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晓琴 《孩子天地》2016,(6):257-258
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在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智慧型的教师要懂得怎样爱学生;智慧型教师是学习型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智慧型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教学第一位,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吸收更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2.
时代发展呼唤智慧型教师,智慧型教师是教师专业成长达到卓越的标志,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然选择,也是把教师从沉重的教学压力和繁忙事物中解放出来的理性追求。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在探求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和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3.
王慧 《辽宁教育》2008,(7):50-51
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性与教育艺术性高度融合的产物,它是教师在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修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决定着他们的教育创造力。班主任的教育智慧是十分丰富的,我认为以下三方面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4.
杜文嵋 《教育》2007,(8S):58-59
教学智慧是教学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在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智慧就是根据不同的教学条件、教学对象和复杂多变的问题,依靠教师直觉、灵感、顿悟和想象力的即兴发挥,在一瞬间把握事物的本质,做出相应的判断和裁决,  相似文献   

5.
<正>教育智慧在一定的教育境界上反映了教师的认识自由和实践自由,是教师达到"自我解放"的完美产物。教育智慧也是教师在站在学生立场、探求学生成长密码、总结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教师的教育智慧应该来自于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紧密结合中。单纯的教育实践诞生不了教育智慧,因为实践智慧需要通过教育理性来加以审视和洞悉;同样,  相似文献   

6.
赵其坤 《上海教育》2013,(22):40-43
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性与艺术性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在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7.
智慧是可以生成的,智慧需要教育的启迪与开发,丰富学生的智慧是教育的责任和教师的使命。丰富学生智慧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教育智慧,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智慧的唯一途径是追求自己持续的专业成长。智慧的教师应当创造智慧的课堂,在智慧的课堂中,学生的智慧与教师的教学机智与教育智慧会得到同步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智慧是可以生成的,智慧需要教育的启迪与开发,丰富学生的智慧是教育的责任和教师的使命。丰富学生智慧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教育智慧,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智慧的唯一途径是追求自己持续的专业成长。智慧的教师应当创造智慧的课堂,在智慧的课堂中,学生的智慧与教师的教学机智与教育智慧会得到同步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   总被引:97,自引:0,他引:97  
当今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缺少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品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映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是教师多方面素质个性化的综合体现。传统的经典教学体系的束缚,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功利性取向,教师习惯工作方式等因素影响了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应采取如下措施走出缺乏教育智慧的困境:重新认识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关注教师的实践,关注教师的个体经验淡化教育改革及科研的功利性,关注教师的职业情感、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0.
做一名智慧型教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慧型教师就是具有较高教育智慧水平的教师。智慧型教帅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在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智慧型教帅与研究型教师有诸多共同之处,如都执著于教育规律的探索、现实问题的研究,对理论学习抱有很高的热情,将研究视为重要的成长基础等。但从二者的内涵和目标指向来看,智慧型教师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目标指向,它对现代教师的成长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和更高的发展境界——在实践与理论的紧密结合中全面提升自身的教育智慧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在大数据及"互联网+教育"时代,智慧教育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追求。智慧教育的提出,为教师重新建构课堂、实现智慧教学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文章梳理了智慧教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通过政策比较国内外智慧教学的现状,分析论述智慧教学的样态类型,旨在为智慧教学的开展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12.
教育智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什么是教育智慧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教育智慧是一种善于根据情况变化创造性地进行教育的才能,表现为教育教学工作中能随机应变,敏捷、果断地处理问题的高度的灵活性,和能够巧妙地、精确地、发人深省地给人以引导、启示和教育的高度的机智。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体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作为实践的主体,充分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教育个性,对学生产生着使其心智为之震撼(即所谓“当头棒喝”)的奇妙的影响力量:或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或唤醒学生的美好情感,或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深沉思考。教育智慧是教师的重要素养。阅读意大利教育家亚米契…  相似文献   

13.
践行"适合教育"理念,发展教师教学智慧,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设计者、参与者、服务者,运用教学智慧支撑教育教学活动,让语文教学适合学生的学力基础、适合学生的成长需求、适合学生的习惯培养,这不仅能够提升教学品质,还对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4.
宋运来 《教师》2014,(10):1-1
正曾几何时,李吉林、于永正诸位大师们的教育智慧令无数教师折服,我们模仿着大师们的一招一式,试图学到大师们教学艺术的精要所在,但是总感觉缺乏内在的精气。于是,我们开始追问大师们的智慧从哪里来。对于教育智慧,有人说是指一种态度,它来自教师对学生的善良感,来自教师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有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什么是教师教育智慧,分析了研究性教学与教师教育智慧的关系,指出研究性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教育智慧,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是教师教育智慧形成的有效途径。认为研究性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有丰富的学识,更需具有人格魅力,在教学中做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即研究性教学需要教师具有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16.
教学智慧是教师角色所拥有的独特品质,是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是教师才能个性、课程修养、教学经验和具体教学情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近日《江西教育》编辑部转来几篇关于教学智慧的文章,笔者读了受益匪浅,让笔者进一步体会到教学智慧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仅激发笔者对教学智慧的研究兴趣,也引发了笔者对教学智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学校是教师精神的家园,教育是教师终身的事业。但是,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也很容易让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因此,如何更好地"鼓动教师、服务教师、成就教师",让教师生成教育智慧,享受教育幸福,就成了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一、智慧管理,营造教师智慧生存氛围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创设高度和谐的工作环境,使每位教师对学校有认同感、归属感,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个教师的创造潜能,让他们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投入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积淀思想,生成智慧,成就理想,享受生命。因此,着力营造有利于教师智慧生成的管理氛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李向阳 《考试周刊》2010,(19):204-205
丰富的教育经验离不开教育智慧的开发利用.但教育经验并不等于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教师具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意识、教学能力、教学艺术在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与行动的能力。要强化提高教师教育“实效性”.就必须高度关注教育智慧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于芹 《小学生》2013,(1):76-76
让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中碰撞、绽放,已成为我们的教学主流。有智慧的教师,能对学生的心理了如指掌,想学生所想,以高度娴熟的教育机智和教学技巧,灵活自如、出神入化地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有智慧的教师,能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情操影响学生的人格;有智慧的教师,能展示富有个性的教育风格,创造令人陶醉的教育效果,领悟到自己所做的平凡工作不平凡的价值,以孩童般的灿烂扑向神秘诱人的天地。  相似文献   

20.
李志峰  张柯 《江苏高教》2022,(12):115-121+150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为现代大学教育带来诸多挑战,在传统与现代教学理念的相互冲突下,高校传统教学实现向智慧教学的转型成为必然趋势。但当下高校智慧教学存在三个“愚”区:智慧教学过程中智慧技术繁杂、教师主体遮蔽、政策激励不足,使得智慧教学没有充分发挥“智慧”的功能,只达智而没有实现向慧的转移。基于现有矛盾,培养智慧之师,促进人机协同运作、回归以人为本、科学运用人工智能,突出教师主体位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智慧教育时代智慧教学化智为慧的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