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颖 《乒乓世界》2012,(9):116-119
张婧元成绩:·2011年1月,北京市第27届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女子高中组单打季军、双打冠军;·2011年10月,北京市青少年业余体校乒乓球锦标赛女子高中组双打冠军;·2012年1月,北京市第28届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女子高中组单打冠军。反手发球抢攻 发球抢攻是乒乓球比赛中重要的得分手段。在比赛中,发球不受对方影响,拥有主动权,并可以为抢攻创造条件。因此,结合发球和抢攻两种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发球是唯一不受对方干扰和牵制的主动性技术,而利用发球的主动权,为抢攻创造上手的机会,则是体现积极主动的战术组合。因此,发球抢攻历来是进攻型打法赖以赢得主动,打开局面的主要得分手段。每个选手都会根据自身打法的特点和能力,设计出符合自己实际的发球抢攻套路。格氏作为反手能力出众的选手,在发球抢攻的套路组合设计中,理所当然地将反手抢攻放在最为显著的位置上,以求扬长避短,先发制人。  相似文献   

3.
对刘国梁参加的几次重大国际比赛中的6 场比赛做了认真的观察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刘国梁在比赛中“前三板”技术表现突出,是重要的得分手段。主要特点是发球旋转落点变化大,动作隐蔽性强,出手突然,为第三板抢攻创造了良好的机会。特别是他的正手“背面发球”,得分率高,常常在比赛中起到关键作用。他接发球时主动进攻意识强,随机应变好,使对方在发球段中很难得到便宜。由于他的“前三板”技术特长突出,也为后面的相持阶段取得主动打下基础,使我国的直拍快攻打法得到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对2011年世界杯乒乓球比赛中我国优秀运动员张继科对马内特、朱世赫、王皓的三场比赛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观察法等方法,结合各项数据分析说明了发球抢攻这一技战术对比赛的控制作用,提出了乒乓球训练的环节,强调发球抢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何瑞映 《精武》2012,(1):13-15,17
本文通过统计2010年第50届世乒赛男子团体赛中张继科对阵帕帕迪米特里、斯托亚诺夫、岸川圣也与苏斯的四场比赛中发球抢攻技战术各项指标,来揭示张继科发球抢攻技战术的个性化特征,同时发现其存在的不足,为其在发球抢攻技战术的进一步改进提出新的建议,也为横拍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的运动员发球抢攻技战术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赵晖图 《乒乓世界》2012,(8):114-117
反手发球抢攻反手发球后直接使用反手抢攻在直板选手的战术体系中已并不多见,但对于两面攻打法而言,此套战术与横板选手的反手发抢具有同等的杀伤效果。在两面攻打法相对盛行的年代,进攻体系往往是由反手位发起,继而转入正手连续。因此,从发球到抢攻的还原衔接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在实施反手发抢的过程中,除了要在发球质量上追求更高,抢攻手段也要力争“快、准、狠”,给对手施加足够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发球与接发球是乒乓球运动中非常重要的基本技术,在乒乓球比赛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文章从发球与接发球的发展特点、趋势,分析研究了发球、接发球、发球抢攻与接发球抢攻、以及判断等诸多方面的技术,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三段指标评估、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国运动员运用发球抢攻战术的情况进行分析,针对中国运动员在发球的落点和旋转,阐述了发球后的各项技术以及发球后组合技术运用的基本情况,结果表明: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发球抢攻战术中发球主要以对手正手位近网短球和中路半出台球为主,并配合底线长球;其主要得分技术是正反手弧圈球,以发近网短球的抢攻为主,在比赛中能占据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在悉尼奥运会男单决赛上,孔令辉战胜瓦尔德内尔获得冠军,反手发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采访中,孔令辉深有感触地说:“为了练好发球,我对各种各样的旋转变化作了大量的研究及训练,并总结出,在比赛中只用正手发球是远远不够的,当对方适应后,就要有变化,哪怕是很小的变化,所以反手发球很重要。正因为如此,当对方适应正手发球后,改用反手发球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为下面的抢攻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柳承敏发球及发球后抢攻技术,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柳承敏与王皓、马琳、王励勤、萨姆索诺夫、李静6场比赛的柳承敏的293个发球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左、中、右锄发球变化较多,而且旋转转强、分布于开局、中局、尾局在落点上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乒乓世界》2001,(9):30-31
在乒乓球比赛中,相对其它环节,如发球抢攻或相持.接发球的难度最大。因为它完全受发球者的控制.而接发球方对发球者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限制的方法.大大增加了接发球的不可预测性。所以.不断提高接发球的能力.合理地把所掌握的技术运用到接发球中.是迅速提高比赛实践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发球抢攻是由发球,抢攻技术及意识三部分组成的。发球是基础,抢攻是关键,意识是主导。在培养过程中,教练员要动脑用心,运动员在主观上认真刻苦,主客融为一体,才能练出好的发、抢及其意识。三个环节缺一不可,意识是贯穿始终,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国少女乒5名削攻打法运动员在38场比赛中的发球、接发球、发球抢攻、相持等阶段的技战术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发球历来是唯一不受对方干扰的主动性技术,它与发球抢攻相结合,构成了最为直接、最为主动的得分手段。然而,自无遮挡发球的新规则实施以来,许多优秀选手赖以生存的发球环节威胁性明显下降。为了保持发球和发球抢攻以往的优势,人们都绞尽脑汁,在规划允许的前提下,挖掘发球技术的潜力,提高发球的技巧和质量,与接发球抢攻增多一样,这都是世界乒坛发展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5.
发球抢攻是乒乓球比赛中最常用的战术,灵活地运用发球抢攻战术,对于掌握比赛的主动权,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此笔者通过资料分析和训练中的体会谈些粗浅的看法,供教练员在训练中参考。我省早期有一名横拍打法的运动员,以削转与不转为主要打法。在一般情况下,发球抢攻运用不多。但在比赛和关键时刻,尤其是比分接近20或最后一轮发球时,此运动员会连续运用发球抢攻取胜。他主要特点是:赛前“猜球”时,既使  相似文献   

