次都爆满,大家听完之后,喝彩声不断,因此,梅兰芳演这出戏比较多,演完之后,他都是问观众对这出戏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