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市场经济体制下 ,人们常听到“包装”一词 ,诸如产品包装、人物包装、公司包装等等 ,包装之后所带来的效益与包装之前可以说是差距甚远、不可同日而语。上海某公司生产的昂立一号一经包装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价格即是国内的 1 0倍 ;某某旧歌星一经新公司的包装 ,立刻身价百倍……档案馆虽说是其性质上有本质的不同 ,但能否也运用“包装”这一手段拓展档案事业发展的新思路呢 ?人们常说“好酒不怕巷子深” ,可如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再好的酒如果只顾自我陶醉 ,自我欣赏 ,脱离市场供需 ,忽视优质服务 ,久而久之 ,人们也不会知其香了…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为进一步拓展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档案事业,由北京市档案馆创办的"京大档案办公用品服务中心"、"安凯晓荣档案信息技术服务公司"和"碧海兰台咨询有限公司"已正式成立.4月16日上午,北京市档案馆为这三个公司举行了隆重的挂牌仪式,部分市属委、办、局、总公司和各区、县档案部门的负责同志出席了挂牌仪式.  相似文献   

3.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变型的过程中,一切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在自觉、不自觉中被卷入"推销"自身的大趋势中,应该说这是改革的需要和必然.谈到档案馆工作的改革,同样也不能不谈及如何"推销"自己.从常理上说,所有档案均有其可利用性,但由于档案馆工作长期处于封闭状态,许多需求者往往不知道档案馆保存着什么档案,因而不会利用档案.而档案部门也未能及时宣传馆藏内容,造成保管与利用的脱节.  相似文献   

4.
刘秀娟 《北京档案》2003,(10):29-30
随着人们休闲时间的增多,"休闲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作为文化事业机构的档案馆来说,应该利用休闲这一"商机",让百姓走进档案馆,了解档案和档案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馆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侯怡敏 《兰台世界》2005,(10):23-24
建设数字化档案馆是目前档案信息化的一项中心工作.2003年"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次学术研讨会上提出"要努力建设服务主导型的数字档案馆,即文件形成电子化,传播档案信息网络化,在线编研系统化,档案利用超市化,馆藏档案数字化,来馆利用趋零化"等一系列新理念和新设想,利用高科技手段塑造档案馆的新形象,努力打破过去对档案馆陈旧保守的错误观念,提高档案馆在高校管理层和教师、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成为高校档案界的共识,这也无疑对档案开放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对于档案馆硬件设施建设的重视和不断完善,我们在档案馆的"软件"管理上依然踌躇不前,显得力不从心,与高速大容量的数字化先进技术不相称的狭隘、陈旧、缺乏吸引力的档案内容,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从国家“十一五”文化纲要看档案文化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档案与档案馆:为什么没有我? 稍稍关注档案界动态的人们会发现,近年来档案/档案馆频频与"文化"、"文化遗产"、"文化休闲"、"文化产业"联系在一起,这可以以专业期刊中出现的大量探讨档案/档案馆与文化关系的文章为证.  相似文献   

7.
"接收档案难",这是档案馆工作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遇到的一个新问题,不少基层档案馆接收不到档案,出现了"断档现象"、全宗"空集"等问题,严重动摇和削弱了"档案馆的主体地位",影响了档案工作健康发展.据对我区八县一市的档案进馆工作的调查结果表明,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县市表现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从抗战60周年纪念看档案宣传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屹 《湖北档案》2006,(1):38-39
2005年较重要的一件大事就是纪念抗战胜利暨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在这次纪念活动中,档案界积极地发挥了其应有的职责.档案的作用本来就是查证历史、还原历史,这次活动也是宣传档案不可错失的好机会.为此,各地档案馆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档案展览、利用各种各样的渠道进行宣传,还原历史."档案馆"这三个字频繁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档案宣传获得了可喜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档案数字信息资源管理工作逐步形成一个鲜明数字时代特色.根据国家档案局制定的《全国档案信息化实施纲要》要求,把建设数字档案馆列入企事业发展规划,充分运用信息化建设这一新的发展突破口,积极探索数字档案馆之路. 从1999年以来,档案界在展望将来档案馆的发展趋势时,出现了四个新名词:即电子档案馆(Electronic Archives),无墙档案馆(No Well Archives)、虚拟档案馆(Virtual Archives)和数字档案馆(Digital Archives),不同的描述,其实质都是一样的.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人们更趋同于使用"数字档案馆"这一概念,这一提法也更符合档案馆属性的定位.  相似文献   

10.
"实物档案"即以实物为载体的档案,档案界对它的争论持续了较长的一段时间.真理越辩越明,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人们对"实物档案"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但"实物档案"这一概念成立与否,却见仁见智.一方面,无论是从实践的角度还是从理论的角度,人们都接受了"实物档案"这一概念的存在.在实践上,各个档案室、档案馆都收藏有不同数量的所谓"实物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