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难度动作及价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男单项目难度动作进行了中外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选手的难度动作编排设计思路基本符合规则的导向,但在难度动作的编排价值以及完成水平上较国外高水平选手还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2022年拉丁舞世锦赛中外7对优秀选手的恰恰舞成套编排动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中外选手的差异,了解其特点与优势,分析我国选手的不足,为提高我国拉丁舞选手恰恰舞成套编排能力和竞技水平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在恰恰舞成套编排中,舞步构成和难度旋转数量最多的是法国选手;节奏运用和空间使用数量最多的是德国选手;舞伴配合引带数量最多的是西班牙选手。总体而言,国外选手在技术和体能方面要普遍优于国内选手。建议:恰恰舞的舞步、节奏、空间、配合及难度的编排设计要与双人的舞蹈风格与能力相匹配,在熟练掌握基本技术的同时提升体能素质,根据恰恰舞的特点与自身不足,全面提高成套编排的难美程度。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第12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女单比赛的8名决赛选手的成套难度动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女子单项决赛运动员水平接近、竞争激烈,有机结合运动员个体体能的编排难度动作,不盲目追求难度系数的拔高,不忽略选手身体能力对难度编排的把握,才能取得好的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4.
杨云霞 《福建体育科技》2010,29(6):26-27,30
对第11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男单项目难度动作编排的对比分析表明:1)与国外优秀选手相比,我国选手的难度动作编排分值有一定竞争力,但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不好;2)我国选手难度动作组别的编排分配欠均衡;3)我国选手在难度动的作时间编排上比较合理。今后要加强运动员的竞技素质训练,提高动作的完成质量,并适当增加A、B组的难度动作,提高难度动作编排的合理性,增强我国竞技健美操男单选手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录像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对第11、12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决赛阶段女单项目前5名成套动作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竞技健美操女单项目优秀选手的竞技能力已经达到相对稳定的水平,表现在难度分值高且完成质量较好;竞技健美操女单项目的难度动作分值编排的合理性进一步提高,但难度组别的多样性有所下降,大量重复动作影响了成套动作的艺术性。我国女单选手要在提高力量素质的基础上,增强动作编排的艺术性,从而提高我国在竞技健美操女单项目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对巴黎奥运会周期女子自由操成套动作编排进行分析,结合2022—2024年竞技体操新规则对女子自由操进行动作设计,探索自由操成套编排,为我国竞技体操女子自由操项目成套动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巴黎奥运周期女子自由操项目比赛中,成套动作编排选用2H高难度价值进行编排,踺子后直转体540°加后直720°难度价值没有那么高,但是相对于单个动作更考验选手的个人能力,更适用于单项突出的选手,可以作为夺冠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7.
第40 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女子高低杠的优势与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及数理统计与比较法,系统分析中国女子高低杠的优势与不足。发现:中国顶尖选手成套A分动作的难度和完成质量与世界优秀选手相当,但多数选手整体技术实力不及外国选手,在杠间换握动作的实力连接、个性化特色动作的编排以及专项素质和能力等方面,存有一定差距;而比赛动作完成拘谨、缺乏表现欲及个别动作完成规格低等因素,是致使中国高低杠未能获得更好成绩的主要原因;强化提高专项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提高成套动作的难度和完成质量,并促使两杠换握动作的连接在完成上更加紧凑、流畅和颇具观赏性,是中国女子高低杠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采用统计比较法、分析归纳法和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了第37届世锦赛优秀女选手高低杠成套动作编排的趋向特征及中国高低杠的不足。注重两杠动作与换杠动作的直接连接过渡,使成套动作的完成更加紧凑、流畅而富有感染力,是高低杠成套动作编排的特征和发展趋向;中国选手在换杠动作与两杠动作的多样性实力连接、专项素质及能力等方面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9.
杨云霞 《安徽体育科技》2013,34(1):35-37,40
对第12届健美操世锦赛男单项目前3名难度动作的技术指标分析表明:1)中国选手的难度动作编排分值已经达到了世界级水平,但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还有待提高;2)中国选手难度组别的选择达到了规则的基本要求,但分配欠均衡;3)中国选手在难度动作时间均衡性的编排上还不够合理,开场和结束的难度动作气势不足。  相似文献   

10.
