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传德 《教育导刊》2006,(12):48-48
12.王羲之教子依缸习字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山东临沂人,出身于名门世家。他具有雄辩的才华,曾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公元355年王羲之辞官归隐。王羲之喜欢山水,能诗善赋,尤其是写作散文,颇具匠心。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堪称脍炙人口的佳作。王羲之精通书法,尤其擅长隶书,是我国古代赫赫有名的大书法家。他早年曾跟随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随张艺学草书,向钟繇学正书。王羲之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推陈出新,自成一家,为历代书法家所效仿,成为楷模,影响极大。同时,王羲之还是东晋著名的山水诗人之一。王羲之有个儿子叫王献…  相似文献   

2.
王羲之     
《红领巾》2009,(6):22-25
王羲之是东晋(jìn)著名(zhù míng)的书法家,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合称(chēnɡ)他们为"二王"。由于王家是书法世家,王羲之从小就跟  相似文献   

3.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伟大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直至今天,仍被人们临摹学习,被世人称之为: “书圣”。王羲之从小天资聪明,勤逸好学,有着许多传说故事。王羲之12岁时,有一天,他偶然发现父亲王旷的书箱里藏着大量前代名家谈书法的书籍,他高兴地竟忘了严父平时的管束, 把所有的书法书籍偷来研读。后来王旷发觉便责问道:“你为什么要偷书,偷取这么多的书做什么?”羲之笑而不答。他的母亲怕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因其不同的贡献而被人们尊称为圣火。以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就是其中的一位。王羲之,字逸少公元321年出生在琅邪(今山东临沂)一带,定居在会稽山阴县(现浙江绍兴)。他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王羲之从小勤奋好学。成年之后仍然刻苦不懈。至今在浙江和后来旅居过的江西一带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王羲之从小勤奋好学,七岁时就跟着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十二岁时已显出功夫。那一年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拿出来偷偷阅读。王羲之的父亲也是晋代有名的书法家。…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2014,(5):14-14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的大书法家。他从小喜爱写字,据说平时走路的时候,他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  相似文献   

6.
王羲之是晋代享有盛名的大书法家。他的书法笔势雄健、潇洒,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声誉。唐朝张怀璀的《书断·王羲之》里曾记载,王羲之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人雕刻,刻字师傅以高超的手艺用力削  相似文献   

7.
书法是中华民族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瑰宝。据考,东汉时,书法已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历朝历代都有众多的书法家,若群星灿烂。而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最为著名,尤其是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完美境界。他的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兰亭序》,被奉为“登  相似文献   

8.
王羲之(321—379)是中国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东晋瑯玡临沂(今属山东)人。官至右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7岁就跟当时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书法。13岁时书法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他乐此不疲,渡江北游名山,饱览李斯、曹喜、蔡邕、钟繇、张昶  相似文献   

9.
兰亭     
一刘羲之是一个初二的学生。"刘羲之"这个名字是他爷爷给他起的,爷爷是希望他像王羲之那样成为一个大有名气的书法家。刘羲之可没有辜负爷爷对他的希望。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去书法补习班练一个小时的字。刘羲之最崇拜的书法家就是与他名字仅差一个字的王羲之,什么《黄庭经》《十七帖》,他都练得滚瓜烂熟。对了,还有《兰亭序》,这是他最喜欢的一部作品了,他最喜欢听的歌就是周杰伦的《兰亭序》……  相似文献   

10.
王羲之从小就喜爱练字,他7岁时跟书法家卫夫人习字。他集中精力刻苦勤练,日有长进,不到三年已经是笔力沉劲,顿挫生姿。在琅琊太守举办的书法赛会上,一举夺魁,震惊了方圆百里的书法名家。一时间,赞声不断,贺客盈门。刚满10岁的王羲之,在这种情况下,也不禁飘飘然起来了。  相似文献   

11.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书法家。于书法,他独尊王羲之,在其受禅登基之初,即采取一系列措施弘扬王羲之的书法。“博购王羲之故贴”,“古今工书钟、王等真迹,得一千五百一十卷”。宫内,他令诸太子临摹王羲之书迹;宫外,在弘文馆里“诏京官职事五品以上子嗜书者二十四人,录馆习书,出禁中书法以授之”。在国子监内设置书学,置书学博士。在科举考试中设“明书”科,把书法当作铨选官吏的主要条件之一,“工书也是进身之阶”。  相似文献   

12.
书法家王羲之写字时,全神贯注。午饭时,书童把饼子和蒜泥送来给他吃。过后,他的夫人进屋一看,只见他满嘴是墨,还不住地夸奖夫人做的蒜泥好吃,原来他用饼子蘸着墨汁吃下去了。可见,王羲之研究书法,进入了专心致志的境界,因此才成为被后人仰慕  相似文献   

13.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以往人们对他的研究,一般多从书法方面加以注意,而对于他的政治活动,则很少涉及,偶有谈到者也是贬斥之词。笔者以为,这样的评介既不够全面,又有失公允。其实,王羲之不仅是开创一代书风的巨匠,而且是一位  相似文献   

14.
励志故事     
父亲大喜,把书交给了他。 不到一月,王羲之的书法水平大大提高。 女书法家卫夫人看到他写的字,流着泪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盖过我的名声。  相似文献   

15.
王羲之是我国晋代的伟大书法家。他的真草行书继往开来,他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但由于他的书法没有留下一件毫无疑问的真迹,古代书论对他书法的优劣,又由于批评者的出发点和角度的不同,所以悬殊甚大。特别对他的《兰亭序》,清代人李文田曾提出质疑,1965年郭沫若发  相似文献   

16.
《新作文》2006,(3)
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王羲之自成一体的书法.得益于他长年累月刻苦的习练。他喜欢到野外登山涉水。用刀、剑、斧砍劈、刺削,用河滩上的鹅卵石掷远,用薄瓦片在水面上漂圈儿。所以,他的指力和臂力都不同于凡人。有一次。王羲之闻知某道士养着一群鹅,不觉兴致勃发,以给此道士抄《道  相似文献   

17.
栋梁 《初中生》2015,(34):30-33
一 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王羲之,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他练字十分刻苦,经常在水池边练习,染黑了池水.后来在更换写字的木板时,工匠发现王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后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和议论深刻.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书法,首推《兰亭集序》.那是他中年时的作品.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的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禊”.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在兰亭河边修禊.大家一边喝酒,一边作诗.  相似文献   

18.
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时期,各种书体相继出现,呈现百花齐放态势.其中王羲之的书法以其独特的书法艺术成功演绎了以魏晋风度为特征的时代精神,成为历代书法家学习的典范.本文从王羲之的人生历程和生活状态、生活背景、书学思想、书法师承等方面探索王羲之书法艺术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然后,从楷书、行书和草书三个方面分析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的创新;最后,探讨王羲之书法对书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向父亲求教学习书法的秘诀。王羲之指着家里的十八只水缸说:「你把这些水缸的水写完  相似文献   

20.
一一千六百多年来,被公认为代表中华书法高峰的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一直是历代美学家、书法家们的研究热点,只可惜,喜欢谈论他的字的人是非常之多,但真正了解他的人就比较地少,至于对王羲之本人进行深入研究的人,那就更少了。除了散见在古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