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思想感情”考查,是高考诗歌鉴赏的命题热点。笔者在分析2009年18套高考语文试卷的诗歌鉴赏题后发现,在“思想感情”考查上,高考命题日趋细化,形成了若干命题类型?了解这些命题类型,对我们高考诗歌鉴赏的复习备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高考语文试卷看,无论是文学鉴赏题,还是现代文阅读题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题,“比喻”修辞是考查频率最高的一种辞格。那么如何正确理解、运用比喻呢?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浅淡管见。  相似文献   

3.
诗歌鉴赏题可以说是高考试卷中一道选拔精英的试题.命题者借助它来综合考查考生的文学修养、鉴赏分析能力和思维品质。但我们发现,诗歌鉴赏题的6分,不少同学会损失过半,甚至“全军覆没”。究其原因主要有下列情形:遇题后因其“长”“僻”以为难而自乱方寸,结果答案不知所云;因其“短”“俗”以为易而放松警惕,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恢复对“文学常识”考点考查的第二年,为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把握命题的走势,提高备考的实效,现对17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学常识”题作如下透视:一、考查情况扫描今年17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7套试卷对“文学常识”考点设题进行了考查,考查的模式有以下三种:1.单独设题考查  相似文献   

5.
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17题和北京试卷的第16题考查了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两卷的共同特点是增强了主观题的分量和作答的开放性,指示我们今后应该加强做文学鉴赏主观试题的能力。 怎样加强这种能力呢?首先让我们了解2002年全国试题和北京试题的考查点所在。 全国试题: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这道考查题抓住“折柳”一处,实际…  相似文献   

6.
诗歌语言鉴赏题有一个重要的考查角度,即品评某一字眼或某一诗句的意蕴和艺术效果,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炼字”题。在2008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有四套试卷考查到了“炼字”这一知识点,分别是全国卷I中的“拳”和“退”,全国卷Ⅱ中的“网”,天津卷中的“遍”,安徽卷中的“孤”。  相似文献   

7.
2000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广大语文教师和考生面前。说它以全新的面貌是因为2000年《考试说明》增加了透明度且透明度很大。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带号的内容不考查:语音、标点、应用文;第一次明确地公开了试卷每部分要考查的题量及赋分情况,对于全社会关注的作文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一题60分;第一次在作文中明确地提出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评分标准。一、2000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明确规定2000年高考语文试卷共分七个部分。第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一) 6题 18分第二、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4题 12分第三、文…  相似文献   

8.
一、回首10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 古诗词考查列入全国高考试卷,至今已经有10年了,纵观这10年的试题,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到古诗词鉴赏题的命题发展规律,以及命题特点。  相似文献   

9.
函数图像题在平时测试的试卷和高考试卷中很常见,是历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通过对学生解答函数图像题的情况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该考点是学生失分的“重灾区”.在高考第一轮复习之初.你分析近几年高考都从哪些角度对函数图像进行考查了吗?你掌握解答函数图像题的众多技巧了吗?看过本期文章后,或许你对准确解答函数图像题能做到胸有成竹.  相似文献   

10.
古代诗歌鉴赏题,是高考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语文学科特点看,诗歌鉴赏题设置意在考查高中学生诗歌鉴赏的基本水平和能力,是语文学科考查文学素养的基本题型,虽然目前所占分值仅为6分,但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1.
200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虽然命题多从诗歌的分类,表达技巧,抒情方式,风格流派以及“诗眼”等角度来考查,但考生在解答此题时始终离不开对诗歌的意象,意境,意趣的理解与掌握。2004年高考虽然有多套试卷,但诗歌鉴赏考查仍以意象,意境,意趣为要素。  相似文献   

12.
诗词鉴赏作为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高考语文试卷中一种固定的测试模式,随着在高考阅读中所占比重的增大,越来越引起师生的重视,如何破解这一问题,已引7起师生的注意。现就这一问题,谈一点肤浅的看法。一、鉴赏题在高考中的特点1、形式日趋完美,注重综合考查。综观近几年高考,诗词阅读题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完善,自99年开始已经发展到3道题,共9分。并且考查内容也上了一个台阶,从单一题型的考查,发展到从诗的意境上进行比较,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区别分解能力。2001的又沿用了这一考查形式。2001年全国…  相似文献   

