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牛勃 《档案》2015,(1):46-50
一今夜月华如水,我徜徉在毛家坪遗址的发掘现场,就像一个梦游者,曾经,我曾那么虔诚地膜拜过李白的《把酒问月》,面对今夜的月光,我又想起了其中的名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的,就是我头顶上这轮明月,不论是她圆如冰轮,还是曲似弯弓,甚至只是隐隐一线,它都曾照临过我脚下的这片土地,包括这篇土地上所有的幸福与痛苦,战争与和平,生死的鏖战与缠绵的爱情。毛家坪是什么?是一个村吗?不,顶着古人明月走来的她更像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她藏了多少惊世的秘密别人不知道,只有她自己知道。历史太漫长,漫  相似文献   

2.
依依兰台情     
从我第一次踏进河医人事档案室的大门,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六年了.十六年中,有多少苦和累,脏和乱,多少希望,多少梦想,多少酸甜苦辣.十六年中,也曾经有过苦恼,有过徘徊,有过离开档案室的念头,但最终我还是咬咬牙坚持下来,与档案室的同志们互助互爱,彼此扶持,在人事档案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着……  相似文献   

3.
我的新闻梦     
小时候,我不知道什么叫新闻,更不知道还有5个W,只是整天想:如果有一天自己的作文也能上报那该多么好呀!记得上小学的时候,一天放学后,突然有了写一篇作文寄到报纸上的想法,妈妈高兴极了,并答应帮我一块修改,那是一篇名叫《太阳花》的作文。我现在也记不清修改了多少遍,但最终还是未能如愿以偿。18岁那年,我高中毕业,怀着对部队的向往、对军人的崇拜走进了军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分部一名报道员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学成才的故事。“一石击起千层浪”那名报道员的故事使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又重新萌发起写新闻稿的想法…  相似文献   

4.
王冉 《报林求索》2012,(2):56-56
<正>尽管韩寒可能很早就开始写东西,但我真正开始关注并欣赏他是08年以后的事。那都是因为他的博客,而不是《三重门》,我以前更从未知道作文比赛这么萌的事他也干过。或许是因为他的小说我看得不多,我个人感觉韩寒的  相似文献   

5.
翠华路     
不知道其他城市怎样,西安的街道名称似乎都和历史相关。是因为积淀久远,是因为曾经封闭,我想。曾经辉煌过,名字就有得叫,然后突然处于封闭边缘状态,没有外来东西影响,缺少了改变的外因。国民党时期,也有过一次西部开发,那时通了陇海线。接着是日本侵略,全民抗日,什么都搁置了。看过一张民国初年的西安地图,上面地名基本沿用至今。这叫我很惊讶。虽然建筑已经面貌全非,  相似文献   

6.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长征在儿时的记忆中,是那么的悲壮,是那么的遥远……2005年8月初,我有幸来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去追寻70年前红军在这里走过的足迹、散落在青山绿水之间的传奇故事,去追寻红色飘带曾浸染过的这一片片山山水……  相似文献   

7.
对别人了解得越多,也就越了解自己;对于地球的过去、今后和未来的研究也是这样。我曾经说过‘莫让火星的今天成为地球的明天’,今天火星上荒芜一片,是否过去曾经繁荣过,曾经万物生长?是否那里后来才遭到某种破坏,生命一去不复返?如果我们把这个认识清楚,对于把握自己的命运就有  相似文献   

8.
<正>曾经这样描述经过草庐酒家时的感触:多少次,从你身边经过我都放慢匆匆的脚步多少回,远远望见你的身影我总要深情地凝眸注目多少遍,默默倾听你无言的叙述咋天的故事,像散落尘世的颗颗珍珠……你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穿越历史的胡同缓缓走出一步步踩着碎石踏着坎坷在你身后,留下一条曲曲折折的路……  相似文献   

9.
石湾 《传媒》2001,(12):18-18
我没有去过台湾,不知道台湾有多少家报纸。但我准确无误地得知,从1O月3日开始,台湾少了一家曾经很有影响的报纸,目前收到的《新民晚报》是这样报道的:“近来因财务危机纷扰不断的《自立晚报》,由于缺钱及资源用尽而被停电,《自立晚报》在烛光中正式宣布停刊。”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想,在烛  相似文献   