找出我国选手与世界高水平选手的差距,反映我国花样滑冰单人滑整体实力水平,对提高我国单人滑选手竞技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对2008年"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单人滑选手在短节目和自由滑比赛中,技术水平和节目内容水平均与国外高水平选手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跳跃技术动作的质量和稳定性、节目编排和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等方面,整体实力水平与世界高水平相差甚远。提出应加强我国花样滑冰单人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艺术修养,创作团队也应加强节目编排能力,使其更完美地表现艺术魅力,同时应加强科研监控并有效预防伤病,将是促进我国花样滑冰单人滑运动员竞技水平大幅提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结合2005-2008年竞技健美操新规则,对第9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混双项目前3名选手和中国选手共5套动作进行观察统计,分析了中国选手在艺术分、完成分、难度分,以及难度分值、组别、空间的运用和完成情况上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结果表明:这种差距表现在动作编排的艺术性较差;难度动作的组别、属类选择上缺乏多样性;所选难度动作对空间的运用不均衡;难度动作的总分值稍低。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东京奥运会双杠决赛前8名选手的成套编排进行研究,分析世界一流双杠选手的编排模式,为我国选手在双杠动作编排的优化上提供参考和借鉴。结论:第III组别动作最受运动员的青睐,主要集中在后上类、蒂佩尔特类型动作上;希里和后上转体180°成倒立使用率高达100%,是一流选手的标配动作,挂臂马库兹是夺冠选手的必备动作;下法难度较高,但类型单一;绕纵轴转体流动作可以使编排连接直接化和流畅化,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是今后发展的主流方向。建议:加大绕纵轴转体流和下法动作的训练和创新,积极开发难、新动作,增加高难度下法动作的数量储备;把握规则精神,减少挂臂空翻2周成挂类动作的练习,增加挂臂前摆转体类动作;把握好难度和质量的辩证关系,科学合理提高动作难度的同时对完成质量更要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与对比分析法,基于对2010年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竞技女子单人操成套动作编排的分析,对技健美操女子单人项目成套编排多样性进行研究,同时找出了我国女子单人项目存在的问题及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研究表明:竞技女子单人操在操化动作的编排上,操化动作应结合音乐风格进行创编,我国选手在这一方面相对较弱;世界前三名的路线都比较丰富,采用了S型和Z型的路线;而中国选手路线较为单一,只是运用了最基本的路线,缺乏创造性;世界前3名选手的难度动作选择都有一个比较独特的难度类型,而我国选手的难度动作类别方面的选择就相对平庸;在过渡连接方面,世界前3名选手的选择都比较丰富,而我国选手的过渡连接动作重复较多;表现力方面,世界前3名选手的表现不仅在面部表现上自信,在肢体上的表现也具备一定的冲击力,而我国选手在面部表现方面还比较自信,但是肢体动作,缺乏爆发力和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14.
对第九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混双项目的技术指标定量对比分析表明:1)我国选手的难度动作编排分值较低,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也较差,难度组别的分配欠均衡,而“难度组合”的使用次数以及完成情况与世界高水平选手差距不大;2)我国选手在空间转换的多样性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在视觉上缺乏男女队员时间与空间的错位对比与层次起伏效果;3)我国选手在动力性配合的编排设计上与世界优秀队伍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5.
对第九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三人操项目冠军与我国选手成套动作的难度编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选手在难度动作分布的均衡性上还不够合理;我国选手在难度动作的组别上与冠军选手所选的一致,难度组别在成套动作中出现的均衡性方面要优于冠军选手;我国选手成套难度动作的级别与冠军选手相比还有差距,难度级别在成套动作中出现的顺序也不够合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2018年世界跳绳锦标赛的录像回顾,分析男子组个人花样前三名成套动作编排。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梳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总结了个人花样跳绳成套动作编排的要素,对比各队员之间的不同,找出差异,分析优劣,为我国优秀跳绳选手成套动作编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2004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中沈阳体育学院健美操队的成套动作与各单项冠军选手的成套动作进行技术指标定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院运动员参赛成套动作的编排设计思路、发展方向与我国健美操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我院选手在成套动作完成过程中表现出的技术规范性、健美操专项技术的发力控制以及技术魅力方面与其他高水平选手相比还有差距,我院选手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在竞技健美操女单项目上的竞技水平,本研究采用录像资料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等,对第14届健美操世锦赛女单项目中我国选手与冠军选手成套动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艺术分是拉开我国选手与冠军选手的最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我国选手音乐的组成和结构上略逊一等,出现了4次无效音效和3次4拍乐段;2)我国选手与冠军选手移动路线多样性上平分秋色,但操化单元数量以及空间转换数量上均少于冠军选手;3)我国选手在表演细节上也逊色于冠军选手。今后需强化音乐和成套动作的编排,并提高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9.
1·研究对象与方法采用访问法、录像统计法及文献资料法,对第28届奥运会体操比赛的团体和全能两项决赛成绩及各单项积分,以及全能决赛和各单项决赛排名前三位选手的决赛成套动作加分难度、编排连接方式、以及成套动作完成情况等分别进行统计、分析。2·统计结果与分析(1)团体实力:团体比赛历来都是体操大赛竞争的热点。本次大赛团体成绩偏低,的确不能完全代表中国男团的总体实力水平。然而几名优秀选手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的强项失误过多,却能透视出中国男子体操的总体动作完成能力,也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下滑,同时也表明中国对成套动作技术细…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参加伦敦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选手为研究对象,对当代世界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成套动作的平均D分仍会缓慢提升,提升的途径主要是提高单个空翻动作的难度及其连接价值,获得奖牌选手的最高D分接近7分,继续提高的空间较小;成套动作结构和编排在原有“6串技巧动作”两类模式的基础上,发展了“7串技巧动作”的新模式,创造了D分7.1的世界之最,是各国选手学习的榜样;继续提高动作质量的空间较大,特别是提高技巧空翻动作落地的稳定性或将成为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我国后备选手的水平与世界体操强国比较还略逊一筹,要想继续保持领先世界地位尚需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