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一平 《精武》2010,(3):30-32
一、关于天罡绵掌拳 天罡绵掌拳,始称绵掌术,是少林拳法中的一种,因历史久远,无法查证其源。据记载,明朝末年山西平遥古城,少林正宗拳派王正卿,武功高强,保镖走遍南北,远近闻名。一日护镖行至平定县绵蔓水旁,遇隐贤传授其术,共六趟,因多用掌,又因经绵蔓水旁而得到此拳,初名绵蔓掌,简称绵掌。因三十六势又包括三十六字秘诀适合天罡之数,后名为天罡绵掌术。此拳世代传袭,传于朱铁公时,铁公将拳法传授给山西平遥望族郝志忠。郝志忠后来传于平遥弟子孟守信。  相似文献   

2.
《中华武术》2006,(8):I0003-I0015
“天罡拳十二式”是一套以太极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健身方法,是马志富先生在道家功夫“天罡拳”的基础上简化、改编的武术新品种。它动静相间,刚柔相济,绵延起伏,姿态翩然。配合独特的开合俯仰,鼻式呼吸,外练筋骨,内养脏腑,提高自身免疫力。对疾病亦有一定改善作用。结构上短小精悍,简单易学,适合各年龄层次的人强身健体。  相似文献   

3.
张继修 《精武》2008,(4):58-58
天罡绵掌,原名绵掌术,据说创始于山西王正卿。王系山西平遥人氏,武功高强,中年走镖,远近闻名。后因绵掌三十六势恰合天罡之数,所以改称天罡绵掌。此拳世代传袭,有山西平遥人盂守信(字子扬),深得此拳秘诀。民国14年(1925年),哈市杨德森、赵庆云等,邀请盂守信从山西来哈尔滨。那时,哈市尚属于吉林省管辖.孟来哈后.在杨德森等的协助下,在道外升平五道街成立了“吉林省滨江武术会”广收门徒,传拳授艺。他属于哈市早期赢馆传拳的拳师之一。  相似文献   

4.
祁美娟 《精武》2006,(12):32-33
少林之拳式,以五拳为最著,即龙拳、虎拳、豹拳、蛇拳、鹤拳。此五拳者,各有其妙用。虎拳练骨,豹拳练力,蛇拳练气,鹤拳练精,龙拳练神,精而习之,不难有龙行虎奔之效,而且获祛病延年之益。综五拳之手法,共一百七十三手,依少林技击术功夫之次第,须与一切普通运气使力,及各种马步手法等,俱习之娴熟,而后始可练习五拳术。至五拳之次第,以虎豹为先,蛇次之,鹤又次之,龙拳则最后,盖以龙拳之使运,全用气功为、王,周身夭矫如游龙之行空,所谓骨节通灵身心手足,均一气贯串,上下相印,然非数年功夫不易到此境界。据少林师法巨子所传授,谓少林自明季以后,已由释宗而与道术相参贯,即如五拳之气功,其中已十分之九系道家修养功夫,可谓释道合并之征矣。  相似文献   

5.
明龙  宋学玉 《武当》2024,(2):50-54
<正>《内天罡七星丹灶图》浅说天罡,分为内天罡、外天罡。外天罡指天上的天罡星,即北斗七星斗柄末端之星,又名:摇光、破军。高居中天,权柄四季,十二个月,各有指向,总司四季迁变,谓之:帝车。内天罡指人身之天罡,一日十二时辰各有所在,中医“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学说常有言及。歌诀曰:每日寅罡在肺经,卯时流入大腹滨。辰胃巳脾午心上,未卯却入小肠行。戌在胞络三焦亥,申属膀胱酉肾精。  相似文献   

6.
番子拳概说     
番子拳概说赵国庆(武汉体育学院)1番子拳的源流番子拳的起源众说纷坛,首见于史料的是明朝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该书拳经捷要篇中记载:“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拳,名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探马,...  相似文献   

7.
杜子宇 《武当》2004,(10):13-14
李派太极拳对应“三才”,有“天地人”三盘主拳,但按行拳做势特点,无非刚柔两架。柔架代表是天盘拳。它上应三十六天罡,故三十六式;天为阳为圆,取阳中之阴,故其风格柔绵,和缓缠转,轻灵圆活,流畅,温文尔雅,武林惯称“文太极”。但看是文,却文中藏武;看似柔,却柔中寓刚,它文火温养,呼吸细匀绵长,密合开合蓄发;  相似文献   

8.
杨德川 《精武》2003,(8):28-29
内家拳源于道家文化,合于道家文化。说源于道家文化,人们没什么争议,说合于道家文化就需要实践的证明。大凡内家拳都讲外三合、内三合,这些甚至成为练拳人追求的终极目标或功夫成熟的标准;而说内家拳合道则不大引起大家的注意,近现代有些文章提到了,但不是那么多。什么是合于道呢?  相似文献   

9.
马志富 《武当》2010,(6):8-9
天罡拳十二式是一套武术健身方法,是马志富先生在武当道家功夫“天罡拳”的基础上简化、创编的武术新品种。这套拳动静相间,刚柔相济,绵延起伏,姿态翩然。配合独特的俯仰开合,外练筋骨,内养脏腑,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对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武当》2007,(3)
李洪林,男,1955年2月生,吉林省辽源市人。字剑尘,又字大林,号玄鹤子。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高级工程师职称,现任辽源市信息中心主任。自幼酷爱武术,随如意门武术传人赵兴华先生习练绵战拳、神侠拳、乾坤掌、无影连环腿、玄元无双拳、三十六路天罡拳、双刀、双剑、双锤、双斧、双钩镰、双草镰,九环刀、月牙铲、长矛、大刀、方天戟、凤翅镋、三尖两刃刀、浑天命、长剑、靠山剑、护枪剑,日月玄冥刀等多种技艺。后拜武当紫霄派第三代掌门人,武林泰斗、长江大使吕紫剑与武当三丰自然派第二十五代掌门人。  相似文献   

