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颖青 《出版参考》2007,(11S):28-28
大概在出版业呆过十年以上的朋友,多少都会碰过,一本默默无闻的书,上市以后,忽然就莫名奇妙地吸引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出版社什么事也没做,就看见书卖起来了,有人为它写评论,书店订单持续不断,销售量开始升高,出版社惊喜莫名,向他们询问为什么会如此时,他们比较诚实的答案通常是:“我也不知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谈到阅读,个人强调阅读对自己的影响,老师或父母关心阅读对学生和孩子们的影响。但对于出版社而言,他们则关心社会的阅读风气是否旺盛,他们也更想知道哪些人最爱看书?是否也是最常买书的人?这些爱看书的族群又最喜欢阅读哪些书?如果有了这些答案,出版社似乎就可以针对这些族群的消费习性加以研究,如能做到投其所好,出版社所出版的书要成为畅销书的可能似乎也会大为增加。  相似文献   

3.
当前,出版社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转换,这意味着向市场又迈进了一步.相应地,出版社的主体--图书编辑也由纯粹的文化人向文化经济人转化,面临的压力、承受的心理负荷可想而知.如果出版管理者不能够帮助编辑转换角色,编辑本身也不懂调适心理,就会出现各种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焦虑等.而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所谓"心力憔悴"现象.事实上,这种现象已在某些出版社中弥漫.本文拟从心理学角度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4.
庄葳 《编辑之友》1997,(1):56-56
我国有好几百家出版社,每家出版社又有不步编辑.成千上万的书籍就经由他们的手发稿出版。他们为读者出版了各式各样的书.可是我们却很步看到直接为编辑写作的书。最近.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普通高等教育编辑出版规划教材”中的《编辑应用写作》(吴添汉编著)一书,这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相似文献   

5.
2005年,机械工业出版社为进一步深化出版社的营销策略,在"编印发联动"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员营销"策略."出版社的书好,服务更好"是对出版社采取"全员营销"策略的认可.  相似文献   

6.
台北书店一律开架售书,一般分类陈列,也有专门辟出新书或畅销书的陈列地方;也有提供出版社专柜的。地球出版社就在书店街上一家综合性书店里设有专柜,他们出版的《我的医生》一书作为家庭常备的医学参考书很受欢迎,今年3月印到11版,印数大约10万册,这本16开900多页的精装书定价新台币1200元(约合人民币400元)。据说,台北的书店对于新书一般只要3册,其中1册放在门市陈列。售出就及时上架或用电话向出版社进货。商务印书馆门市的书库设在二楼,就是便于缺书时  相似文献   

7.
随着出版改革的深入,对出版社的性质问题,也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有的说,出版社成为企业,什么书赚钱出什么,赔钱的书就没有人出了,这样下去不得了。有的说,出版社还是应该按事业单位来办,不能搞自负盈亏,出书赔钱由国家拨款,这样出版社就可以无忧无虑地出书了,学术著作出版难的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有的说,出版社作为纯事业单位,我们过去搞过,那样虽然没有后顾之忧,但出版社的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起来,知识分子的才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记者鲍红)一日与一个出版社的朋友逛书店,朋友十分郁闷:自己策划的本版书被摆放在不起眼的角落,而他们出版社与文化公司合作策划的图书却摆放在很显眼的位置.这位朋友很是抑怨,心理很不平衡:为什么他们的书就能这么靓!?  相似文献   

9.
2002年8月,我社出版了<中国古代建筑>一书.该书是我社与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合作的项目,也是中美合作出版的十年计划之一.  相似文献   

10.
还是在一年以前,我去书店劳动,被分派到文艺柜台。我看到书架上有许多存放好久,好象从未动过的文艺书籍,于是就同营业员谈论起来: “这些书看样子存放好几年了吧?”“可不,打进来后就没人买过,少说也有三四年了。”“这个情况你们事先能估计到吗?”“当然可以。”“那你们不会不进吗?这样既可以避免资金积压,又能节省人力,物力、车力……”“你大概是刚进出版社不久吧。我们和你们出版社是包出包  相似文献   

11.
访美散记     
当前美国出版业概况 当今美国到底有多少出版社?一年到底出多少书?众说不一。因为美国办出版社不像我国有这么规范的审批手续,他们只要到有关部门进行注册,并缴纳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出书了。全美出版商协会主席威利奥茨先生在向我们介绍情况时就这么说:美国现在出版社有多少,有的说5000家,有的说10000家,还有的说20000家,我这个出版商协会主席也搞不清楚。据我所知,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出版社大概是  相似文献   

