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新闻稿件中的差错立足于"辨"的意思是:分辨,从而做出判断.一篇稿件放在案头,编辑从哪些方面做出是否有差错的判断呢?笔者认为至少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辨舆论导向,二是辨文字差错.  相似文献   

2.
陈尚忠 《今传媒》2007,(1):55-55
新闻贵"新",怎样做才能为了保住新闻的"新",既抢时间又防差错,这是一个不少人看似解决实际并未解决好的问题.近读一篇回忆周恩来总理处理一次新闻事故的文章,从中既看到了在什么情况下因抢时间会产生差错,又明确了怎样做才能既抢时间又防差错.现将其摘要录之于后,以飨未见读者.  相似文献   

3.
"的""地""得"的用法是编校差错高发地带,可能造成文字差错和语法差错,甚至造成知识性差错或政治问题.本文从图书质检中发现的常见典型易错问题入手,梳理"的""地""得"的语用原则、编校易错点和相关标点符号的用法,希望能给同行提供编校参考.  相似文献   

4.
纠正稿件中的错误是编辑、校对及签版总编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实践中,纠正文字、语句差错相对比较容易,而要发现稿件中的新闻事实方面的差错难度相对大一些.笔者多年从事报纸新闻编辑工作,发现出现新闻事实方面的差错时还是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的,只要仔细琢磨,运用一些技法,就一定会取得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不止一家传媒上登载了一则社会新闻:北方T市一法院6页的终审判决书,竟有18处文字差错,而且都是低档次的差错,如将"人工流产"错成了"工人流产"等.  相似文献   

6.
美国西部时间6月5日下午1时,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在加利福尼亚家中去世.一时间,国内各大传媒纷纷报道罗纳德·里根的传奇人生.在涉及罗纳德·里根总统的"任次"和"届次"时,为数不少的媒体出现了"任"与"届"混乱的差错.  相似文献   

7.
换岗发案 老熟人受处罚 1999年初,湖南省桃源县档案局为搞活内部机制,实行竞争上岗,3月下旬,县档案馆副馆长熊金翠接替了库房管理与接待利用工作.熊副馆长与在这一岗位干了6年的刘某逐一清点案卷,未发现差错.  相似文献   

8.
校对的"察"与"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对是校对主体对校样差错“察”与“断”的结合。“断”是“察”的结果,“察”是“断”的前提。“察”就是在校对差错时善于察其源,观其形,识其义,辨其音。  相似文献   

9.
在10余年记者生涯中,我亲身实践了600余次暗访,没有一次因为暗访的手段、过程和结果而引起诉讼,没有出过一次差错,也没有出现过记者被打的恶性事件,虽然有10余次遇险,但都化险为夷.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笔者在暗访中对"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应设"更正"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笔者所查阅的科技期刊中,很少见到"更正"这个栏目,是编辑水平高,期刊没有差错了吗?事实并非如此,在1995年全国科技书刊质量评比中,查出的差错率还相当高,提高编校质量的呼声并没有消失.  相似文献   

11.
陈尚忠 《今传媒》2007,(6):25-25
常言道"有钱难买回头望",把这一做法运用到新闻媒体的编校工作上来很有必要.令人欣慰的是不少新闻媒体在搞好"回头望"上不吝下功夫,做到"回头"在关键时,用心"望"出效果来,尽可能避免差错排除险情.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校对是编辑出版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其根本任务就是按照出版规范要求,校正编排加工中的差错和不妥之处,目的是保证刊物的最终质量.  相似文献   

13.
新闻隐性差错的校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望喜 《今传媒》2009,(6):67-69
新闻中的差错是纷繁复杂的,既有文字性差错、技术性差错,也有政治性差错、知识性差错等等.现代校对专家提出了"显性差错"和"隐性差错"的概念.显性差错一般比较容易辨识,隐性差错则似是而非,辩识难度相对要大.  相似文献   

14.
媒体在报道中出现差错,在所难免.问题在于,如何认真对待差错、及时纠正差错.  相似文献   

15.
秦蓁 《今传媒》2006,(3):49
今年春节晚会电视上打出的字幕出了不少错误。报道说,春晚被《咬文嚼字》“咬”出了28处错字,平均每10分钟出现1次差错。春晚的导演甲丁对28处差错作出回应,表示很惭愧(见《新华日报》2月7日D3版)。特别令人可笑的一处差错,是把南非共和国的城市“开普敦”当成一个国家。这是何  相似文献   

16.
岳平 《新闻与写作》2006,(10):31-31
日常报道应该不出任何差错。政治性差错不应出,知识性、技术性差错也不应出。因为后者常常反映着一张报纸的综合素质,同样关乎公信力。编辑、记者不可能是“万事通”,但只要多学、多问加细心,差错也是可以避免的。下面是两例差错。  相似文献   

17.
培育"四种目光"当好把关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 纸、杂志编辑部的任何一篇稿件 ,都要经过从编辑到终审发稿人各层关口方能发出。尽管各层把关人所负的责任不同 ,但大凡优秀的审稿人 ,都要具有好眼力 ,这是当好把关人最关键的一条。出色的把关人要目光犀利 ,就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样 ,辨真伪、除错讹、正是非 ,使差错无藏身之地。特别是涉及宗教、民族等敏感问题 ,更要格外谨慎。根据笔者在《半月谈》杂志曾经当过一段审读人的实践 ,和读到一些同行的审稿经验与体会 ,以及对成品差错的反思 ,对审稿人如何把好关口 ,怎样捕捉差错的问题 ,总结归纳出要培育“四种目光” ,即 :敏锐的政治…  相似文献   

18.
谭辛 《新闻三昧》2006,(3):38-39
新华社主办的《新华每日电讯》报,从去年9月23日在第二版推出了一个栏目叫《有错即改》,栏目中将责任编辑、校对者姓名,在何版出了何种差错,正确的应该是怎么写,都一一公布于众,并在专栏底部写道:“本报向广大读者致歉!欢迎广大朋友举报差错。”还公布了差错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例如今年2月6日2版《特别的春节礼物:今年拍“合家欢”的特别多》的第四段第六行“家俱”应为“家具”。责任人:用黑体字标出编辑吴建路、校检王守荣。2月7日5版《丑闻缠身,小泉内阁患“晚期综合症”》第三个小标题下第一段第四行“对力挺”应为“力挺”。责任编辑…  相似文献   

19.
李艳 《编辑学报》2015,27(3):236-238
分析了计算机的应用给科技期刊的校样带来的问题,如录入差错、系统变换差错、改样差错、编辑疏忽造成的差错.为降低差错率,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在审稿、排版、一校及互动校对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谈谈图书编校中容易混淆的字与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编校差错通常有文字差错、知识性和常识性差错、语法性和逻辑性差错、语言表述错误、未作技术整理遗留的差错、标点符号差错、排版和印刷问题七种类型.而文字差错主要有易混淆的字与词,多字和漏字,汉字笔顺错误,数字、简繁字混用,字母误用,名词术语和引文上的差错等,许多属同音、形似错用,其中,易混淆的字与词出错概率较高,特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