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的关键。本文就"如何对高校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满足网络环境下人们日益复杂多样的信息需求"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一直是档案工作永恒的主题,档案部门作为每一个单位各种信息资源管理的职能部门,承担着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并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在信息化时代不能不提数字化档案馆,传流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人们已研究了多年,已有成熟的作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业已广泛应用在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也已应用在拥有信息资源化程度最高的档案部门。  相似文献   

3.
赖敬延 《兰台世界》2007,(12S):48-49
编研工作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21世纪是一个“IT时代”,科技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竞争愈加激烈,人们对各种信息的需求欲望也愈来愈迫切,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众所周知,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供利用,是为了实现档案的自身价值,而档案编研工作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利用档案主动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服务的重要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问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能够使档案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最大限度满足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有利于深化档案改革以及档案事业特色的形成。然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诸多方面的变革。这里,笔者试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人手,提出几点建议。一、制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因素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势在必行,它不仅是社会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档案自身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不是所有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档案信息的需求量愈来愈大、需求层次也愈来愈高。提供档案信息利用服务,是社会发展对档案部门的要求,而这必须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为前提。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际上是将档案信息激活、活化的过程,它与档案信息利用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我们正处在一个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中,人们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也随之日益增长。因此,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成为关系到档案事业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认为,搞好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应结合本单位档案信息资源的实际。为经济建设服务,是档案工作的基本功能,也是档案工作的根本属性。要使这一基本功能和根本属性得以体现,其先决条件是不断丰富档案信息内容,增加档案信息的存贮量。丰富的信息资源是档案工作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物质…  相似文献   

7.
王敏 《兰台内外》2008,(4):18-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挑战,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必须融入全社会信息产业化的时代潮流,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正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促进档案信息进入利用领域,产生实际效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已从传统的管理向档案信息化管理发展,档案的服务职能也从行政服务向社会化服务过渡,档案信息正逐步成为社会共享的信息资源的一部分。如何开发与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己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一个新问题。一、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是由档案信息资源本身的特点和作用决定的(一)档案的特点决定了档案作为信息资源必须加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档案信息限制了人们对档案的利用。也阻碍了档案社会化的进程。目前,深圳市数字档案馆是我国在建的第一个数字档案馆,许多省市档案馆也有自己专门的档案网站。数字档案馆和档案网站都需要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因而馆藏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在档案馆广泛进行。  相似文献   

10.
信息服务视角中的档案文献编纂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生 《北京档案》2004,(12):16-18
档案信息资源要经开发才能为人们所用,档案文献编纂成果需被广泛接受和利用才能实现其价值.从信息服务的视角来看,档案文献编纂是充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它也应遵循信息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易用性和成本/效益原则.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指的流失的档案信息资源即未能得到(合理)利用、处于闲置或流散状态的档案信息,分有形流失和无形流失两种情况.有形流失是指构成档案信息资源的档案实体的流失,档案实体是档案信息内容与承载该信息内容载体两者之间的统一体,信息必须固化在一定的载体上才能被人们识读和完整地流传下来,所以档案信息也必须由一定的载体来承载,这种承载档案信息的载体与档案信息内容两者的统一体即档案实体,它的流失是可见的;无形流失是指档案信息资源未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而造成档案的闲置或档案发挥作用的时机已过,这时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对其利用者来说就是损失和流失了,但这种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的流失是不可见的.以下我们从信息传播学的角度(信源→信道→信宿)来探讨档案信息资源存在的有形和无形流失现象.  相似文献   

12.
浅谈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信息资源是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中心任务,也是档案工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适应新形势对档案工作带来的新变化,切实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我们档案工作者必须加以重视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从目前档案工作的现状来看,对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思想认识、基础资料设施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陈旧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在理论上对于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愈来愈大,对信息的需求层次也愈来愈高。开发信息市场,提供信息服务,既是社会对档案部门的需要,也是档案部门自身发展的需要。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过程实际上是将档案信息知识激活、活化的过程,它与档案信息的利用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14.
论数字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飞速增长,人们对信息需求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数字环境下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等)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数字环境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外动力之一,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飞速增长,人们对信息需求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数字环境下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等)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数字环境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外动力之一,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的进步把我们带入了信息社会。物质、能量、信息构成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信息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一个国家的信息化程度,将决定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决定它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鼓励档案信息资源的广泛利用,促进档案信息资源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是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和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的进步把我们带入了信息社会.物质、能量、信息构成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信息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一个国家的信息化程度,将决定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决定它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鼓励档案信息资源的广泛利用,促进档案信息资源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是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和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18.
周丽 《兰台世界》2017,(9):66-6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时代也在逐渐到来,人们的信息意识逐渐提升,作为重要的信息服务中心,传统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模式和档案信息服务方式渐渐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所以需要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及服务进行细致的研究分析。而本文则将价值共创理论应用到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及服务的研究过程中,这种研究对处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及服务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正在向信息化迈进,档案作为人类社会记忆工具和知识的结晶,已成为一种可贵的信息资源,其性质和作用也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加快档案工作信息化进程,既是实现我国跨世纪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本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彭驰 《四川档案》2006,(4):46-48
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信息化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已经掀起了信息化浪潮。信息化也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是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加速和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适应时代发展和战争形态转变的必然选择,军队档案信息化的核心是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网络化服务又是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服务的发展方向和要求,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资源只有实现网络化服务才能最大限度地提供高效、优质的军事信息利用服务,本对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