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域文化的挖掘与大学特色文化的培育,离不开对地域性综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地方性大学的办学特色不只体现在某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学科和专业建设上,还体现在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上。中国百年左右历史的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文化。办学历史短的地方性大学应该积极地从地域文化精神中去挖掘当地特有的人文精神,以创建和培育自己的特色文化。大学特色文化的培育应该体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大学的办学灵魂即大学精神是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它是大学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稳定的并为大学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高校办学特色的灵魂,是大学历久常新的动力和源泉,体现着大学的文化传统,蕴含着深邃的办学内涵。  相似文献   

3.
林娜 《江苏高教》2015,(2):22-25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在实现办学目标、贯彻办学理念和形成优良校风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探讨了大学精神的内涵及其特征以及大学精神的作用,并进一步从面向社会与行业、营造校内环境、建设校园文化、扎根地域文化和提炼有特色的校训四个方面阐述了培育大学精神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谈大学特色的养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谓特色?我这里说的首先是“大学特色”,不全是“办学特色”。大学特色是涵盖着教育思想理念和办学运作两个方面的;两者是互为依存的,但是不宜完全混同。也就是说:大学特色不全同于办学特色。两者是相互通融的,但又是不同层面上的概念。大学特色,可以类比于“精神”、“个性”、“思想”、“理念”等方面;办学特色,自然是“思想”“理念”方面的体现,而较多地是在“推行”、“运作”、“管理”、“机制”等方面予以表现。大学精神总体上是反映出自己的大学特色的,当然,也涵盖着办学特色!进一步说,前者是内在的,长期积淀的;后者是建立在设想…  相似文献   

5.
理念与特色:大学的精神要素和核心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纵观世界大学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理念与办学特色在大学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理念是大学办学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所在;特色是大学办学的基础和源泉,是大学竞争力和生命力之所在。理念是特色的精髓,特色是理念的展现。只有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并全方位地渗透到大学的每一根神经,大学才能形成特色。理念和特色共同构成了大学的精神要素和核心能力。一、理念是大学办学的核心和灵魂世界大学发展的历史证明,一所大学是否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往往直接决定了大学发展的成败。而大学要形成先进的办学理念,则在很大程度上取…  相似文献   

6.
关于大学办学特色建设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学办学特色建设是大学建设的核心部分,它包括大学办学理念特色、大学办学定位特色、大学学科专业特色、大学校园文化特色、大学人才培养特色等方面的建设。大学办学特色建设关键是要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制定大学办学特色发展战略;弘扬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大学优秀的办学理念;勇于开拓创新,发扬敢为天下先的教育创新精神;重视科学研究,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当前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即什么是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根据这些基本概念的定义,分析了四川理工学院的办学历程,提出了该学院的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当前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即什么是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根据这些基本概念的定义,分析了四川理工学院的办学历程,提出了该学院的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9.
《教育》2008,(15)
稳定大学的风格和水准在林林总总的大学中,几乎每一所大学都能非常明确地告诉你:它具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特色和成绩,但只有一部分的大学有自己独特的"精神"。这种大学精神能将具有不同思想、文化、专业背景的知识分子凝聚在一个目标下,在大学遭遇艰难  相似文献   

10.
大学精神与清华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林林总总的大学中,几乎每一所大学都能非常明确地告诉你:它具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特色和成绩,但并不是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这种大学精神是难以言说的,又是具体可触的。它能将具有不同思想、文化、专业背景的知识分子凝聚在一个目标下,在大学遭遇艰难曲折时升  相似文献   

11.
大学制度与大学特色发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独特的办学理念是学校特色形成的基础,理念转化为特色需要以制度作中介,大学制度是大学特色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大学制度的目的和主体是大学内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大学制度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12.
创业型大学:研究型大学的挑战和机遇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2 0世纪下半叶 ,部分研究型大学奋起创新创业 ,造就了一种全新的大学模式 :创业型大学。创业型大学以提高国家竞争力、生产率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创业创新精神为己任 ,以提高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和水平为目标。创业型大学的这种“社会服务”改造和提升了大学第三功能的形式与内容 ,也改造了传统研究型大学的精神和面貌  相似文献   

13.
从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出发,根据图书馆教育职能的特殊地位与作用,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应强化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转化图书馆员的行为理念和深化图书馆的服务内容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大学标准与现代大学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以后,反映在道德与价值观以及泛行政化倾向上的、有悖于大学精神的文化问题日益突显出来。为了提升高等教育品质,重建大学精神,我们需要努力克服所存在的大学缺失,研究大学标准问题,跳出专业标准的范畴,而不要遗忘了人文标准。我们需要解决思想道德建设、软环境建设以及学生的地位和大学中的服务等几个问题,以更好地发挥大学的基本功能,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新大学。  相似文献   

15.
从大学文化的视角看大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大学的内在发展规律思考和探索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建设大学的问题,是我国大学发展与改革的关键。从大学文化的角度解读大学,提出大学是哲学的、大学是科学的、大学是文化的以及大学是艺术的。  相似文献   

16.
Previous economic studies of the Open University have concentrated on the cost side; this paper looks at the output of the Open University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universities. In 197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were included in the two second level economics examination papers (D222 and D282); norming data for these questions had already been generated for thousand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 1970 to 1973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Economics Education project. The findings show that OU students score at the same level as first year conventional university students in microeconomics, and sco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ird year CU students in macroeconomics. To check whether the favourable performance of OU students was due to being “test-wise” in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two essay questions from the 1976 Open University D282 paper were set in a conventional university and a “blind” marking exercise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OU students performed at least as well as their CU counterparts. Further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check on the effect of students previously having taken OU economics courses and whether OU economics students are representative of all students.  相似文献   

17.
现代大学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的法律制度和治理结构,二是大学的学术制度。大学的法律制度和治理结构是大学学术自由制度的保障,而大学的学术自由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一条普遍原则。本文以现代大学制度为背景,通过对大学学术自由的研究以及大学学术自由制度的合理性分析,探索大学学术自由制度建构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大学领导者在战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领导者应是大学推进战略管理中的战略管理者(strategists)。结合大学战略管理的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估三个阶段,提出大学领导者的使命可以分为战略家、实践家、思想家三种,其角色体现为领导者、组织者、推进者三个方面。没有战略型的大学领导者,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大学战略。  相似文献   

19.
大学公益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经过长久历史积淀、自我发展、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形态。当前国内大学生社会公益文化建设,特别是公益实践活动,由于种种原因,在内容上存在着同质化问题,实践领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专业化和国际化程度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conceptual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the authors will approach potential patterns of behavior of key decision-makers at central university level, i.e. roles of governance actors, as well as the set of factors that shape and constrain the governance actor’s room of manoevre and provide avenues to explain varying role enactments through an actor analysis of members of the newly introduced university boards. In a first part the introduction and empowerment of university boards in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s described as a building block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In the second part the main hypothesis derived is that, in governance practice, board members enact roles which are not only shaped and constrained by formal institutions, as given by the organizational context and regulatory structure, but also by conformable, appropriate and legitimate role expectations of central role senders. As a showcase analysis, the roles of university board members are conceptually explored.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recent reform processes, board members who tend to have a varied status set, very often find themselves in a troubling situation of conflicting role expectations, leading to high levels of role conflicts and role ambiguity. It is the aim of this paper to sketch and examine th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different roles university board members may tak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