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燕 《学苑教育》2020,(6):47-47
变式训练是数学教学中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初中数学教师运用变式训练时,应立足实际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专项思维能力发展为目标,优选数学思维切入点,提高变式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相似文献   

2.
<正>变式思维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表现,数学变式思维是指学生灵活运用已知条件去变式思考。数学学习中的变式思维就是对同一个数学问题,通过变换角度去思考、去探索不同的解题思路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式。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做数学习题时,有许多习题课堂上都讲过,但一旦变换习题的条件和数量后,就无从下手。这就是缺乏变式思维造成的。一、用变式教学培养学生变式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中的习题训练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不能  相似文献   

3.
优化数学教学过程,对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首先要创设情景,启迪思维。教学内容生活化,贴近生活,提出问题;动手实践,发现问题,利用图形演示探索问题。其次要强化思维训练,辨析变式,提高思维能力。1.概念、定理、公式的辨析变式;2.例题、习题的多解变式;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观念,使学生数学概念与数学思维同步发展,使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4.
优化数学教学过程,对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首先要创设情景,启迪思维.教学内容生活化,贴近生活,提出问题;动手实践,发现问题,利用图形演示探索问题.其次要强化思维训练,辨析变式,提高思维能力.1.概念、定理、公式的辨析变式;2.例题、习题的多解变式;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观念,使学生数学概念与数学思维同步发展,使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5.
数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思维,数学课堂的根本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也是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本人近几年来坚持通过开放性"变"式数学教学活动,力求做到思维迁移具有深刻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变式训练  相似文献   

6.
变式训练,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和不同形式变换事物呈现的形式,以便揭示知识本质属性的一种训练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练习,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深理解所学知识,以便发展思维能力。这里仅就在计算教学中,运用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刘仁静 《考试周刊》2008,(49):67-67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有效思维能力,发展有效思维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本文从四个方面:创设问题情境、运用有效操作、巧用变式训练、开放探索空间,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有效思维能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必须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提高数学能力.而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只有在学生的积极思维中,才有可能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变式训练是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因而,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我始终注意引导学生认真研究例题,通过变式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求异和发散性思维,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下面总结我在课堂教学中对例题、练习进行变式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9.
高中数学教学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在于要带给学生充实的思维过程。教学可以通过观察联想、类比迁移、突破定势、变式训练、归纳反思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在于要带给学生充实的思维过程.教学可以通过观察联想、类比迁移、突破定势、变式训练、归纳反思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本文主要从思维氛围、数学思想方法、知识发生过程、质疑求异、变式训练和实践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邱利娟 《考试周刊》2010,(40):86-87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本文主要从思维氛围、数学思想方法、知识发生过程、质疑求异、变式训练和实践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变式训练,其意义在于通过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原命题的合理转化,以达到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掌握能力。作为一门抽象理论与心智技巧高度融合的学科,数学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抽象能力,提高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通过发散性思维去开拓学生解题思维,通过变式训练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应变与应用能力。对于变式训练而言,是通过恰当合理的变式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即通过变式训练,学生可以对课本知识进行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变式训练,其意义在于通过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原命题的合理转化,以达到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掌握能力。作为一门抽象理论与心智技巧高度融合的学科,数学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抽象能力,提高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通过发散性思维去开拓学生解题思维,通过变式训练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应变与应用能力。对于变式训练而言,是通过恰当合理的变式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即通过变式训练,学生可以对课本知识进行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王蔷 《考试周刊》2011,(46):95-96
逆向思维法是指为实现某一创新或解决某一因常规思路难以解决的问题,而采取反向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逆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思维训练的载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并加强学生从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的培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作者从数学命题(概念、公式、定理)的教学中不断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在"逆向变式"习题训练中强化学生的逆向思维,在数学运算教学中促进学生的逆向思维,在几何命题证明的教学中教会学生逆向思维等方面,阐述了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数学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逆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思维训练的载体.加强从正向思维转为逆向思维的培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以概念、公式逆用、定理等教学及习题中的逆向变式训练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学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正>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合理利用变式训练能有效激活学生数学思维.那么,什么是数学变式训练呢?所谓数学变式训练,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概念、性质、定理公式,以及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做出有效的变化,使其条件或结论的形式或内容发生变化,而本质特征却不变.也就是所谓的"万变不离其宗".变式训练是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化归与迁移能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学是思维训练的体操",即数学教学的实质为思维训练活动。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目前高中数学课堂存在效率低、学生接纳度差、耗时长等不足,因而数学教师们应积极寻求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结合教学实践,笔者浅谈了几点想法。一、运用变式教学,培养发散思维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运用变式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多途径的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其思维的发散能力。其中一题多解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  相似文献   

20.
应志斌 《考试周刊》2011,(21):63-64
数学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已有知识结构,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循序渐进式的启发,通过数学课堂中问题的变式教学与创新教学,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实现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