11.
杜子宇 《武当》2000,(5):13-15
李派太极拳,对应“三才”,而成“三盘”主拳。但就其劲势特点,无非刚柔两架,密合阴阳相抱的生化机理。柔架的代表是天盘拳,它相应三十六天罡,故成三十六式。天为圆为阳,但取阳中之阴,故其风格绵柔、和缓、缠转、轻灵、圆活、流畅、温文尔雅,武林称其为“文太极”。但观其文,文中藏武;看其至柔,然柔中寓刚。它文火温养,突出心法,重在“留意”,运化精微,意在聚精固气凝神。循经走脉,畅达气机,融通一身,呼吸细匀绵长,密契开合动静。它讲究内外一气,拳功合一。刚架的代表是地盘拳,即“八法奇门拳”。  相似文献   

12.
马志富 《武当》2009,(10):25-26
马志富小传 自2000年开始,国家体委就面向全国征集优秀武术健身法。通过三年的选拔,经专家评议,八套优秀武术健身功法从全国参选的上万套武术健身法中脱颖而出。而湖北省推荐的武当天罡拳十二式就名列八套之一,并获得国家一等奖。不久,武当天罡拳十二式便正式办班推广。  相似文献   

13.
孙建国  张威 《精武》2009,(7):34-35
太极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内容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又融合了中国的周易学说、中医学说、道家学说、兵家学说等,被现代人称为“哲学拳”或“文化拳”、“文人拳”。  相似文献   

14.
武术的手法,泛指含打、踢等在内的徒手搏击技法。这里所讲的迷踪拳手技法,是指以手(拳、掌、爪、勾等)为主要击打部位而使用的技法。迷踪拳的手技法,是相对于全身别的部位的技法而言的。在迷踪拳中,人体周身主要部位称"十三头",分别是头、双肩、双肘、双手、双胯、双膝、双脚,双手占其中的"两个头"。"十三头"均可发力击人,故有"十三头占天罡三十六技法"之说。在"元罡三十六技法"中,有八大手技法,这就是本文要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合一通背拳为静海县独流镇著名武术技击家刘玉春(清末民初人)所传,因其散手技击攻击性强、杀伤力大和传授之秘而在武林独树一帜。合一通背拳由功法、24式单操手、打手、通背长拳和鞭杆、长短棍、左把枪、苗刀等独门器械组成.缺一不可。据嫡系传人讲,功法突出练人的力量和抗击能力,是合一通背筑基的内容,包括静功和动功。  相似文献   

16.
明以前鲜见各家拳法的记载,而到了明代,则出现了众多的拳术门类。戚继光《纪效新书》卷14《拳经捷要篇》列举了十六家。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六步拳、猴拳、囮拳、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翻、十二短、吕红八下、绵张短打、巴子拳、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干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戚家世居山东,戚继光嘉靖中,袭世职登州卫指挥佥事。其所述拳家  相似文献   

17.
郭树璞 《武当》2004,(7):12-15
武当追风掌始创于道家.在道门为秘传之术。此拳由道光年间太乙铁扳道人郭济元向外传之。后经云游金氏道长在白云观传于屈克章老师,当时屈老在白云观出家为火君道人.得金氏道长三宝(即道家拳术三趟,武当剑术二趟,拂尘一趟)。此三宝在道门历代宗师的秘传之下,  相似文献   

18.
贺春林  张丈佳 《武当》2013,(4):38-40
借中盘左横力叠压制敌术,是武当玄真拳借力制敌术之技法,属道家武技中上乘制敌功法。我与敌接手中,以中盘空位诱敌手攻入,于有备闪避之中控制敌攻势手,通过手之皮肤和心法意念感知出敌拳前冲劲力的大小和方向及其变化,再顺势借敌左挣横力施以叠压肘制敌。一、技法训练1、并步站立式,左脚撤步,身势后移,两腿略屈后坐呈右高姿玄虚式,左手臂略屈,立掌前伸置于面  相似文献   

19.
马虹 《中华武术》2002,(1):26-27
总述:此式取“金刚捣碓”之名,形容拳势之雄壮有力。金刚,系传说中诸神中力气最大者。最后,掌拳合击似捣碓之势。此式人称:“母式”。因为太极拳棚搌挤按采捌肘靠诸法,顺势借力、造势借力、避实击虚、声东击西、化打结合、引而后发、螺旋进化、整体运动等等陈式太极拳固有战略战术的特征,几乎都体现在此式之  相似文献   

20.
王冬文 《精武》2005,(8):16-16
三体式是形意拳之根本,形意拳的练和用基本上都是采用三体式的腿劲和步型,故练形意拳的人都以三体式桩功为主要桩功,尚派形意拳亦不例外。三体式是形意拳之母式,而鹰捉则被称为形意拳的母拳。练形意拳的人都非常重视这两项功夫的训练。李文彬先生在其著作《尚式形意拳械抉微》中曾将三体式桩功和鹰捉合称为尚派形意拳的筑基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