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英、汉语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词汇空缺现象、词汇联想和文化意象的差别以及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等.  相似文献   

2.
对白居易诗歌中与"云"有关的意象词语进行语言分析,意在从语言研究的角度挖掘或阐释这些意象词语背后的"隐含意义",揭示其间融入的人文因素和文化积淀,从而为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新思路作出尝试。  相似文献   

3.
汉语习俗语是人们在长时间的使用中经过不断提炼而成的固定词组和短句,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我国新一代领导人在讲话中就常用一些通俗易懂的习俗语来说明问题,不仅使人们对事物产生鲜明直观、具体生动的形象联想,还增强了文化感染力,在贴近生活的同时使语言更容易被理解。但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以及汉语习俗语丰富的文化意象特点,为其英译过程带来了很多困难。本文主要探究汉语习俗语的文化意象特点,从词汇选择,句子结构方面分析汉语习俗语的汉英翻译策略,以期正确传递出习俗语所蕴含的民族特色和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因,汉语词汇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我们可以从一个个具体的语词中分析一些具体的文化因素,也可以从一组组语词中揭示出某些文化现象。俄罗斯学生对汉语亲属词所包含的文化内容、汉语词汇中的禁忌文化现象以及汉语数量词的文化内涵的理解、词汇超常搭配的文化新意的理解都存在着较大困难。结合本人的对俄汉语教学实践,着重分析汉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几个值得关注的文化解读问题。  相似文献   

5.
韩慧 《文教资料》2010,(3):38-39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不同的语言或文化必然会产生附加在词汇本身概念之上的文化意象。本文从文学词汇之文化意象差异的角度来说明文学词汇这一语言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即由文化意象的对比分析而导致的词汇文化内涵的不同.尤其能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6.
陈青梅 《考试周刊》2011,(49):42-43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词汇中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又是十分独特的,尤其在汉语中,几千年的文化积累使汉语具有众多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本文谈谈词汇的文化义,以及中西词汇文化的对比。  相似文献   

7.
汉、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两种语言,本文分析了二者在词汇和句式结构上的特点,指出汉语多意象名词,英语多抽象名词;汉语含蓄简约,英语精密冗长。正是这些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思维模式,进而造就了各自不同的文化。本文比较的目的,意在引起人们对这两种语言的进一步的学习和文化反思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汉语文化特色词汇在国际交往中的使用也日益频繁。汉语文化特色词汇反映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其翻译没有先例可寻。因此,它们的准确翻译成为汉英翻译中的一个难题。翻译工作者应在掌握丰富文化背景知识的基础上,采用恰当的方法将其准确、地道地翻译出来。全文分析了汉语文化特色词汇翻译中出现的问题,探讨了汉语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留学生汉语词汇习得的过程中,词汇的文化意义习得尤为重要.惯用语是词语中与文化结合紧密的一类词汇.惯用语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教学,教学当中不联系文化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时汉语惯用语文化特点的研究,是帮助学生把握其词汇文化意义、以到达正确理解有效运用惯用语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留学生汉语词汇习得的过程中,词汇的文化意义习得尤为重要。惯用语是词语中与文化结合肾密的一类词汇。惯用语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教学,教学当中不联系文化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对汉语惯用语文化特点的研究,是帮助学生把握其词汇文化意义、以到达正确理解有效运用惯用语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词汇与语言文化密不可分.汉语词汇十分清晰地记载了汉语的国情文化.该文以不同时期我国先后出现并流行的汉语词汇为例,分析其在不同时期所反映的国情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词汇习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图式理论、深度加工理论和内隐认知等认知理论为汉语词汇习得提供了多维参照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图式认知模式使留学生有效运用大脑中的已知信息推导生词,获得词义,也可运用阅读认知模式使留学生有效习得生词,还可利用文化认知模式将汉语词汇植根于文化土壤,采取文化说教方式,帮助留学生获得汉语词汇的内隐认知。  相似文献   

13.
黎春华 《双语学习》2007,(9M):163-16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因此在英汉词汇翻译中不可忽视由于两种语言文化内涵的不同而导致的词汇空缺、对应词汇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的差异以及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不等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英语吸收汉语的词汇有1000多个。这些在英语中的汉语元素可分为:时代特色类词汇,传统文化类词汇和自然物产类词汇。汉语元素在英语中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深入,必将有更多的汉语词汇进入到英语中来。  相似文献   

15.
张雪丽  代月梅 《海外英语》2012,(23):165-166
为了让译者能够对文学语言中的喻体意象进行恰当地转换,应用概念隐喻理论,研究了文学作品中喻体意象传递的策略,以小说《围城》为例,发现小说翻译中多采用保留喻体意象的策略,尽可能地保持源语文化特征。分析表明,保留喻体意象,是实现文化交流,准确地传递汉语作者思想的最佳途径,也是隐喻翻译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保留喻体意象不仅保留了汉语中隐喻的特征,而且还易于接通汉英隐喻的关联文化内涵,激发英语读者对汉语作品的想象和理解。因此,文学翻译中,汉英隐喻转换时应以保留喻体意象为主。  相似文献   

16.
从英汉动物词汇的比较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语中动物词汇的不同文化内涵对跨文化交际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对比英汉语中的动物词汇,揭示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异同,并探讨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汉语文化词语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汉语中的文化词语是学好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关键之处,对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来说,文化词语是学习汉语词汇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选取2010年出版的《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中的词语作为语料.根据文化词语的界定从中筛选出130个文化词语并进行分类,找出文化词语在《等级划分》中各等级的分布特点,最后指出《等级划分》中的文化词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语言各要素中,词汇是最丰富、最活跃的因素。汉语不仅词汇丰富,而且词汇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透过词语的运用,能够捕捉到很多具有时代色彩的人文信息。尤其是汉语词语中的古代文化渊源,更值得我们仔细咀嚼。  相似文献   

19.
黄永亮  林洁华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5):119-121,152
意象在汉语古诗的创作和鉴赏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汉语古诗中的意象经常在英语译文中被遗漏,或被改写。结果使原诗由含蓄变得浅白,改变了意象在原诗中给读者的感观效果,削弱了诗境,并最终没能很好地传播蕴含在古汉诗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中,由于交流的需要,汉语和英语之间会互借词汇。当一种语言从其它语言中引进外来词汇的时候,也同时引进了这些外来词汇所承载的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也会对目的语所在文化产生影响。文化的发展需要兼容并蓄不同民族的文化,语言的发展同样需要融合不同民族的语言,英语借用汉语词语现象是这种语言文化需求的必然产物。本文将对英语中的借自汉语的词汇的研究,进而讨论不同文化间的交际对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