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胡先生有一“千金”从小就喜欢唱唱跳跳。胡先生夫妇认为女儿有艺术天分,便专门给她买了一架较高档的钢琴,请了家教让女儿学习。这还  相似文献   

2.
有一件事使我至今难以忘怀。那是我刚从一个学校调到另一个学校的第一学期。一天,校长到我们办公室严肃地说:“小李子啊,你咋搞的,你们班的学生在数学课上乱哄哄的?”。当着那么多老教师的面,我的脸刷地红了。我觉得我的学生太给我丢面子了,而且丢到校长那儿,丢到那么多老教师那儿。我准备严厉地教育学生,让他们以后少给我丢脸。我想利用自习课问明情况“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3.
这学期送女儿上学,我陪她当“走学”族,不论风吹雨打,每天来回走路1小时。6岁的她渐生不满。那天下雨,一辆小车从她身旁极速驶过,溅得她裤子上开满了“泥巴花”。她突然委屈地对我嚷嚷:“凭什么人家的孩子小车按送,我就只能凭两条腿上学?我们家的车放家里生崽啊!”  相似文献   

4.
“其他孩子都在学才艺,我好歹也要让我家孩子学一点,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班上小朋友都在学轮滑,今年流行这个,那我们也学吧”,“我小时候家里穷,现在有条件了,我要让我的女儿学钢琴”……你是否也常常步入了类似的误区:人云亦云?望子成龙?盲从攀比……  相似文献   

5.
Pant1 我和我的大提琴 珂珂:娜娜,一开始为什么选择大提琴?在小伙伴的眼里,大提琴可有些“不食人间烟火味”. 娜娜:其实一开始我接触的是钢琴.我4岁开始上音乐欣赏课,5岁半学钢琴.我学钢琴,是因为钢琴老师想教我,一直给我妈妈打电话.刚开始妈妈因为姐姐失败的经验,觉得我们家应该没有人可以弹钢琴,呵呵.不过我开始学钢琴之后,3个月就赶上了姐姐学了3年的进度.那时,钢琴带给我很多自信,那是我唯一赢过姐姐的地方!后来,我去考了音乐班.在台湾,音乐班是有主副修的,因为老师自己的女儿是副修大提琴,所以建议我副修大提琴.  相似文献   

6.
让女儿学一点艺术,懂一点音乐,是我们家培养孩子整个计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孩子出生后,我就一直等待机会。虽然在女儿上幼儿园时期就开始学电子琴和钢琴,但这样的学习始终未形成制度和规范。到了女儿读小学一年级,遇到了曹元龙、曹元德两位二胡老师后,二胡就几乎成了我们  相似文献   

7.
在前些日子的报纸上,我又看到了中国教育界的一件咄咄怪事:一个能够在一次国际大赛上囊括四项冠军、两项亚军的钢琴“天才”居然是其父用400个耳光“培养”出来的!我并不懂音乐,因此不敢断定耳光下的钢琴少年能否成为像李斯特、肖邦那样的钢琴大师,但是令我很感慨的是孩子的父亲在孩子得奖之后的表现:他先是反思“以剥夺女儿童年的快乐和全家血拼为代价培养女儿,究竟值不值得”,后是向前来讨“育女心经”的媒体记者坦言“我对不起女儿,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肯定不会再让女儿学钢琴”,满怀怜子之爱、悔恨之情。这哪里是一个“成功”的家长?这…  相似文献   

8.
儿童早期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呼唤人的内存情感,陶冶人的情操,让人拥有健康、和谐的个性。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学习钢琴只是接受艺术教育的一种手段。钢琴教育随着几年前的“钢琴热”而逐渐普及了。学习钢琴的儿童越来越多,这是个好现象。但是由于很多家长让孩子学钢琴的目的有不正确的功利性,一些教师教学方法的枯燥、呆板,使孩子觉得钢琴学习枯燥乏味,有些甚至出现恐惧心理。这样学钢琴变成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9.
让女儿学一点艺术,懂一点音乐,是我们家培养孩子整个计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孩子出生后,我就一直等待机会.虽然在女儿上幼儿园时期就开始学电子琴和钢琴,但这样的学习始终未形成制度和规范.到了女儿读小学一年级,遇到了曹元龙、曹元德两位二胡老师后,二胡就几乎成了我们家的代名词.从那以后,有关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我对孩子的观察和教育,以及我们家的生活,都由此而展开.2005年暑假,女儿对我说的一番话使我对二胡又有了新的认识:"爸爸,多年学习二胡,很好地培养了我的记忆力,同时也使我对数字(由于使用的是简谱)特别敏感,最终读大学选择数学应该也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0.
淘气,是他生活的全部有人说,男孩子贪玩不是坏事,不爱玩的孩子就是生病了。我的儿子小亮没生过病,所以他的生活内容就是玩。小亮5岁那年,我家外边正修路,他总是跑出去玩沙子。有一天,他用废弃的沥青块做了个“钢盔“戴在头上,美得四处炫耀。不久“,钢盔”晒化了,跟他的头发粘在了一起,怎么也弄不下来,没办法,只好给他剃了个光头儿。别人家孩子的童年都充满了故事,可我儿子的童年却有太多的“事故”:他从头到脚,处处有伤痕。旧的未愈,新的又添。对他的玩,我从来没限制过,有时还陪他玩。我认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只要正确引导,让他在玩中学…  相似文献   

