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从来都是一个不平静的港湾,天灾人祸时时刻刻在我们身旁发生。而历史上每发生一次突发事件都与记者、新闻界有关,没有记者们的报道,便没有我们今天谈到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是他们写的。 突发事件一般是出人意料、突然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这事实不会重复。突发事件时效性强,记者在事发地点采摄录下的珍贵资料,不仅具有新闻价值,而  相似文献   

2.
这些天,好心的同事和朋友们常在我耳边议论说:“老杨啊,你这辈子没有枉活着。就您活得美满自在了,我们羡慕得都有点嫉妒了。”问其根由,无非是说有这些情况:当上了一名新闻单位高级记者和洛宁人大报总编辑;儿成女就都有了自己一份好职业;在事业上也有一些成就。然而,也有一些好心的朋友们另有所见,认为我在事业上的执著不足为惊,不足为慕,不屑一顾,还认为我“傻子”、“大头”、“无意思”。再问起根由,无非是我在人生历史上抛弃了另一谋生的机会。早在1969□杨德年大学毕业时,没有让组织上将自己分配到时任云南省正厅级…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各类传媒都是“党的喉舌”、“党的舆论工具”,新闻界的朋友们对此早已是耳熟能详了。但如何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当好“喉舌”和“工具”,学问不小。我在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要当就得当“主动的喉舌”、“主动的工具”。究竟怎么个“主动”法呢?我的经验是要做到以下几点:一、不唯上,只唯实;二、要有主动把关意识;三、强烈的责任感和政治敏感。这里先谈谈不唯上、只唯实。一个突发事件该不该发新闻、如何发、怎么写,这类问题我们经常碰到。由于这些突发事件一般都比较敏感,把握不好度,往往会造成不该…  相似文献   

4.
丁进军 《历史档案》2004,(2):135-136
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东侧的钟楼上,悬挂着一口用铁铸造的巨大的“中华世纪钟”。钟体上铸造的铭文是《二十世纪中国重大历史纪事》。其中记载了从“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等20条百年来在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5.
军事记者2002年第4期“9·11”事件极大地震撼了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其巨大的震撼和影响作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现代化的新闻传播形成的。“9·11”事件的相关消息迅即传遍世界各个角落,直接影响和改变了人们在许多问题上的态度,这一过程充分反映出当代社会突发事件新闻传播的特点。在国际国内突发事件频频发生的情况下,认真剖析“9·11”事件的新闻传播,对于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突发事件新闻传播的特点规律是有益的。一、突发事件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强,必须具备快速反应能力“9·11”事件事发突然,谁都难以料想。…  相似文献   

6.
6月12日,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举 行的“改进突发事件报道研讨会”上,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仲伟充分肯定了本市新闻工作者在前阶段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表现,对媒体领导、一线编辑记者的积极努力和探索表示感谢。他指出,今年以来,按照中央和市委的要求,改进新闻报道是我们上下一致的要求,而突发事件报道的改进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胡万林终于受到法律的制裁司马南说从此事看到了新闻生生不息的力量。河南某报一记者发现“神医”胡万林忽然崛起于商丘,即冲破重重阻力,展开了长达一年的追踪采访。为此他曾突遭绑架—— “历史是人写的。在彰显爱心、凸现正义、呼唤法制的力量中,最为重要的,是新闻人的力量。胡万林从数次逃遁到最终接受法律的惩处,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新闻人的责任感与道德良知,更看到了生生不息的新闻力量。这种力量正是某些人最怕的。” 以上文字,是著名反伪斗士司马南为河南某报记者刘伟亚与另一名记者李卫华合著的《追踪到公审——胡万林事件采…  相似文献   

8.
《新闻传播》2006,(12):26-26
《军事记者》2006年第9期发表贾永的文章《“做深”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三条途径》。 文章认为,首先是主动出击,以快制胜。时间是构成重大突发事件的第一要素,报道迟缓就意味着将舆论阵地拱手相让。在今天的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我们应当树立起“快的就是深的”的理念。一篇先入为主的简短消息,可能比事后洋洋万言的长篇通讯更能引导舆论,更能产生影响。“快些”、“快些”、”再快些”,应成为突发事件报道的座右铭。应该看到,我们的媒体在提高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性上有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能仅仅满足于”今天新闻今天报”,还应努力做到“现在新闻现在报”。  相似文献   

9.
记者是什么?记者是记录新闻的人; 新闻是什么?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或称“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信息的传播”; 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历史是昨天的新闻,从这层意义上看,记者是记录历史的人。 记者是历史的见证人。新中国成立51年,记者们用 文字、用声音、用图像,见证并记录着祖国前进的每一个 步伐。从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宣告新 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到1984年10月1日邓小平同 志“大阅兵”,到1999年10月1日江泽民同志检阅三军 将士和五十万群众游行;从1949年春…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的消息采编过程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议论:“这篇消息写得太空,都是大话空话,通篇没有一点实际的东西”;或者说:“这篇消息写得琐碎,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了,就是抓不到重点。”而在总结经验教训时,我们通常会说,这个记者在抄会议报告或总结材料,没有深入到采访现场。这种分析是有道理的,也抓住了主要矛盾。但记者也时有抱怨,说:“这篇消息,我明明是深入基层后写的。”这又是什么原因?这里面有一个语言误用的问题。我想从普通语义学和语言运用的角度,来探讨一下个中缘由。 普通语义学认为,语言是抽象的,每一个字都是…  相似文献   

