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保定市幼云学前教育中心是以老一辈教育先驱者陈兆雯先生的别号命名的。陈兆雯先生,别号幼云。早年在日本留学时加入了孙中山先生组织的中国同盟会。毕业后,受孙中山先生委托,归国担负组织中国同盟会河北分会的使命,陈幼云先生沈毅果决,富革命思想,以天下为己任,挺身谋国,办学校,改良教育,创办育德中学。  相似文献   

2.
代邮     
各位董事、编委: 您们好! 由浙江师范大学“沈自飞”先生接替“何伯镛”先生担任《数学教育学报》副董事长的表决票, 共发出选票43张,截止到2001年4月18日,共收回有效选票32张.收回选票全部同意“沈自飞” 先生接替“何伯镛”先生担任《数学教育学报》副董事长.根据《数学教育学报》董事会章程,从 2001年4月18日起,“沈自飞”先生将接替“何伯镛”先生担任《数学教育学报》副董事长. 此致 敬礼 数学教育学报 编辑部 2001-04-18  相似文献   

3.
《重庆陶研文史》2006,(3):27-28
陆定一同志代表中共中央于追悼陶行知先生会上演辞如下: 我今天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来追悼陶行知先生,中共中央对于陶行知先生之死,异常悲痛,认为这是中国独立和平民主运动的重大损失,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重大损失。因为陶先生一生致力于救国事业、民主事业与教育事业,他在教育方面对人民的贡献尤为巨大与不可磨灭,陶先生之死,对于中国民主运动与新教育运动是不可补偿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李秉德先生的教育思想——祝贺《李秉德教育文选》出版●郭戈李秉德先生(1912—)是我国当代教育学界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他从事教育工作60多年来,在广泛的领域里辛勤耕耘,成就卓然,有超过百万言的精彩论著。先生的教育研究和实验工作开展甚早,可追溯至30...  相似文献   

5.
今年10月18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10周年。在欢庆教师节之际召开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缅怀陶行知先生光辉的一生,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教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陶行知先生热爱祖国,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和教育事业,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大力倡导普及教育、全面教育、创造教育、终身教育,不断探索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道路。他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忠实履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生准则,是广大人民教师和知识分子的楷模。  相似文献   

6.
近日,读了《内蒙古教育》2005年7期李化中先生的《语文教育的价值在于应用》一文。此文针对《内蒙古教》2005年3期王从先生的《语文教育:应用与应试》一文而作。文中反驳了王从先生的语文教育“应试教育”与“应用教育”的两种学说,最后得出,语文教育是以应用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7.
学养深厚、视野开阔的陶西平先生梳理了当代世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动向,令人耳目一新。董奇先生、杨绛先生则直逼“价值观”这个根本,阐释或描述了“什么教育是好的教育”;另外三篇分别反思了民族复兴复兴什么。教育是如何发生的,谁有资格做“灵魂工程师”,从本源和发生学意义上思考教育的真谛。本栏文章从不同侧面回应了习近平同志指出的:“...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当之无愧的先驱,他奋斗一生,奉献一生,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工作,用毕生的心血创立了一整套的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不仅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师范教育改革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陶行知先生说:“师范学校负培养改造国民的大责任,国家前途的盛衰,都在他手掌之中。”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位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都取得显著成就的人民教育家,他终生都在为改革旧教育,创立新教育而斗争。陶行知先生深知只有改革传统的旧教育,才能建立起符合中国实际需要的新教育,才能达到“唤起人们自己解放自己”的教育目的。陶行知先生这种改革旧教育的主张贯穿在他的全部教育理论之中。本文仅对他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所包含的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加以分析借鉴,以指导我们的教学改革。 一   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主张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一贯重视教学要从实际出发的…  相似文献   

10.
王慧敏 《山东教育》2005,(23):37-38
陈教授您好!我在2003年10月15日中国幼教百年纪念大会上聆听过您关于“陈鹤琴先生对现代中国幼教的开创性贡献”的专题报告,深深地被陈鹤琴先生赤诚为国家,倾心办教育,一切为儿童的精神所感动,更为陈先生“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思想和伟大人格所折服。近二十年来,您为抢救、整理、保存陈鹤琴先生创造的宝贵教育文化遗产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您作为陈鹤琴先生的女儿,从小生活在先生身边,您认为先生对您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中的科学史与科学史中的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的功能问题,一些案例说明,长期以来,实际上是教育目的规定着科学史的教育作用,将这种现象可称为教育中的科学史。而随着科学史研究的发展和科学史建制的形成,现在以科学史本身为本来认识科学史的教育作用,相应的,这可被称为科学史中的教育。在科学史的研究和传播过程中,从教育中的科学史向科学史中的教育转变,能够避免对科学史的辉格式解释和对科学历史的歪曲,也有利于真正认识科学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作为教育学科中的基础学科--教育史,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长期被忽略的原因,探讨了教育史的教师教育价值以及教师教育中教育史课程的教学原则、内容和方法等问题.笔者认为,教育史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育史学科应当在教学原则、内容和方法深入革新,以胜任其承担的教师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教育学研究进程在大致经历了历史教学法研究的繁荣、历史教育学科体系的建立及专题化研究的全面展开三个阶段之后,进入了反思推进的新时期。这反映出历史教育对40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能动适应。梳理这一历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立足新时期的育人需求,重新审视原有的逻辑起点、概念范畴和研究路径,以新的思路推进历史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4.
“历史感”与本科历史学专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感"是人文科学的产物,"历史感"教育在高校本科历史学专业中具有必要与重要的地位.目前,高校普遍缺乏"历史感"的教育,"历史感"往往被混同于历史观,需要从教与学两方面引起重视并贯彻"历史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历史教育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综合国力"和"公民意识"。在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仍应重视历史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的研究、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学历史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稳定、教学时间长、重视本国史和科技文化史的学习、注重历史教育同国情教育的有机结合。我们应从中得到启示,借鉴之所长。本文在历史教育研究和国情教育的教学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教育史学评论是以教育史学自身实践和成果为研究对象的史学理论分支学科 ,是一门富于批判性质的建设性学科。教育史学评论是沟通教育史作者和读者的桥梁 ,是促进教育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是联系教育史学研究和教育现实社会需求的纽带  相似文献   

17.
教育史学科应受到重视,教育史工作应努力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并应积极直接参与到教育改革之中去,而不要封闭长城民为历史陈迹后才去研究它。  相似文献   

18.
比较史学是史学研究发展的新趋势。作为史学研究的一专门领域——教育史,应充分吸收史学母体学科所提供的理论养料,借鉴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把比较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和教育史研究相结合,遵循其基本原则,对提高教育史研究水平、扩展教育史研究领域、提升教育史学科的学术地位等方面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加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是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的重要举措。当前,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仍存在教育方法单一、学习积极性不高、党史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明确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意义,积极探索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探索“第二课堂”实践路径等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路径,以提升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与历史之间——高等教育史研究四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育史不是教育与历史的简单相加 ,而是两个学科的汇聚与共生。没有教育学作指导的教育史研究可能较为盲目 ,没有历史学作基础的教育史研究可能流于空洞。在教育与历史之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是教育史学科更上一层楼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