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教育》2010,(12):23-23
<正>本刊讯为巩固教育收费治理工作成果,进一步规范我省中小学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行为,经省政府同意,近日,省教育厅、物价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自2011年春季开学起执行。民办中小学校参照执行。《通知》严格界定了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范围。中小学服务性收费是指学校(包括义务教育学校、高中阶段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为在校学生提供由学  相似文献   

2.
规范中小学教材、教辅用书的征订管理工作,是落实“减负”的重要一环。开学伊始,昔阳县教委就着手抓中小学教材、教辅用书的征订工作,做到“六个统一”:一是统一组织。学校给学生征订教材、教辅用书必须在县教委统一组织下进行。任何学校、个人不得私自到新华书店或通过其它渠道订书;二是统一时间。全县统一规定3月4日至6日为订书时间,除此之外,任何学校不得乱订乱购;三是统一标准。各学校必须按照省教委下发的《征订目录》和上级“减负”有关规定订书,严禁超《目录》、超范围订书;四是统一订单。全县各学校必须统一使用新华书店的一种订书…  相似文献   

3.
近日,蒲城县紧紧围绕社会反映强烈的教育乱收费等热点难点问题,决定开学之初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专项活动。以治促改,以治促建,切实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该县将是否组织、参与补课乱收费作为对学校办学行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于违反规定的学校先撤销校长职务,再进行通报批评,一律取消评优资格。对于公办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特别是向所教学生收取补课费的,在教师年度考核中给予不合格,考核结果要作为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依据《教师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严格落实教辅资料“一科一辅”和学生“自愿选用”的原则,严禁公告外的其他教辅材料进入中小学校;严禁教育部门和学校统一组织征订教辅材料,或向学生摊派习题集、考试卷及课外读物。  相似文献   

4.
信息窗     
为了使电教教材代办费的收费有章可循,陕西省教委、省物价局联合发出《关于加强中小学电教教材代办费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各学校的收费行为。 《通知》首先确定了收取电教教材代办费的范围:经县以上(含县)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的具备电化教育条件的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其次,就电教教材代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广西教育》2013,(29):2-F0002
为整治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和中小学教辅材料散滥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促进教育公平,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2年初.教育部先后制定印发了《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和《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两个文件。  相似文献   

6.
(据新华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委日前下发《关于开展全国教育收费专项检查的通知》,部署全国第六次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工作,以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减轻群众负担。  相似文献   

7.
近日,晋城市教育局强调:要突出“三个重点”,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一是坚决执行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的“一费制”政策,在公办高中实行“三限”政策;二是继续健全完善集中收费制度,坚持原有好的做法,从今年春季起,市区和各县(区)、城内公办学校,由同级行政审批中心委托银行集中收费,学校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规定;三是集中力量整顿、治理、清理、规范教辅用书和学习资料。积极构建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长效机制,尽快出台收费听证、巡查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教育收费规范运行。依法从严整治招考环境,确保招生考试的良好秩序和公开、…  相似文献   

8.
《中国考试》2007,(11):60-60
9月23日,广东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下称《通知》),针对目前某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出现了一些不规范行为,违反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等现象,要求重新规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原则上不应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如确有需要,要对结果严格保密,泄密者将受到批评教育甚至处分;学生心理测量不能收费,不能利用心理测量作为创收手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部委     
七部委部署全国教育收费专项检查(据新华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委日前下发《关于开展全国教育收费专项检查的通知》,部署全国第六次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工作,以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减轻群众负担。据介绍,这项专项检查从9月20日开始,至11月底结束。  相似文献   

10.
国内     
《天津教育》2009,(11):13-13
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促进教育健康发展 为贯彻落实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精神,深入推进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按照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2009年工作安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委下发《关于开展全国教育收费专项检查的通知》,部署开展全国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为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我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出通知,部署开展2014年春季教育收费检查工作。通知要求各地及早部署本辖区学校幼儿园教育收费自查自纠和检查工作。检查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十个方面:一是规范幼儿园收费情况。二是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情况。三是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公参民办"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每个新学期开学,与校园同时热闹起来的,还有各地书店里的教辅材料区。但是,除了教辅材料版本繁多,让人无从选择之外,很多美其名曰学生的"无字之师"、老师和家长的"得力助手"的教辅材料,还存在别字连篇、价格离谱、与教学内容不完全相符等问题,如此种种,不仅让孩子和家长无所适从,就连在教学一线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师们也头疼不已。2012年2月,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纠风办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建立教辅推荐办法,确定教辅材料范围,做好教辅购买、征订,规范教辅的编  相似文献   

13.
平舆县加强中小学收费管理为进一步规范全县中小学收费行为,最近,平舆县教体委制订了《关于重申平舆县中小学收费有关规定的通知》,提出了10项具体措施:1.严格按省、地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收费;2.各乡(镇)教办、各学校要建立代收费专账;3.各中小学要做好...  相似文献   

14.
2月13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纠风办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近年来,中小学教辅材料市场在满足中小学教学需求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通知》的印发旨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教辅乱象     
【本期话题】教辅乱象家长参与,学校把关,自愿适度使用才是教辅应有生态【话题背景】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改委、国务院纠风办等四部门今年2月发出《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再次重申:学生购买教辅材料必须坚持自愿原则;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校或学生购买任何教辅材料,教辅材料不得进入学校宣传、推荐和推销;强制或变相强制学校或学生购买教辅材料、不按规定  相似文献   

16.
近日召开的北京市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会上决定,为严格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行为,从2005年新学年起,北京市各学校不得选用未列入《教学用书目录》的地方教材:中等职业学校和民办学校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必须向社会公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网7月18日讯近日,教育部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下简称"新机制")有关工作。通知就规范学校收费行为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落实要求。一是进一步严格规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行为。通知要求,农村中小学校除按"一费制"标准收  相似文献   

18.
《湖北教育》2006,(5):18-18
按照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2005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教监[2005]8号)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明确政策,规范我省公办普通高中招生收费行为,切实治理教育乱收费,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决定从今年中考起,全省公办普通高中实行在学校当年实际招生人数内分计划生和择校生两种形式的招生收费办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9.
政策     
■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发出《关于做好2005年高等学校收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为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治理高等学校乱收费,5月9日,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05年高等学校收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提出,2005年,高等学校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继续保持稳定,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提高或变相提高。《通知》指出,除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外,各地不得出台新的收费项目,学校不得向学生收取国家规定项目外的其他任何费用,如“转专业费”、“…  相似文献   

20.
《云南教育》2009,(7):3-3
南昌市纪委近日公布了《2009年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实施方案》,教师"乱办班"、有偿家教及擅自征订、诱导或强制学生购买教辅资料的“以教谋私”行为将被严肃查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