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宝卷是一种韵散结合的民间文艺的讲唱底本,源于唐朝佛教俗讲。湘西保靖县宝卷是中国民间文献中尚未充分发掘、整理的一宗文化遗产,方言俗语词丰富。以"目前在保靖方言中流行于口语中的词"为标准,对保靖宝卷所录方言中的19组俗语词进行语音、词义解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宝卷是至今尚未被充分发掘、整理、研究的一大宗民间文献,是继敦煌文献之后,研究宋元以来中国宗教(特别是民间宗教)、民间信仰、农民战争、俗文学、民间语文等多方面课题的重要文献.七百年来,中国宝卷是在特殊的民俗文化背景中产生、演化、流传,乃至逐渐消亡,因此,宝卷文献的整理、研究,便同一般古籍有许多不同之处.现将有关的几个问题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从21世纪初开始,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的持续升温,南、北方民间宝卷的保护、研究和开发都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但宝卷文献的整理工作一直相对比较薄弱。山西宝卷在宝卷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永济宝卷又因其与道情的密切关系而一枝独秀。因而整理永济宝卷文献确有必要。本文采用文献学撰写叙录的方式对现存的27种永济宝卷的版本、传承、形式、内容、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肯定了它们在研究山西永济宝卷的源流以及道情与宝卷关系上的文献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国外有关中国宝卷的研究是多方面的,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接触宝卷文献,早期的研究比较关注宝卷与佛教、民间信仰的关系;也有几位学者指出其在中国俗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探讨宝卷来源及其与其他讲唱体裁的互动关系问题。一开始,大部分研究集中于明末清初的宝卷(所谓早期宝卷),后逐渐扩大到清末民初的叙述性宝卷文本以及民间表演。国外收藏了一些明末清初的中国宝卷珍本。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下半叶,国外学者主要是收集分析宝卷文本;从二十世纪末开始,有些学者开始关注民间宝卷讲唱以及宝卷在民间仪式中的功能,近年甚至有学者到中国乡村观察宝卷的讲唱。本文主要介绍的是西欧、北美国家的用英语编写的宝卷研究文本,但也讨论日本、俄罗斯二十世纪形成的独特的宝卷研究传统。  相似文献   

5.
宝卷是我国民间宣讲宗教教义的说唱脚本,采用说唱相结合的通俗文学体裁宣传宗教教义法规,由于其通俗浅易且为百姓喜闻乐见,民间宗教的信徒视宝卷为珍宝,奉为神圣。在山西河东地区的永济道情班社中尚存有《杨氏宝卷》、《白马卷》等宝卷。对《杨氏宝卷》的唱腔、乐器、伴奏及班社进行初步研究,是了解认识和研究河东地区民间宗教信仰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19世纪50年代至2019年期间,欧美地区学者用英文发表的中国宝卷研究、翻译成果以及学术书评。通过评介不同时期欧美地区的中国宝卷研究,整理回顾中国宝卷研究在欧美学界的发展历程;梳理海外中国宝卷研究中的代表性议题;聚焦欧美地区宝卷研究与文学、音乐、宗教、社会文化史等相关学科的互动发展及多重研究视角;汇总近期相关研究学者与团体的学术研究动态;总结欧美英语学界关于中国宝卷研究的范式及发展趋势,为中国宝卷研究者的相关工作提供文献、资讯参考及可资借鉴的方法与视野。  相似文献   

7.
宝卷是民间宗教信仰活动中一种集信仰、教化和娱乐为一体的民间讲唱文艺的说唱底本。湘西宝卷是全国为数不多,至今仍存活着的不可或缺的民间文献宝库之一。经田野调查发现,湘西宝卷讲唱内容以佛道儒孝亲故事为主,讲唱人以弘扬孝道为己任,讲唱形态是当地民俗民风与传统孝道的有机结合。宝卷不但在历史上,而且迄今仍对湘西地区孝道文化的弘扬产生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当代孝道文化缺失及沦丧之时、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宝卷对传统孝道文化的弘扬,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河西宝卷是广泛流行于河西走廊的一种民间念唱艺术,主要在嘉峪关、酒泉、张掖、武威等地流行。河西宝卷题材涉及时事类宝卷、民间故事宝卷、文学作品改编、社会热点、现实生活类、革命战争类题材、历史类等,通过故事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对当下行为的反思。调研中看到,每一部宝卷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念唱风格和所反映的主题思想,出发点基本是劝人行善、孝敬父母、诚实守信等为主。文章根据河西宝卷的传承现状,运用五缘民俗学理论,从亲缘关系、地缘关系及业缘关系的传承来分析目前河西宝卷的主要传承模式。  相似文献   

