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丰县地处辽宁省东北部,是梅花鹿生长的天然良所,历史上有“鹿城”之称,是全国梅花鹿良种繁育基地。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何剑斌教授及其团队长期从事西丰梅花鹿的人工授精、性别控制、生殖内分泌、疾病防控及产品加工的研发工作,近年先后主持了辽宁省科技特派员项目“西丰梅花鹿高效养殖及鹿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关键技术开发”和辽宁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试点项目“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示范项目--梅花鹿质量安全高效养殖示范”。他带领团队深入西丰县基层乡村实施科技扶贫,为西丰县鹿业的发展振兴作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大集团在中国肉鸡的养殖量和屠宰量已达3亿只左右;泰森食品也在中国建设了泰森大龙食品、泰森新昌食品和江苏泰森食品3家企业,并于近日与山东莒县正式举行了签约仪式,将年产上市肉鸡300万只以上的养殖项目落户莒县;嘉吉、福喜也开始征中国建设养殖和屠宰基地……外资狂潮不断砸向国内肉鸡产业,“狼”,真的来了。  相似文献   

3.
2015年6月23日,山西省科技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山西煤化所科研人员完成的“超级电容器用酚醛树脂基活性炭织物”和“酚醛纤维纱线及机织布研制”两个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由国内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项目负责人宋燕研究员进行了总体项目汇报和答疑。经专家鉴定,“超级电容器用酚醛树脂基活性炭织物”研究获得了超级电容器用酚醛树脂基活性炭布制备的关键技术,“酚醛纤维纱线及机织布研制”实现了吨级酚醛纤维纱线及机织布的批量生产且其制品通过了高端型号的考核,两项成果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的科学创举。对此,今年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开展"现代农业建设上档年、新型畜牧产业突破年、生态林业建设跨越年"活动。围绕"新型畜牧产业突破年"这个主题,我们对10个乡镇进行调研,召开了畜牧企业、养殖大户、农户参加的百人座谈会,发放问卷78份,经过调研对和顺县肉牛产业体系的建设提如下建议供商榷:  相似文献   

5.
韩国才  张坤  李政 《学会》2023,(8):56-59
<正>服务团简介“科创中国”现代高效畜牧产业科技服务团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牵头组建,围绕马驴产业、动物产品等产业方向,重点服务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呼伦贝尔市及山西省运城市等试点城市(园区)。服务团针对现代养殖体系、繁育体系、畜产品生产及流通体系、疫病防控体系、文化产品开发体系,在大数据规划、设计和管理的辅助下,为相关单位及个人提供技术服务、培训、咨询和对接专业技术团队、市场资源等,并形成供各地区参考、共享的技术指南及标准,同时重点打造现代高效畜牧业的智能化工具。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我国中兽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国际地位,促进我国养殖投入品行业的绿色发展,湖南农业大学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农学院、浙江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26家单位开展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中兽医药现代化与绿色养殖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7YFD0501500)的研究工作,项目牵头单位为湖南农业大学,项目下设6个课题.按照"共性关键技术—产品创制—推广应用"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历时3年,以动物肠道健康研究为重点形成了"整肠、抗炎、促生长"的饲用抗生素替代技术标志性成果,并通过新创制的二类中兽药在市场获得推广和验证.  相似文献   

7.
一、项目背景 1975年,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育成芙蓉鲤。1990年,湖南省水产研究所以李传武研究员为首的研究团队发现芙蓉鲤与红鲫的杂交子代具明显杂交优势,取名“芙蓉鲫”,1993年开始养殖试验和相关基础研究。“芙蓉鲫选育”1996~2000年两度被列为湖南省农业科技计划重点项目(98-05-02;99-05-02),1998年和2003年芙蓉鲤鲫两度被列入湖南省畜牧水产中试推广计划。2006年,芙蓉鲤鲫遗传学基础研究列为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06FJ3187)。2007年,芙蓉鲤鲫遗传学研究得到农业部水生动物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2009年,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正式把其定名为“芙蓉鲤鲫”,并被列为2011年全国水产养殖主要推广品种。通过形态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性腺组织学等基础理论和养殖技术研究,证明芙蓉鲤鲫是生长快、肉质好、抗性强、制种易的新型优良养殖对象,并在推广应用中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作为全国重要能源基地的山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至关重要。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三大高新技术行业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2004—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为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化畜禽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畜牧生产中饲料添加剂的需求也逐步提高。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因其具有无耐药性、无残留以及没有毒副作用等优势,被誉为“低毒、高效”的饲料添加剂,广受畜牧生产者的青睐,对促进我国畜禽养殖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在系统分析了中草药添加剂的功能特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畜牧生产的重要影响及其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瞄准经济、社会发展事业的需求,把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智力,作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引智工作喜讯不断,取得了引智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如来自德国、荷兰等国家的30多名专家,参与东强公司数据安全电缆、华阳公司复合包芯纱耐高温、水产养殖病害综合防治等近20个攻坚项目的研究。其中东强集团开发的铁路专用数字信号电缆被列为省“双高一优”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康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低聚木糖科研项目试产成功,投入批量生产;引进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农户安全贮粮技术”,在大力推广下,受益农户已达10多万户,被省人事厅命名为省级农业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  相似文献   