12.
据报载,全国出版社已有四百一十个了。据我所知,有的是一个出版社分出好几个出版社,有的是某些机关事业单位自己成立了出版社,虽说有分工,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界限分明,所以就出现重复出书的现象,其中最突出的是文艺书籍和某些工具书。有关部门为什么要批准成立那么多出版社?当然,回答是明确的:为了多出好书,为了发展出版事业。出好书的环节很多,出版社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多出好书,最主要的还在于有较多的好的作者。当然,好作者不少是在出版社帮助下成长起来的,但那也得具备一定的条件。从目前来看,已成熟和在帮助下能达到较高水平的作者,他们的人数和他们著作的数量。还远远满足不了四百多个出版  相似文献   

13.
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只是后来才知道,书也可以是看的。曾有过一篇文章写台湾有个大雁出版社,出了一套散文,书发如婴儿的皮肤一般,内页的纸也如什么什么,那番描写,让人神往。是职业好奇心作怪吧,忍不住请三联的一位朋友帮忙,向出版界前辈范用先生借得一册采,装帧一如文章所述,还带着一个布做的书袋,拿在手厂,方党这书,是专门拿在手上把玩的,只能看,并不是为读的。看着这样的“部优”产品,心内不禁为之称奇,却也为它的市场担心。为书所动,是这些年来少有的,但那R是台湾的事,毕竟不好沟通,也就搁下了。前些时候,得到东方…  相似文献   

14.
随着出版改革的深入,对出版社的性质问题,也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有的说,出版社成为企业,什么书赚钱出什么,赔钱的书就没有人出了,这样下去不得了。有的说,出版社还是应该按事业单位来办,不能搞自负盈亏,出书赔钱由国家拨款,这样出版社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听说一位台湾的出版先进发出哀嚎不鸣之声,原来是他们家的出版品,莫名其妙地被另外一家出版社指控为抄袭,而且,对方并没有来向他们查证或确认,径自对通路发出存证信函要求将书下架.最后,被人指控抄袭的出版社不甘心被污蔑,自行举证,最后证实是一场乌龙,犯错的出版社也做出了惩处,开除了没有查证就举报的编辑,所幸没有酿成太大的损失.由此我们也不得不想说:当你发现自家出版品被抄袭时,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6.
小赫伯特·S·贝利曾经说过"出版社并不因它经营管理的才能而出名,而是因它所出版的书出名."那么作为一个出版社,工作核心就应该是出版一本本具有独特文化品位和价值、深刻的思想性、严谨的科学性和完美的艺术性,具有高品位、高质量、高效益的好书.  相似文献   

17.
南斯拉夫的出版社,非常重视书籍的销售问题。他们的企业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国家不给任何资金,出书的基金要靠向银行贷款。书如果销不出去,拉下了亏空补不上,企业就无法继续经营,甚至要解散。职工的工资待遇,每个月也不一样,销售的情况好,分得就多,销售情况不好,工资都发不了。萨格勒布的青春出版社,是南斯拉夫几家最大的出版社之一,它有八个分支机构,二千九百多职工,和七百多家书店保持联系。该社出版部门的经理说:“出书容易销售难。我们出书的选题很广泛,因为只出一类的书,销路不好就砸锅了。”  相似文献   

18.
长久以来,笔者都觉得公版书是门好生意.出版社无论大小、新旧、属性,都可以从公版书中找到一些适合自己出版的书籍,组合成一个书系.市场上也的确有不少出版社在出版公版书,光是四大名著,就不知道有几个版本,而老子庄子等诸子百家,也时有出版社推出新版.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方"版代"差距在哪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江波 《出版参考》2006,(21):32-33
国外版代的发展历程 <出版参考>:请您先介绍一下国外代理公司的起源和作用. 黄家坤:版权代理的出现始于19世纪末工业革命时期.那时,作者的地位不断提高,但由于他们缺少书稿贸易知识,不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版权,更不愿放下文人的清高与出版社讨价还价,因此迫切需要中间人的帮助摆脱这一尴尬局面.于是,他们就委托自己的亲戚或朋友出面替自己同出版社谈判以获得较高的稿酬,最早的版权代理人就这样诞生了.之后进一步发展,就成为了专业化的版权代理公司.从事该行业的人员一般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还需了解出版流程和必要的版权法律知识,他们在出版社和作者之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建立保证出好书的机制祝国华出版社要多出好书,少出平庸的书,不出坏书。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出版社的领导们有谁不懂得这个道理呢?然而有些出版社却违背了办社宗旨,出了坏书;有的出版社甚至多次、多本违禁。他们缺乏出好书而不出坏书的机制,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到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