9.
湘西宝卷七言诗数量巨大,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湘西地区独特的民间宗教文化与方言俗语概貌。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210首七言诗进行分析发现,湘西宝卷七言诗从内容来看,包括赞诵佛教、道教及民间三方所信仰的神祇,以及倡导孝敬父母与感恩,讲述宗教的忏悔、救赎及奉劝世人精进修行悟道等;从体式来看,湘西宝卷七言格律诗甚少,古体诗占绝大多数;从用韵来看,湘西宝卷七言诗押韵位置主要有句句入韵、隔句韵、句末韵、一韵到底、换韵及重韵,而在用韵类别上,没有入声韵,只有阴声韵和阳声韵,且存在大量"先""盐""寒""删"韵与"阳"韵通押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宝卷是一种在宗教(佛教和明清各民间教派)和民间信仰活动中,按照一定的仪轨演唱的说唱文本。明清时期,统治者镇压民间教派,西北偏远地区成为民间教派宣卷活动的主要区域。由于地缘接近的关系,陕北说书的演唱形态、信仰仪式以及传统书目与山西介休宝卷十分相似,明显受到宝卷的影响,并与山西境内流传的三弦书有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11.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中集体创作、传承的语言艺术,但由于各种原因,民间文学却面临着消逝的危机。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人们又重新认识到民间文学的价值,不少学者在民间文学丛书的编纂上取得了诸多成果,但从市场角度来看还存在问题。编辑人员应当分析各个受众群体的需求,确定编撰方案,增加民间文学读物的可理解性与趣味性,特别注意民间文学的思想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使民间文学有效地传承。  相似文献   

12.
表达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学艺术是艺术地域珍贵的文化遗产.国际社会大都通过积极立法寻求其生态保护延续.我国地方民间文学艺术遗产丰富,但面临原生环境受到蚕食,传承人老化且急剧减少,地域外人随意滥用民间文学艺术的问题.在没有出台专门国家性立法的形势下,各文化遗产地方纷纷出台地方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条例、办法.从现有的司法判例及学理研究的中,通过对黑龙江民间文学艺术的地方考察,公法保护文化传承模式是一种有益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蒙古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大量珍贵的蒙古文古籍文献,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本文通过论述蒙古文古籍文献特点、研究利用概况,重点分析论述了怎样提高古籍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整理编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宣传与交流、整理出版,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4.
资源共享不仅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 ,在计算机应用尚未普及的条件下 ,也可以积极实行地区性文献资源共享。其方法是 ,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协调中心 ,合理分配大部分图书和珍贵文献的采置任务 ,统一编目准则 ,扩大读者直接借阅的权利。在实施中 ,要重点保证特殊文献的利用率 ,贯彻协作精神、节约原则和服务读者的原则 ,目的是解决经费与图书购置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应用CNKI检索近20年来中国学者在宗教心理、民俗心理、迷信心理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献,并手工查阅相关书籍,总结国内学者对宗教、民俗、迷信心理的研究成果,以期对进一步的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仁山丛考     
辨证了《四库总目提要》及其它文献对金氏文献著录若干错误 ,力图对金履祥诗文集的历代板刻流传及著录情况作一系统的疏理、考辨和叙述 ,并对《抱经楼藏书志》著录中有关错误作出辨证。  相似文献   

17.
连云港地区“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学活力旺盛,传说故事、民歌民谣以及民间谚语层出不穷,至今已从广大城乡发掘出610多万字的口头讲、唱资料,经整理,编辑出版了《连云港民间传说》《连云港民间文学集成》等书,并有许多作品见载于全国各地报刊,发挥出荣乡、存史、益世、怡人的巨大作用,其间凝聚着连云港人祖祖辈辈长盛不衰的文学智慧和艺术才能。  相似文献   

18.
对民间收藏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是整个撒尼彝文文献调查与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对两州市、四县的撒尼彝文文献民间收藏现状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将民间藏书所猎涉的内容分为四大类:即宗教类、文学类、历算类、医药类;并针对藏书环境差、文献面临失传、藏书者密不示众的心态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史料典籍对于民间文化具有某种佐证的作用,但不可能佐证一切民间文化。从历史的角度讲,民间文化要比典籍文化渊源流长,覆盖面更广阔。因此,民间文化被称为母体文化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