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新课导入 1.提到毛泽东,同学们一定有所了解,请说说毛泽东是一个什么人物? 2.简介毛泽东,板书课题。 3.提到长征,同学们知道长征指的是什么? 4.我们曾读过哪些写长征的文章,从这些课文的描述中,你对长征有怎样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谈话导入1.屏幕展示毛泽东图片,用提问的方式引领学生走进课题:你们认识画面上的这个人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相似文献   

3.
长征胜利70年了,今天如何看长征?有人说是财富,有人说是动力,也有人说是“神话”……今天的青年人对长征别有一番领悟。然而,70年来,长征又是人们不断探寻的一个被赋予新内涵的大课题。重走长征路,不仅为许多中国人所追求,而且不断有外国人慕名而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长征》一诗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苦不苦,想一想长征二万五.”假如长征的路途是25000里,按我们每天行走8小时,每小时走10里地,要走多少天? 这道题对五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单纯的计算,学生很快算出结果,得数是312.5天.接下来是我的引导:这是我们正常情况下走完25000里的时间,能吃饱能穿暖,能休息无危险.那么,红军长征时的现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5.
1934年10月,中央根据地的工农红军开始长征.长征是被迫的,这已为人们所公认.然而,这被迫开始的长征是否有其明确的目的?目的何在?最后目的是否实现了?是如何实现的?笔者试图根据历史现象,阐释上述问题,以求对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获得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6.
一、板书课题,释题导入 1.以前你们学过不少古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板书:七律·长征) 2.齐读课题.明白什么是七律吗?(每首八行,每行七个字)  相似文献   

7.
一 板书课题,释题导入 1.以前你们学过不少古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板书:七律·长征)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学习并体会诗句中的重点词语。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3.探究“远征难”与“不怕”的独特表达。[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了解长征师:关于长征,除课后小资料以外,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大家还有哪些更多的了解?(关注长征中的重重困难)师:同样走过长征的毛泽东在走完长征之后写下了一首诗《七律·长征》,表达了对长征的感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和探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一、透过课题知内容1.导入:为了北上抗日,红军冲破了敌人无数次围追堵截,经过万水千山,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延安。今天学习的课文记叙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的一次战斗——飞夺泸定桥(板书课题)。2.读题。让学生讲“飞夺”是什么意思?谁飞夺泸定桥?结果怎样?  相似文献   

10.
2016年6月25日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首飞,你可知道这一新闻背后隐藏着多少科技创新? 首次发射与第一次使用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的地点是海南文昌发射场,这也是该发射场建成后的第一次使用.很多人不明白,我国已经有了酒泉、太原和西昌三个卫星发射场,为什么还要建设新的文昌发射场?  相似文献   

11.
红军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宣言书."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的一次重要转折,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名青少年学生,你了解长征在我们美丽的家乡贵州的情形吗?  相似文献   

12.
长征胜利已经整整70周年了,但关于长征的话题,仍然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21世纪的中国人,是否能以更广阔的视野解读发生在70年前的那次震撼世界的远征。或者说,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从长征的历史中获得具有当代意义和价值的认知,是个值得更多人关注的课题。本文试图从文化和精神的角度对长征的现实意义进行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
一、导语揭题 激起情绪1.揭题:同学们学过许多红军长征的故事,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红军长征的七言律诗。2.激情:当年毛主席亲自率领红军进行长征,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已经胜利在望,毛主席回顾长征历尽的千山万水、千难万苦,心潮澎湃,激动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二、范读试读 简介背景1.教师范读:(高昂、充满激情)2.学生试读:(1)自由试读,读准字音;(2)指名四人轮读,初读全诗;(3)注意诗中涉及到的山名水名。3.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介绍时代背景: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拎“”哦“”啦”“甸“”歇”的音、形、义。2.理解妈妈说儿子的话和三个儿子面对妈妈的不同态度,以及老爷爷说的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懂得小孩子应关心长辈、孝敬长辈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板书课题《:只有一个儿子》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谁来把课题读一下?评价预设:①读课题声音要响亮,要让每个人都能听到。②你读得很正确“,儿子”的“子”念轻声。(标上拼音,齐读)2.抓关键词读懂课题。再读课题,突出你认为最应该强调的词。“只有”是唯一、仅有、独一无二的意思。(再齐读课题)3.小结:读好课题,对…  相似文献   

15.
长征     
今年是长征胜利的七十周年。七十年前那个翻雪山、过草地、啃草根、吃树皮的年代似乎离我们太远太远了。平时几乎没有人提起这个话题——长征。虽然我们都没有遗忘这两个字,但真正知道它的含义的又有几个人呢?军事博物馆举办的“长征展”,好像又把我们拉回到了那个困苦的年代。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在这方面,我作了一些尝试。现就《飞夺泸定桥》的教学,谈几点认识。 一、抓住课题,训练听说能力 《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生动地叙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夺取泸定桥的经过。课题实际上就是课文内容的凝缩。教学伊始,在介绍历史的背景后,教师针对课题提出以下问题。①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②红军夺取泸定桥为何称“飞夺”?“飞夺”的“飞”体现在哪里?红军又是如何“夺”的?③事情的结果怎么样?  相似文献   

17.
一、导入1.简介写作背景。(屏幕展示文字并配红军长征的画面。)2.关于七律。二、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下列字音(课件展示)。  相似文献   

18.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革命的壮丽史诗.在长征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英勇红军,以对党无比坚定的信念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敢于克服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最终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伟大的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光荣革命传统和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它不仅是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精神武器,而且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是人类历史上一笔重要的永不过时的精神财富.伟大的长征精神将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相似文献   

19.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三大主力胜利会师60周年.毛泽东曾经说过:“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长征虽然已过去了60年,但长征这部壮丽的史诗,依然闪耀着夺目的光辉,红军战士们的百折不回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仍然是激励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的动力.红四方面军长征的第一站就是绵阳市境内,至今在江油、梓潼、平武、北川等县,仍然留下了许多红军石刻标语,流传着许多红军的动人故事.那么,红军长征在绵阳市内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战斗呢?  相似文献   

20.
一、从解题入手,建立总的印象。 1.简介“赤壁”并将“壁”、“璧”二字作区分后,提问:“之”怎样解释?整个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3.课题中的关键词语是哪一个?按照这个题目,你觉得文章应该写些什么内容? 3.默读课文一遍,想想课文是怎样紧紧围绕“战”这个关键词语来写的? 4.划分意义段,概括每段大意,找出重点段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