13.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取消了“文学常识”考点前面的星号,将此正式列入2005年考试范围,现对16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学常识”题透视如下:一、考查情况扫描今年16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5套试卷对“文学常识”考点设题进行了考查,考查的模式有以下三种:1.单独设题考查。有重庆卷和浙江卷,前者的题型为选择题,后者的题型为填空题。其试题及答案如下:(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重庆卷第5题)A.贾谊、欧阳修、苏洵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散文家,他们各自的代表作《过秦论》《伶官传序》《六国论》都是有名的史论散文。B.关汉卿、…  相似文献   

14.
200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虽然命题者多从诗歌的分类、表达技巧、抒情方式、风格流派以及“诗眼”等角度来考查,但考生在解答此题时始终离不开对诗歌的意象、意境、意趣的理解与掌握。2004年高考虽然有多套试卷,但诗歌鉴赏考查仍以意象、意境、意趣为要素。  相似文献   

15.
在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中 ,古诗词鉴赏占到相当大的比重 ,并且不断地完善 ,2 0 0 2年又改换“面目” ,由客观题变成主观题。古诗词鉴赏高考虽然定位在“初步”上 ,但由于涉及到考生的文化底蕴、表达能力等 ,得分率是不尽如人意的。为了能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备战新的高考 ,我们加强了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训练。一、对诗词内容的鉴赏训练其实 ,诗词鉴赏的考查无非是在内容和形式上设题 ,而诗词的内容包括思想内容和文学作品的形象 ,形式是指表达技巧和语言。1.诗词的内容。它的最基本的考查目的是读懂诗词 ,了解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6.
[复习指导] 2002年的《考试说明》,已将原来的“古诗词鉴赏”和“文言文阅读”合并为“古代诗文阅读”,古诗词鉴赏题已从原来的第一卷移至第二卷第四大题中考查,考查形式也由原来的选择题改为主观题。高考对古代诗歌鉴赏有两项基本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学  相似文献   

17.
蔡练 《广东教育》2006,(5):24-25
从2002年起,高考语文卷把“古诗阅读鉴赏”放到第Ⅱ卷以主观题形式进行考查。该题型考查难度为E级,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纵观几年高考试卷,“古诗阅读鉴赏”为最高能力的考查,历年所选诗歌浅显易懂,且切入角度小,可考生对这道题的得分却普遍偏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8.
<正>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同是也是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文化素养。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诗歌鉴赏题是高考语文试卷一直稳定考查的题型,但也是高中学生得分率比较低的题型。高考语文试题对诗歌鉴赏的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对诗歌内容的考查,一是对诗歌形式的考查。明白了高考试题对诗歌鉴赏题考查的方向和内容,就可以根据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一些探讨,促进高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养成,提高本题型的得分率。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都强调中学生要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诗歌(尤其是古代诗歌),因其自身的特点,很适合做这一指导思想下的命题材料。这点从近年来高考试卷中不断出现的古诗鉴赏题中不难看出。这些试题或着眼于诗歌意境的把握,或着眼于诗歌内容的理解,或着眼于诗歌形式的分析。虽然考查的深度只是“初步的”,但学生答题的准确率并不高。要提高高考古诗鉴赏题的答题准确率,就必须适应高考要求,在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运用文艺批评和文艺鉴赏的一般方法鉴赏古诗,了解乃至掌握解析这类试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高考《考试大纲》对“文学常识”的考查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能力层级为A级。这部分内容知识性强,学习时以识记为主,但并不要求死记硬背,而是要求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具体问题。1991~2001年高考试卷中的“文学常识”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命题方式:一是配伍对应题。这类题目既可以单独考查“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又可以和“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综合起来考查,以“四选一”的选择题形式出现。如:(1)(1991年全国高考试卷第12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