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邓小平在1992年春视察南方时,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总结性的概括,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学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对于我们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大胆地加快改革开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具有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社会主义的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发…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纵观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和探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是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来对社会主义进行认识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当今世界并存的两种根本不同的社会制度,按着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资本论》中的剥削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原典立场来看,剥削指的是在"对抗性生产关系"中,"非生产劳动阶级"凭借其对生产资料的垄断权,对"生产劳动阶级"的"剩余劳动"进行的"无偿"占有;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但并不排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剥削现象;将"剥削"与"非剥削"混为一谈,遮蔽了社会主义制度与一切剥削制度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他长期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不断探索所作出的新概括。这一论断,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曲折的探索过程。马克思、恩格  相似文献   

5.
为了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作者在本文着重探讨了社会主义本质与特征的关系;消灭剥削与允许带有剥削关系的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关系;共同富裕与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自从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来,社会主义本质与公有制的关系就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热点。本文既不是简单地认为社会主义本质包含公有制,也不是简单地把二者割裂开来,而是力求从唯物辩证法的运动、发展的角度分析社会主义本质和公有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社会主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的基本理论构想,列宁、毛泽东在俄国和中国努力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道路,这些都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邓小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些著名论断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和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8.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邓小平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的五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割裂开来理解。只有生产力解放了,生产力才能得到发展,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是一个整体;生产力解放了,发展了,有了丰厚的物质资料,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才有了根本保障,反过来看,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又为生产力发展与解放提供了动力与条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互相联结…  相似文献   

9.
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历经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认识,苏联模式传统社会主义观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理性认识三个阶段。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完整准确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精辟的阐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首次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简洁、明了的科学概括,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对于我们解放思想、转换脑筋,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和邓小平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全球化产生的根源,科学地揭示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邓小平的全球化思想同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理论。他们的全球化理论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灵魂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深化改革,使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棱心内涵;抓住时机,加快发展,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主旋律。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科学的发展现指导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用来描述中国现代化发展阶段的词语,它表示的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宏伟战略.它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观的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丰富.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是一个不问断的发展过程。马克思奠定了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框架,构成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原生形态。列宁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同时,通过大容量的理论研究,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世界历史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次生形态。毛泽东、邓小平对所处时代的把握以及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认识,以不同的形式达到了应有的理论水准,成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再生形态。  相似文献   

15.
文艺育德论,作为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说的理论。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文艺育德思想,对毛泽东的文艺育德论进行了创造性发展.把毛泽东文艺育德论推到了一个更高更新的境界。本文试通过结合对马恩文艺育德观点和思想的辨识.对邓小平文艺育德论的立论基石作简要分析探讨,以作为理解邓小平文艺育德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论邓小平社会和谐发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思想触及了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邓小平关于维护社会稳定,对外开放要以对内搞活为目的,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协调等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了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延伸和发展。本文就全面小康的科学内涵、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并对"发展"的全面性、各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巨大的实践意义,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则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对邓小平社会发展观的拓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创新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和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体系日臻完善,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邓小平理论的实质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决定了它需要用科学的理论作为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一实质,决定了它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