16.
本期名将赏析为大家带来了三组不同类型的发球抢攻。第一组是马龙在关键局的关键比分,采用非惯用发球套路,利用变化干扰对手,轻松完成的一板抢攻得分。站在中路使用反手发球,本来就是一项自带“进攻性”的战术,使用者很大程度上都是要寻求两面上手,抢占回合的主动权。敢在关键时刻使用这样的战术,也充分展现了马龙的主动意识,以及围绕正手的特长技术组织战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发球抢攻论     
谈发球抢攻,首先要明确方向,也就是明确发球抢攻的一些规律,还要有宏观的指导和正确的选择,了解发球抢攻的技战术与整体打法的形成之间是什么关系,什么是发球抢攻的主要得分手段。  相似文献   

18.
<正>弧圈球技术是乒乓球各单项技术中较难掌握的一种,但又会在比赛中经常被使用。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全面发展,弧圈球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在比赛的各个阶段,选手们都在充分利用弧圈球技术以取得比赛的主动权,如发球抢攻、搓中突击、接发球抢攻、对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数理统计与分析等方法,对当前常用的乒乓球比赛技战术实力评估方法的缺陷进行分析,并以乒乓球技战术发展 现状和近两年重大比赛的数据统计分析为理论依据指出:单打比赛中,前四板的争夺依然是比赛的重点,发球抢攻仍是主要得分手段;单打比赛中 五、六板的使用率较高,三、五板和四、六板的衔接是仅次于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的重要得分段,这两板球也是比赛中攻防转换的关键点;男子发球 抢攻段和第五板的使用率稍高于女子,但六板后相持段的使用率女子明显高于男子;对技战术实力进行评估时,五、六板的使用和得失分要结合发 球抢攻、接发球抢攻来进行分析。在以上理论基础上,构建了“双系五段分析”评价体系及其评价标准。该评价体系依据当前乒乓球比赛特点对其 竞技能力统计指标重新进行划分,并按照男女差异对其统一评价标准分别进行设定,同时提出乒乓球比赛竞技能力“个体评价标准”这个新概念。 分析新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并举例说明用“个体评价标准”对运动员技战术能力运用的合理性与否进行分析能有效避免归因不全和错误归因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国际乒联决定 ,从 2 0 0 0年 1 0月 1日起开始使用 40毫米大球 ;2 0 0 1年实行 1 1分赛制 ;2 0 0 2年 9月 1日开始执行新的发球规则。三年中乒乓球竞赛规则改革迈出三大步。三项改革一环套一环 ,紧紧围绕着增加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可参与性和有利于新闻媒体的实况转播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乒乓球界期望着有更多的人们关注乒乓球的比赛 ,参与乒乓球运动 ,在激烈的竞技体育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对于乒乓球运动员来讲 ,乒乓球发球规则的改变意味着将改变多年来形成的比赛战术安排和发球及发球抢攻技术的动力定型 ,必须经过一个适应过程。1 新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