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但又保持相对静止时,物体间就会产生一对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即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然而,学生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对静摩擦力的分析往往感到很困难。为帮助  相似文献   

2.
静摩擦力产生于保持相对静止但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两物体的接触面间,其作用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而与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对静摩擦力的方向可用以下三种方法判断: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师生感到的第一大难关就是静摩擦力,特别是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静摩擦力的产生有两个必须条件:物体间必接触且有弹力;接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假定接触物体间的接触面是光滑的,接触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而实际上由于摩擦存在又未发生的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运动称为相对运动趋势。而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恰巧和它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这就是判别方法的关键所在。现举例说明之: 例1、如图1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斜面B,在其上轻放一个物体A,A并没有相对B滑动,试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4.
静摩擦力发生在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有时是阻力、有时是动力、有时存在、有时不存在,静摩擦力是否存在及其方向的分析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它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下面我们提供两种分析方法,仅供同行们参考。 1 根据相对运动趋势分析静摩擦力是在紧密接触的物体和支承面间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产生的阻碍发生相对运动的力。方向:沿着接触面切线方向且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由此可见,问题的关键在于分析相对静止的物体间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以及相  相似文献   

5.
无论在公开出版的教学参考书中还是习题集中,亦或是县、地、省级的示范课、竞赛课中,都把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归纳为以下四条:(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2)两个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3)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粗糙;(4)两个物体相互挤压有垂直于接触面的弹力.  相似文献   

6.
一、知识点扫描1.静摩擦力产生条件及特点静摩擦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并且两物体间一定有弹力的作用,而且接触面是粗糙的,两物体还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平行,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和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所  相似文献   

7.
误区一、静止物体只能受到静摩擦力,运动物体只能受到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发生在相互接触并挤压的两个接触表面不光滑的物体之间·如果两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则有相互的滑动摩擦力;如果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并存在相对运动趋势,则物体间有相互的静摩擦力·这里所指的“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8.
徐奎 《教师》2013,(7):69-69
关于摩擦力,在现行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58~59页有相关表述,摘录如下:(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frictionalforce)。(2)由于这时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滑动,所以这时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static friction  相似文献   

9.
有关静摩擦力问题的处理;静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效果;静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间的关系:静摩擦力产生于两个相互接触(接触面粗糙)且具有挤压作用、没有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依据"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10.
黄宏 《课外阅读》2010,(9):115-116
静摩擦力是高考必考内容,很多同学觉得难理解,难解题。实际上只要你抓住它产生条件,它的大小,方向决定因素。那么这部分的知识就不难理解和应用了。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接触面是粗糙的;两个物体互相接触且相互间有挤压;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平行或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大小不是一个定值,静摩擦力随实际情况而变,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Fm之间。  相似文献   

11.
摩擦力是高中力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之一 .正确认识摩擦力 ,对学生学习后面的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摩擦力的学习历来也是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讲清、讲透它 ,从而使学生顺利逾越“摩擦力”这个横在学生面前的“鸿沟”.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做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趋势时 ,产生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它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高中阶段主要讨论和研究前两种 .一、静摩擦力1 .静摩擦力的定义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但又没有发生相对运动的时候 ,接触面间便出…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及大专普通物理课程中讲述静摩擦力的概念时,总是从两个相互接触、相对静止、而又有相对运动倾向的物体来讨论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定义为与物体相对运动倾向相反。初学者,相对运动观点淡薄,对“相对”二字领会不深,理解常有困难;在较复杂的、相对运动倾向不明显的情况下,静摩擦力的方向就更难以判断了。现就教学中遇到的平动和转动两种情形下的静摩擦力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3.
李磊 《物理教师》2010,31(9):11-12
两个接触物体将发生相对滑动却没能发生相对滑动,称之为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如果有相对运动趋势产生,那么物体间的静摩擦力就“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4.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间便产生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是被动性质的力,其方向与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其大小在一定范围(0~fmax)内变化.下面举例说明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和计算其大小的三种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一、运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判断和计算 对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可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分析、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计算其大小.  相似文献   

15.
一个接触面上可以同时存在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春花 《物理教师》2009,30(5):22-22
我们知道静摩擦力存在于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而滑动摩擦力存在于相对滑动的物体之间.按照这个说法,一个接触面上的两个物体不可能既相对静止又相对运动,因此一个接触面上只能存在一种摩擦力,那么下面这个例子又该如何分析呢?  相似文献   

16.
摩擦力是一种产生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在物理学中将阻碍相对运动的力称为动摩擦力,将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称为静摩擦力。摩擦力产生的前提是两个物体间必须要有挤压,即物体间存在压力  相似文献   

17.
浅谈摩擦力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其接触面上会出现一种与相对运动方向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可分为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等。  相似文献   

18.
静摩擦力的作用规律比较复杂,是同学们学的一个难点。要突破这一难点,必须做到下面的“四要四不要”。一、要理解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不要认为产生静摩擦力一定有外力作用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有:①物体直接接触;②两接触面均粗糙;③接触面上有相互作用的弹力;④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这四个条件中,前三个容易看出,后一个较难分析。因为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是外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相对运动趋势。因此,许多同学认为:要使物体产生静摩擦力,必须有外力产生相对运动趋势。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相对运动趋势的产生既可由起外,力如引图起1,也…  相似文献   

19.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重点 ,更是难点内容 .不少同学在摩擦力方向、大小和种类的判定上本来就不熟练 ,一旦涉及到做功 ,更是错误百出 .由于在潜意识里将摩擦力等同于阻力 ,所以总觉得摩擦力只能作负功 .本文对此作归类例析 .一、静摩擦力做功静摩擦力发生在两个相互接触、有弹力作用、接触面粗糙且有相对运动趋势的两物体之间 ,为被动力 ,由状态决定 .其做功情形如下 :(一 )静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例 1 码头工人常用皮带运输机将货物运至高处 ,皮带由卷扬机牵引 ,能匀速顺时针转动 ,货物一放上皮带 ,即可与之一起运动 ,保持相对静止 ,求在把货物…  相似文献   

20.
一、认为摩擦力为零,则两物体的接触面一定是光滑的吗?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相互接触;(2)接触面上有压力存在;(3)接触面不光滑;(4)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产生摩擦力的这四个条件,一个也不能少,少了一个条件,则接触面上就没有摩擦力存在了.即摩擦力就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