11.
薛涌 《课外阅读》2010,(10):36-37
女儿7岁时,一个小朋友来家里玩。她看了看我们家,然后问:“你们家是穷的还是富的?”女儿坦然回答:“属于偏穷的,你们家呢?”“属于偏富的。”另有一次,她的一个同学知道我们是租房住后,直截了当地说:“真是太糟了,你们连住的房子都不是自己的。”对此,女儿都能淡然处之,从来不觉得自己比谁低。这源于我和她妈妈一直比较关注她对贫穷和富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某日,一友人向我抱怨,说女儿的学校——山东东营市油田第四小学专门为女孩子开办了“女红”班,学什么绣花,“都啥时代了;让孩子学这些东西有啥用啊!”近日,又接到一小学老师来信:“我们学校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我班学生平均背诵了一百多首。可学生语文成绩并没提高多少,写作文也用不上,背古诗词有什么用呢?”  相似文献   

13.
徐敏 《贵州教育》2000,(6):15-16
一、学习艺术的回顾及界定学习是一门艺术,这一观点在今中外许多教育家的言论及著作中涉及颇多。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学习时要“多闻”、“多见”,他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欠也。他认为自己是通过多闻多见而获得的知识的。据统计,《论语》一书中论及“闻”知的有五十七处,论及“见”知的有七十一处。可见孔子非常重视通过感知获得经验。同时,他还强调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从而明确地论述了学习中感知与思想的关系。战国后期的唯物主义思维家荀子也主张学思结合,学用结合。他说:“君子之学…  相似文献   

14.
妞妞不会1+1     
“你们平时只顾忙自己的事,恬恬连一加一等于几都不知道!”我下班后刚到家,恬恬的外公就对我吵了起来。一向深居简出的外公要在我们家小住几日,我们就让五周岁的女儿在家陪外公玩,没想到女儿竟让他如此失望。外公的话让我感到很奇怪,我们平时虽然没有刻意教过女儿学算术,但她不至于连一加一等于几都不知道啊。可女儿一副做错事的样子已经证明了外公所说的话。不过我还是有点将信将疑,便将女儿拉到跟前。“一加一等于几?”我尽量心平气和地问。“等于三吧?”女儿试探着说。“噢,不对,应该等于四!”见我在摇头,女儿连忙改口。“不对,等于六!”…  相似文献   

15.
宁晓红 《甘肃教育》2008,(11):13-13
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曾批评一些教育者说:“我们从来没有设身处地地揣摩过孩子的心理.我们不了解他们的思想……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了。”我时刻把这句话当作座右铭.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常用“假如我是一名学生”来提醒自己,认真思考自己的言行,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告诫自己,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缺乏耐心、脾气暴躁的人。这一点在我教育女儿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们之间的“战争”往往是由此而发。 袜子风波 寒假里的一天早上,我们母女俩又一次“战事再起”。早上我起床时,发现科彤也醒来。科彤见我穿衣服便嚷嚷着让我给她拿来要换的新袜子。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教学、学科教学中,我们常常用“授渔”来向教师的施教提出要求,这对“授鱼”的做法固然是一种否定与超越,但“授渔”也不免让我们产生困惑:不同的鱼有不同的抓法,不同地方的鱼也有不同的抓法,“渔”授得完吗?  相似文献   

18.
吴文君 《母婴世界》2014,(1):120-123
掌钢琴的缘起在我心里,学钢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让女儿学钢琴,最初是源于她出生时,看到她那双纤长的手。这细长的手指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学钢琴的手。这个想法那时候就埋在了我心里。  相似文献   

19.
“教育艺术—成功教育—教育成功”是一种完整的教育过程。这一过程告诉我们 :运用教育艺术 ,进行成功的教育 ,就能使教育获得成功 ;反过来说 ,教育成功来自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来自教育艺术。“教育是科学 ,教育也是艺术。”作为科学 ,它需要严密的逻辑性 ;作为艺术 ,它需要生动的形象性 ;它能以情感人 ,所以 ,它还需要有浓郁的抒情性。它是抒情、造型、达理的美学。它是情感、形象、哲理的融合。情、形、理融为一体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 ,这就是教育艺术。教育艺术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且高于通常意义上的方式、方法、技巧、技术 ,而又有别于…  相似文献   

20.
红叶 《现代家教》2000,(3):24-24
前不久,笔者一邻居的女儿带着一岁多的孩子从日本回国探亲,虽说她去日本才几年,可学到的教子方法令笔者大开眼界。那天,这位母亲抱着孩子来我们家串门,正碰上我们家在包饺子。孩子抓起桌上一个生饺子就往嘴里塞,我正想制止,孩子的母亲却说:“让他吃吧,这样他才知道生的不能吃。”果然,孩子咬了一口,便皱着眉头将生饺子吐了出来。孩子不小心在我们客厅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