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材料处理方法和提取方法的总黄酮得率,探索了杭白菊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粉碎的菊花粉末,用直接回流法A1B1C1,即在提取时间为1.0 h、提取温度为80℃、乙醇体积分数为60%的条件下进行提取,可获得最高的总黄酮得率.  相似文献   

2.
采用回流提取法提取七叶一枝花根茎的主要有效成分重楼皂苷,用高氯酸显色法进行含量测定.设计正交试验,探讨了溶剂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总皂苷的影响及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重楼总皂苷得率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温度>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最优提取条件是乙醇浓度75%、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重楼总皂苷得率为12.74%.实验通过精密度、稳定性以及加样回收等方法学研究进行验证,RSD均小于2%.  相似文献   

3.
黄花菜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实验以单因素、单水平的正交试验为基础,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选用乙醇回流提取的方法,对提取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三个因素进行正交设计,从而得出最佳的提取方法,优化工艺.结果表明从黄花菜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用60%乙醇,于90℃,提取3h、用乙醇回流法提取效率高,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辣椒素的提取工艺.方法:本试验采用回流的方法从辣椒中提取辣椒素,以不同浓度的乙醇、不同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以确定提取因素变化范围以及各因素的最佳值.然后进行正交工艺设计并进行试验,将得到的辣椒素粗品上N KA-II型大孔树脂和S-8型大孔树脂,用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梯度洗脱,最后上硅胶柱,用不同比例的洗脱剂梯度洗脱.结果:回流提取辣椒素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液乙醇的浓度为70%,回流温度为85℃,回流时间为3h,料液比为1:10.得到的辣椒素粗品用大孔树脂和硅胶分离纯化,最后用石油醚重结晶,得到橙黄色晶形物.结论:70%的乙醇料液比为1:10,在85℃水浴条件下回流3h的提取工艺为回流提取辣椒素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正交试验的条件,然后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丹参酮ⅡA提取的最优条件,分别讨论了浸泡时间、回流时间、乙醇浓度和乙醇用量对提取率的影响并优选出了用乙醇热回流法提取丹参酮ⅡA最优方案:即以12倍量95%乙醇浸泡丹参原料24小时后,热回流两次,每次30分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丹参酮ⅡA的收率为25.6%。  相似文献   

6.
三种方法提取八角茴香精油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角茴香精油及其单体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食品防腐领域.本文采用三种方法提取八角茴香精油,比较得出最优提取方法,并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作为供试菌种,对精油的抗菌效果、精油抗菌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八角茴香精油的最佳条件为:原料粉碎程度40目,料液比为1∶10,蒸馏2h,得率为9.194%;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八角茴香精油的最佳条件为:压力为2000PSI、温度为30℃、萃取2.5h,得率为4.5%.乙醇回流法提取八角茴香精油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10(g/mL),回流次数为3,回流时间为3h,得率最高可达34.52%;乙醇浸提法提取八角茴香精油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0(g/mL),浸提时间3h,粉碎程度60目,最高得率为20.38%.精油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酵母.  相似文献   

7.
以核桃叶为实验材料,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核桃叶中的多酚类物质,研究了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浸提时间等条件对多酚类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四因素影响下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核桃叶中多酚类物质乙醇回流法提取的最优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浸提温度95℃,浸提时间40 min,料液比1:20。  相似文献   

8.
张小斌 《商洛学院学报》2009,23(4):62-63,78
用热浸法和回流提取法,以合欢甙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溶剂、溶媒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浸泡时间对有效成分提取率的影响,优选中药材合欢花中合欢甙的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加25倍量95%乙醇,浸泡1h,回流提取2次,每次1h,提取率为28.9%是最合理提取工艺,该提取工艺为合欢甙提取工艺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用水和75%乙醇为溶剂,采用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对乌蕨中的总酚酸进行提取,并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总酚酸含量,以原儿茶酸为对照品,6%FeCl3~0.9%K3[Fe(CN)6](1:0.9)混合溶液为显色剂,在717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对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以及加标回收率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原儿茶酸在0.440~3.083μ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8.98%,RSD=2.21%(n=6)。实验表明,乌蕨中总酚酸的提取以75%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提取,温度控制为57℃为佳,此时测得总酚酸含量为42.40mg·g^-1。本研究建立了测定总酚酸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可靠、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乌蕨中总酚酸检测的质量标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乌蕨的药用价值提供有效的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回流法从姜黄中提取姜黄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试剂采用95%的乙醇,料液比1∶12,回流温度80℃,回流时间60 min,提取次数为2次.从姜黄中提取姜黄素含量为9.34 mg/g.  相似文献   