11.
立足于“云计算”、“3G网络”、“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ZigBee近距离无线组网”等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以林下畜牧养殖过程中的智能化、集约化、标准化为核心优化重点,探索和设计出一套具有普遍适用和推广意义的林下智能养殖系统,建立一套完整的智能林下养殖体系,帮助各类肉类生产企业形成自动化养殖闭环,保证其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放心猪肉,让养殖行业彻底实现食品源头追踪,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新工科成为工科教育改革的趋势。作为一个新兴概念,需要对应的教学模式帮助其落地,凭借其“思想先进”的优势指导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山西省正在进行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高校培养的新工科人才对地方企业发展壁垒提供技术支持。“产学研”作为联动到产业发展、学生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纽带,通过帮扶企业技术问题,对接高校科研项目,落实到学生科学研究上,培养出利于山西地区产业发展的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13.
使用大棚养殖肉鸡是建设成本低、回报率高一种较好的肉鸡饲养技术。本文从目前肉鸡场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为开发一种适应于山区肉鸡养殖的移动式大棚肉鸡场舍技术目的,对比我国肉鸡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作详细分析,叙述移动式大棚肉鸡场舍建设技术的优点及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今日科苑》2011,(21):22-23
<正> 在洋县农业局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县老科协农业工委组织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会员,在老科协会长杜振武、副会长武继中、雍金城的带领下,一行20多人,参观考察了红润养殖有限公司,科海生猪养殖场等5处生猪产业。大家对近年来全县以规模养殖为重点,以品种改良为突破口,推广健康养殖,实现总量扩张,提高整体效益,大开眼界,印象深刻。特别是从去年以来,大力推  相似文献   

15.
《大众科技》2009,(2):2-3
近期,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在山西潞安集团正式“出油”,这标志着我国“煤制油”产业化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和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正>为促进我市肉鸡产业的发展,保障城乡市场需求供给,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由玉溪市河东三高家禽养殖有限公司实施的《80万只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态鸡养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经两年的努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我市乃至全省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养殖起到较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家禽养殖已成为广大农民的主要副业,特别是肉鸡、小笨鸡的饲养。投入成本少,见效快,养殖技术简单易学,使农闲时间得到有效利用,增加了经济收入,使农民从单一的农业生产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18.
永磁产业作为新材料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部分,在山西省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文中基于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采用区位熵、产业集中度的集聚度度量方法计算山西省永磁产业集聚度,结果表明山西省永磁产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然后基于产业竞争力理论设计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得出山西永磁产业竞争力在技术创新竞争力方面关联度较低;运用TOPSIS分析法对北京、山西、浙江等8个省份永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永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贴进度较低,在全国主要永磁材料生产基地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排名居后。以2次实证结果为依据,提出山西省永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国家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探索智慧畜牧促进内蒙古乡村振兴的实现机制对保障我国畜产品稳定供给、促进内蒙古乡村产业振兴、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智慧畜牧助力内蒙古实现乡村振兴的微观、中观、宏观机理,借助智慧畜牧助力内蒙古实现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论证,提出了智慧畜牧助力内蒙古乡村振兴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辛积善 《青海科技》2001,8(6):18-20
一、科技兴牧,推动了“九五”我省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畜牧业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九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我省畜牧科技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全省各级政府和畜牧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设施,大力实施综合配套技术项目,使全省畜牧业开始从外延扩大再生产向内涵扩大再生产转变,畜产品品质和质量有了较大提高。1996-2000年,全省共完成畜牧科研推广项目64项,其中有19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据初步测算,科技成果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