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都在竞相提高外语教育水平。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对中小学外语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并进行了收效颇丰的外语课程改革,其改革具有如下特点:外语教育观念的转变颇大,对课程的重视度提高;开设的外语语种较以前更加丰富,并且随着形势而变化;课程内容综合化;教学方法生动活泼,重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课程评价科学化;重视外语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广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比我国英语教育现状,可以从中得出以下启示:科学定位外语课程的价值;出台积极的外语教育政策;建立完整的外语课程指导框架;实施有效的外语教学和学习策略;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外语的渠道;重视外语教师教育,提升外语教师的综合能力;完善外语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改革的开展,呼唤构建与中小学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体系,培养与之相适应的美术教育人才。高师美术教育是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基地,对于美术教育人才的培养责无旁贷。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师美术教育单纯注重技法训练,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教师和学生被动接受既定的课程和单一的教学模式。重新定位高师美术教育的课程目标,更新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并适应基础美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后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要求高师美术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个别差异。因此,高师美术教育通过推行师生共同开发综合课程内容,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竞争性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且运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师范生的综合探索能力与个性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现阶段的外语教师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发展,现有的外语教师教育体系逐渐显露出了种种缺陷:一是理论与实践相分离,忽略外语教师的主体地位;二是外语教师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三是课程设置不合理;四是教学方式缺乏多样性,忽视外语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五是教师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为改变这种状况,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外语教师的主体地位;其次,转变外语教师的教育观念;第三,提高外语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水平,重视外语教师培训项目的质量;第四,改进单一化的外语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第五,综合培养教师高层次技能与基本技能,加强对其反思型能力的培养;第六,增加教育投入,加强对教师教育者的培训。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外语教师职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主要通过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NCATE)与美国外语教育协会(ACTFL)共同开发的绩效本位(performance-based)认证体系得以实施。美国职前外语教师的培养认证以外语教师培养方案标准为参照,有利于外语教师培养的标准化与科学化;反映了外语教育教学理念,尤其是教师观的重大变革;以绩效为本位,重视教师候选人的行为表现,加强了对外语教师培养机构的问责。我国应该加快英语师资培养改革的步伐,更新教师观,加强外语学院与教育学院在英语教师培养过程中的合作,共同致力于英语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语用能力的形成与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促使英语教师真正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者和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突出新的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与创新;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重视综合能力的评价;注重学生自主发展.在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探索,转变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适应当代课程改革发展的一门新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广西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设置了符合地方特色的课程教学内容,采用了新的评价策略。教师、学生、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普遍予以重视,学生喜欢探究式教学活动。但由于教师文化水平和教学能力偏低、教学设施比较落后,因此,难以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需要。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策略是,必须建立开放式的教学体系,开发利用多种教育资源;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建立监督评价体系,保证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学生外语学习能力的普遍提高和对素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倡导,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越来越受重视。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在语言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扩宽了教师、学习者的视野和课程建设的途径。因此,构建网络语境下的新型语言学习课程范式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这种范式在不断的实践和改革中逐步完善,将促进学习者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保障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即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发展性课堂评价标准的构建: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和谐自然;教师是否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教师是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对课堂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9.
日本政府为建立面向21世纪的教育新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新《学习指导要领》,中小学教育内容及课程改革等都是其重要内容。日本《学习指导要领》重视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及生存能力。日本中小学课程主要特征:课程目标兼顾总括性和具体性;课程结构合理化;课程设置灵活,富于弹性,趋于科学;重视道德教育;重视体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在教学中摸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支架式教学因此应运而生,逐渐被教师所重视。支架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知识,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支架式教学的策略有四:构建教学框架,激发学生学习操作兴趣;设立问题支架,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创建合作支架,培养学生知识探索能力;重视评价支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中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深入,新式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探索与改革当中。如何引领学生爱学英语,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在语言学习中扩展学生知识领域,陶冶他们的情操,成为了每位高中英语教师及教育研究工作者探究的方向。本文重点强调了教师自身魅力的重要性、教材处理的艺术性、CAI课件运用的灵活性及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学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背景下,随着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语文教育研究者们指出,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心,现在应该转移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建设上来。本文就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内容的确立探讨其理论依据,认为语文教学内容的确立需遵循系统性原则,体现语文学科目标与特点;遵循适应性原则,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契合;遵循开放性原则,符合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遵循动态性原则,与课程"预设与生成"相统一。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多元文化教育自诞生以来,逐渐成为一场国际运动。国外的多元文化教育无论是在政策法规的制定、学校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还是在课程设置、教学语言等方面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国外的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的启示在于:树立多元文化理念;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政策上、法律上的保障;设立多样化的民族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注重从小教育;设置多元文化课程;实行双语教学等等,以此推动我国多元文化教育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Any policy reform in education is highly effective when it is planned and implemented ‘holistically’ and yet, it is the most challenging way forward. Many countries in Asia have reformed their English language policies and syllabi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due to the increasing value of the language worldwide. Motivated by a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Bangladesh was one of the countries that launched such a reform in the 1990s. However, this reform has been criticised for imposing the changes on teachers without preparing them sufficiently. More importantly, there is limited evidence as to how much the secondary English language assessment system is aligned with the changes introduced in the curriculum. In order to explore this gap, a medium-scal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38 secondary schools in Bangladesh, following a mixed methods approach. The findings highlighted a ‘mismatch’ between the intended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outcomes and current assessment practices, including the resulting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teacher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language education reform is likely to fail if the assessment system is not aligned with the curriculum.  相似文献   