11.
以重楼根茎粉末为原料,加热回流提取粗皂苷后,用近红外在线检测AB-8大孔吸附树脂除杂和洗脱分离的全过程,并以近红外光谱判别变量为表征手段,将分离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对每个阶段收集的洗脱液进行比色和水解,通过离线的紫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用70%的乙醇对大孔吸附树脂中除杂以后的重楼总皂苷进行洗脱,基本能将重楼总皂苷分为几类有效组分群。  相似文献   

12.
知母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药学工作者对知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查阅有关知母研究文献,对知母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炮制方法等内容进行了综述,发现有关知母的现代研究,尤其是炮制研究尚不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期待为优选知母最佳炮制工艺,规范知母饮片生产,指导临床合理、有效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白茅根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以水、50%乙醇、乙酸乙酯和丙酮为溶剂对白茅根进行提取,将获得提取物进行抑菌实验.使用药敏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其提取物对产气肠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丝酵母及枯草芽孢杆菌5种细菌的抑菌效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于假丝酵母,水煮提取物对于大肠杆菌,丙酮提取物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水煮提取物枯草芽孢杆菌及其50%乙醇提取物对于产气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0、13.0、13.5、13.5和15.0mm.白茅根的各种提取物对供试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白茅根水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其MIC值为0.125 g/mL;其水煮、50%乙醇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及假丝酵母的MIC值均为0.500 g/mL;而其丙酮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0.250 g/mL.其5种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白茅根对癌症晚期患者发热的控制作用.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口服白茅根煎剂,一组肌注柴胡注射液治疗.结果服白茅根煎剂且患者体温控制到正常者为76.2%,而肌注柴胡注射液者仅为26.1%.结论白茅根对癌症晚期发热具有良好的降温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制备一种即食型复方黄精咀嚼片,以黄精为主要原料,枸杞、黑豆煎煮取汁,与黄酒浸润12 h,高压锅蒸3 h,80℃烘箱中烘至不粘手。与普通制黄精比较,即食型复方黄精咀嚼片脂肪含量降低,蛋白质、多糖、还原糖含量增高,抗氧化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增强,感官指标更佳。即食型复方黄精咀嚼片化学成分、滋补功能指标、口感均优于普通制黄精。  相似文献   

16.
昭通天麻在产品研发、产业化程度、管理机制等方面均显得滞后。为此,选择产业链纵向专业化分工的研究视角,综合应用制度经济学、博弈论等理论,从规制主体、信息、激励、规则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玉竹糖蛋白粗提物的体内抗氧化作用.方法 用石油醚提取玉竹糖蛋白,以高、中、低剂量饲喂小鼠,用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肝脏、脑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 玉竹糖蛋白粗提物可提高受试小鼠血清、肝脏和脑中SOD、CAT及GSH-Px活性,降低这些组织中MDA含量.结论 玉竹糖蛋白粗提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介绍研究麦冬芦根保健茶饮料的工艺,并分析了几个因素对茶汤颜色和口味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及对茶饮料的外观进行感官检验,确定最佳的浸提和调配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为120m in;料液比为1:50。最佳配比为:麦冬芦根汤占80%,甜叶菊浸提液和薄荷浸提液各占10%。该产品具有麦冬、芦根的清香和甜味,清凉爽口,为浅棕黄色的澄清液体,具有清热消暑等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岩陀药材中槲皮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岩陀药材中槲皮素的含量。流动相甲醇-0.5%磷酸溶液(50:50),检测波长370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岩陀药材中槲皮素含量差异较大,不同产地同一采收期的含量范围为0.129%~0.207%;不同采收期同一产地的含量范围为0.074%~0.12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为该药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云南省蒙自市期路白乡野生滇重楼根、茎、叶中的Ca、Mn、Zn、Mg和Cu等5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云南省蒙自市期路白乡野生滇重楼Ca、Mn、Zn、Mg、Cu等5种金属元素根、茎、叶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35.53μg.g~(-1)、112.69μg.g~(-1)、53.53μg.g~(-1)、48.89μg.g~(-1)和32.95μg.g~(-1)。不同元素在重楼不同部位中的分布不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