10.
2003年9月,武汉市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引起我的注意。因写的是我的亲戚,通讯中描述的事我知道来龙去脉。当看到一些情节无中生有,我非常生气,打电话质问亲戚:“你怎么能向记者说瞎话?”亲戚委屈地说:“记者没有采访过我,我没看到报纸,也不知道哪个记者写了稿子。”不久,又见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写的是我的朋友,事情经过我很清楚,发现有几处明显失实。我问朋友是怎么回事,他说:“署名的记者、实习生没有一个人采访过我,也没采访过我的家人。”我不禁想,这两家报纸登出的其它人物通讯,还有多少属于类似情况?记者写我的亲戚、朋友的…  相似文献   

11.
长平 《青年记者》2007,(9):74-74
我曾经工作过的报社的一位副总,有一天经过人行天桥时惊讶地发现,自家报社的一位年轻记者正躺在地上痉挛,表情十分痛苦。他疾步上前救助,谁知道那位记者却使劲地向他摇头摆手——原来该记者在策划新闻,看看有多少路人会对陌生的求助者伸出援手。  相似文献   

12.
陈杰 《黑龙江档案》2014,(3):202-203
正到过齐齐哈尔的人,肯定会知道扎龙自然保护区。扎龙是齐齐哈尔人的骄傲,也是齐齐哈尔的一个重要品牌。这些年来,我已经记不得多少次来齐齐哈尔了,接待的朋友换了好几茬,但扎龙的主题却始终没有变。经常都会有朋友邀请我去扎龙看看,而只要有时间,我也从来没有推辞过。在我的心目中,这是一块百看不厌的宝地。  相似文献   

13.
杜金存 《青年记者》2017,(25):40-41
记者是个神圣的职业,可以伸张正义,可以呼唤爱心,可以鼓舞人心. 小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记者.记得上中学时,我其他功课一般,唯独语文成绩突出,每次考试都排班级前三名,40分的作文题老师能给36分左右.学校作文比赛得过一等奖.  相似文献   

14.
“对别人了解得越多,也就越了解自己;对于地球的过去、今后和未来的研究也是这样。我曾经说过‘莫让火星的今天成为地球的明天’,今天火星上荒芜一片,是否过去曾经繁荣过,曾经万物生长?是否那里后来才遭到某种破坏,生命一去不复返?如果我们把这个认识清楚,对于把握自己的命运就有了更大依据。同样,如果我们对类似地球早  相似文献   

15.
正孩子们,当你们享受着今天的和平与安定时,你是否想到过是谁营造了这一切?你对曾经的祖国有多少了解?你知道有多少人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倾尽了自己的所有?目前,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徐鲁创作,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精心打造的长篇小说《罗布泊的孩子》,用洋溢着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激情,告诉现在的孩子们,当年有多少仁人  相似文献   

16.
清洗水果之前必读!洗涤剂给你带来癌症你知道吗?电视台曾经做过一个调查,选用市场上9种洗洁精,洗过餐具后,用自来水冲洗12次,还能检测出平均0.03%残留物.  相似文献   

17.
好大的口气     
不久前,读到本埠晚报一版上的一则新闻标题,顿时把我震住了。这则新闻的主题是"丁、梁改写历史",副题是"中国队首捧斯诺克世界杯冠军",心里犯了嘀咕:谁有那么大的能耐改写历史?往下读去才知道,原来他们要改写的历史是不过是台球比赛  相似文献   

18.
晚清的侧面     
刘继兴、王伟合著的《818你不知道的晚清》一书,以博客体的形式,以历史评论的风格分门别类地讲述了我们"不知道"的晚清。这里的"不知道",我觉得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是虽然我们熟悉某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但知道的仅仅是一面,或者说虽然知道但很片面;一方面是很多曾经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或者推动历史  相似文献   

19.
突破自我     
曹颖 《新闻天地》2009,(8):57-57
前一段时间,我曾经到医院去看望过一对身有残疾的颖迷小姐妹,她们在病,床上的笑容,从心而发的开朗和快乐,感染了很多的人……那一次我也在博客上写了自己的感受,并和大家一起为她们送上祝福!没想到《智勇大冲关》的编导看到了这篇博文,知道她们也很爱看《智勇大冲关》,于是特意去做了采访、而这一切编导没有告诉我,他希望能在现场给我一份惊喜!  相似文献   

20.
我是在不经意间,知道韬奋图书馆这个名字的。那时我刚到人民出版社工作,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平时无事可做,就钻进资料室里找书看。发现许多旧书上都印有一个椭圆形的蓝色的图章,刻有“韬奋图书馆藏书”几个字。我并没有在意,仅想到曾经有过这么一个图书馆而已。谁知道在三十年后,我竞和这个韬奋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是我所没有想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