15.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on the detrimental effects of using a foreign language for learning in Tanzania’s secondary schools. While most studies recommend the use of a familiar language for instruction, the use of a foreign language in secondary education in Tanzania has been maintained. This has many consequences o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contributes to student dropout. Presenting a study carried out in the semi-rural areas of Dar es Salaam region in Tanzania,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xtent to which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LOI) contributes to school dropout. It postulates that the use of a foreign language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anzanian secondary schools hinders the achievement of the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The study’s findings, drawn from exploratory and qualitative narrative research, indicate that, notwithstanding the presence of several other factors, the use of a foreign language as LOI is a major contributor to student dropout. The use of an unfamiliar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contributes to students’ lack of interest in and disengagement from learning, which ultimately pushes them out of the school system. This is because students usually perform poorly when an unfamiliar language is used as the language of examination and in classroom interaction. The study also reveals that the voices of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not in consonance with what would be expected in an ideal classroom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Student dropout from secondary education caused by an inappropriate LOI leads to myriad further problems which, in turn, negatively affect realisation of the SDGs in Tanzania. This article, therefore, concludes that LOI needs to be strongly factored into the development agenda. In order to ensure equitable access to quality secondary education, as required by SDG 4, the Government of Tanzania needs to adopt a language policy that promotes effective teaching and equal access to quality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芬兰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加上社会经济与科技的进步,芬兰政府意识到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芬兰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管理、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具体包括:尊重天性,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重视科技与外语课程;课程管理分散灵活,实行"不分年级制";增加课程设置的弹性;整治教师队伍,为课程改革提供师资保证;政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财力保障。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忽视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引导,对性别造成的学习差异不够重视,缺乏统一客观的课程评价标准等。芬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启示我们:要注重课程设置的公平性;增加课程设置的弹性;提高师资队伍质量,使其具备配合国家课程改革的综合素质;建立全面而严格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估制度;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课方案以及课程指导制度。  相似文献   

17.
文化意识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同时被列为新课标的五大课程目标,英语文化教学成为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英语师范教育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和输送合格英语师资的使命,在文化教学和跨文化意识培养上具有自身的特点。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跨文化的语境中,就如何根据师范生的特点,实施英语跨文化教学,文章提出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和实践层面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通识教育与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在目标内涵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价值耦合与精神相契,但与普通高校通识教育相比,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还刚刚起步,存在理念、制度、课程、教学等方面障碍。开展合乎新时代高职特色的通识教育应理念践行,体制破题,名校协同,加快通识教育"进度";通过课程推进,名师塑课,"三教"改革,提升通识课堂"效度";通过通识转型,翻转课堂,自主学习,深化通识育人"精度";通过环境优置,价值引领,浓郁文化,保持通识育人"温度"。  相似文献   

19.
美国高中特色发展是美国联邦政府基于创新时代背景及美国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对高中如何创新发展做出的一种高中发展战略与高中改进策略。创新时代以来的美国高中特色发展战略主要体现于联邦政府制定的"新美国高中"计划、为美国未来做准备的"高中倡议计划"和"重新设计美国高中"计划的三大发展战略上。美国高中特色发展的学校改进策略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重塑高中办学理念,"培养创新人才+为升学或就业做准备";提升高中办学效能,创建并沿用高效的办学模式,重新设计教学组织;优化高中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育机构的合作与衔接,推进普职教育的合理、有效融合;增强优质师资建设,关注高中教师的专业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