11.
程言之、周也平分别在《新闻记者》第6期上撰文,各自发表不同的观点:程言之说,在突发事件面前,特别是危害公共安全的重大刑事案件发生后,我们的媒体,尤其是代表政府的权威、主流媒体常常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甚至是永久地保持沉默,对于这种现象,以往新闻学术界和理论界争论较多,似乎时至今日才突然被媒体记者以及媒体受众一而再、再而三地当作问题提出。无论如何,既然问题提出来了,恐怕仅用“稳定压倒一切”几个字是无法解释清楚的、也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事实上,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效果上讲,面对突发事件主流媒体都不应保持沉…  相似文献   

12.
2005年4月1日.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e点儿巴黎桑贝漫画展”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个年轻的记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桑贝为什么在法国成大师.这么多年经久不衰。我们国家就没有这样的大师?”这深深刺痛了在座的漫画家们,尤其是老一辈的漫画家,勾起了他们对自己漫画生涯的回顾。伴随着历史的足迹,漫画经历了萌芽、发展、兴盛、低谷和复兴,真实地记录了历史的变迁。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从一代又一代的漫画家作品中欣赏到了“历史中的漫画”,感悟到了“漫画中的历史”。 的  相似文献   

13.
在一些民生新闻中,时常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报道涉及到与政府职能部门行政失职或行政不作为有关的负面新闻,在文章中记者通常都会含糊其辞,称其为“有关部门”或“相关部门”。笔者归纳了几点成因:一是记者懒散,思想上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认为这些民生新闻讲得都是百姓的家长里短,牵扯的是个人的琐碎利益,不以为意。于是在没有经过认真采访地基础上,随便按上个“有关部门”就草率成文,敷衍了事。这种“马虎眼”打起来既省力又安全,很多记者甚至还把它当作“特效药”来经常使用。二是害怕开罪“有关部门”,故三缄其名,不肯明说。一些记…  相似文献   

14.
新闻必须新和快,必须把新近发生的事实尽快报道出去。为了快,记者采用信鸽、电话、电报、传真等手段传发稿件。特写《美国第一支直升机采访队》,正是反映新闻工作者如何采用快速手段获取新闻,这一特写本身也抓住了新闻领域中的新事物。 这篇特写抓住个“快”字。一开始便强调新闻记者“面对不同的突发事件,务求第一时间把消息传递开去”。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特写中的主人公鲍勃和妻子马丽卡“经常是最先到达现场”。他拍摄到现场照片后,接着便“传送到电视台,然后再传往电台”。这些描写,都是为了把又鲜又活的新闻尽快提供给受众。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记者,大都有自己所负责的报道领域,俗称跑线。许多刚刚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在谈到跑线的体会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困惑:有的是刚跑线时,迟迟进入不了角色,很难接上头;有的隔一些时间不去线上的单位跑,就断了线,通讯员有好的线索不通知记者;有的则是常常被同行“抢线”,也经常因此与同事发生一些小磨擦,甚至需要主任或老总出面协调。 凡此种种,我以为首先是记者自己跑线没有到位,或者换句话说.没有经历跑线的“三种”境界。结合自己的体会,我认为记者跑线跑得好,是要经历“守得住、放得开、收得拢”这三种境界的。 …  相似文献   

16.
如今,报业的竞争愈演愈烈,报纸间的竞争最终要落实到内容的竞争上,内容如果没有“卖点”、“亮点”,报纸就没有竞争力。而内容是对新闻素材的整理加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素材,也就谈不上内容的出彩。因此,报纸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就必须重视新闻来源,不但要牢牢把握传统的新闻源,而且要不断开辟能获取新闻素材的新途径。 传统的新闻源至今仍然有效,它与记者的采访活动紧密相关。历来记者都需要广交社会各界朋友,才能广泛掌握新闻信息;其次,报纸要设法建立起一支稳定的通讯员队伍;第三“守口子”,…  相似文献   

17.
每逢重大事件的发生,各大媒体都可以从传播中展现媒体的力量。从“9·11”事件、非典,到与台州相邻发生的上海“11·15”特大火灾,以及“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这些重大突发事件,频频闯入我们的生活。这就对我们媒体在突发事件中,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采编应对、及时客观的新闻报道、理性正确的舆论引导等提出了新命题。  相似文献   

18.
刘文谨 《新闻窗》2014,(1):24-25
一、突发性事件的内涵 突发性事件,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事件的总称。这类事件一般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环境破坏及经济损失,还有可能危及到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政治安全、经济稳定和百姓生活。突发事件更多的是一种约定俗称的词汇,国外很多国家均使用危机这一词。因此,突发事件可以认为是突然发生造成危机的事件总称,一些突然发生但是没有造成危机的事件不能叫做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9.
印象中,上个世纪80年代,“明星”不比现在少。那时他们都叫“文艺工作者”,还没有自称是甚么“家”的。采访他们的记者不多,他们也不跟记者吵架、耍大牌,更没有动不动就跟记者打官司的。采访他们,跟采访别的人物,感觉上没啥区别。那时我在记者站,整天往县里跑。就在县里,我还“碰”上并采访过几个影视“大明星”。我采访方舒,是在一个县剧院经理的单身宿舍里。那时方舒正跟一个歌舞团在这家剧院演出,我想采访她,就跟剧院经理说了,经理去问方舒,方舒一口就答应了。在那间简陋的单身宿舍里,我们一共谈了两个多小时。那时方舒已经很红了,刚拍了…  相似文献   

20.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既要善“问”,又要善“记”。“问”得巧妙并且“记”得到位,可以大大提高采访的质量,为下一步撰写稿件奠定一个好的基础;反之,则会事倍功半,影响到采访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