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对学生而言,读书的积极意义众所周知。课外阅读使语文变得丰盈。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何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得积累,感受阅读带给心灵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诵读优秀诗文并背诵优秀诗文60篇,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规定学生的"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但是,现实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并不容乐观,如:因条件的差异造成城乡学生阅读面差别大,部分低年级教师认识不足造成学生课外阅读起步迟,家庭环境、居住环境所带来的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影响,学生个性差异造成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与效果有所不同等。语文教师是推动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关键因素,是  相似文献   

4.
韦桂香 《考试周刊》2012,(21):37-38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语文课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是学生阅读能力训练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于是近年来一种新型的课程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应运而生,那便是——"导读课"。  相似文献   

6.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强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改变仅仅让学生读教科书的观念,真正为学生松绑,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使语文教学从应试教育的框架中走出来,课外阅读才有可能。一、注重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不同的,对同一篇文章、同一段  相似文献   

7.
课外阅读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农村小学,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具体表现为:学生阅读基本上不动笔墨、方法单一、阅读面窄、阅读量少、阅读效果差。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为学生选择好书籍、营造读书的氛围、提供交流的平台,并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从心底爱上读书。  相似文献   

8.
赵淑萍 《教育》2011,(33):48
伴随着时代发展,课外阅读不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已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受升学压力、社会风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阅读兴趣反而越来越淡薄,甚至不喜欢读书、厌恶读书。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  相似文献   

9.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活动的重要形式,它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保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让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这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加以指导.指导策略包括: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好读书;推荐课外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读好书;开设阅读方法指导课,引导学生会读书;指导写读书笔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开展阅读交流活动,使学生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陶雅珍 《广西教育》2005,(7A):40-41
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语文实践活动首要内容就是读书活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自己的语文能力70%是得之于课外阅读。开展“读书活动”“信息交流”“自编小报”等实践活动,町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扩大学生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水平。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还要读“好”书。然而仅仅靠语文课本当中的几百篇文章、几十万字的阅读量是绝对达不到要求的.也是达不到我们的训练目的的。所以为了使学生提高语文阅读水平.就要把目光转向课外阅读.并为学生在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之间。做好过渡.结合起来.使得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者都不偏颇。  相似文献   

12.
冯丽 《教师》2015,(6):25
课外阅读是大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阅读的延续与扩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要帮助学生挑选适合自己的书,让学生有书读,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3.
课外阅读是大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阅读的延续与扩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想读书;其次要帮助学生选择好书,让学生爱上读书;传授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让学生会读书;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享受读书之乐.  相似文献   

14.
熊洁 《现代语文》2007,(4):76-76
《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广泛的课外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初中阶段要求每个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文学名著。语文教学实践也使我们深刻领悟到:学语文的根只有扎在丰富的课外阅读,特别是中外名著的沃土中,吸取精华,加以升华,才能有所收获。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使每个学生乐于读书,善于读书,让书籍成为中学生永远的朋友。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教育和教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青少年把读书作为最大的享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也明确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也是每位教师需要重视和落实的基本教学任务。以下三条途径可供教育同人参考。一、迁移——课内名篇迁向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续和拓展,而课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8):25-26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加强课外阅读教学指导,充分发挥课外阅读在语文课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课外阅读不仅是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拓展和延伸通道,同时也是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目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现实重要意义出发,提出了关于如何有效铺好通往课外阅读的三条道路,旨在指导小学生进行有效化课外阅读,以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自主阅读习惯,有效提升语文学习基础和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7.
课外阅读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习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都是通过课外阅读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通过阅读来增强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课外阅读要以兴趣为基础,通过调动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堂需要一定的方法,也是重要的内容,阅读的指导要注重方法的传递,通过一些活动的开展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阅读欲望。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同时还规定了不少于145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还对选择什么样的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而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是提高学生阅读质量、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扩展。课外阅读作为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谢锋 《广西教育》2010,(19):55-55
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扩大其阅读面,增加其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是一个好办法。课外阅读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是增长知识和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谈谈如何利用课外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