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常听一些中学生说:“我们学习语文,最怕的就是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作文课老师一般都作指导,讲的是一套怎样选材,怎样剪裁,怎样开头和结尾等,老师越讲,我们就越不知道怎么写。”为什么学生觉得无话可写呢?为什么老师越讲学生越不知道怎么写呢?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生活的真实体验,缺乏对客观事实的独特感受。最近,笔者尝试用“作文三步法”中的“感知”去指导学生写作,在实践中,笔者发现“感知”的确可以成为提高学生作文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乐写、善写呢? 一、在学生丰富材料的积累中增强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俗话说:生活本身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老师要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生活的美。在写作时。学生自然而然地有话可写了。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触大自然。引导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观察的对象上。如上三年级的一次作文课.  相似文献   

3.
李娟 《陕西教育》2006,(1):94-94
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两点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呢?笔者认为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很多小学生提起作文就唉声叹气。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把写作当成了沉重的精神负担.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怎样才能使他们从“要我写”的状态进入“我要写”的佳境呢?方法当然很多.激励法则是其中一个很重要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三年级学生初学写作文,既存在“无话可说”,又存在“无材料可写”的问题。那么,作为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呢?下面以小语第五册《观察一处景物》为例,谈谈从词着手。从词到句.从句到段,从段到篇的作文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汪春秀 《湖南教育》2005,(20):32-32,30
一、教师是学生写作过程中“平等者中的首席” 低年级多是看图作文,学生根据图上提供的内容写话,一般都不会觉得无话可写,也不难写。但是一到三年级不以看图写话为主,需要学生自己选择材料、组织材料,他们就会觉得难,甚至无从下笔。为什么呢?原因固然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成为评判作文的权威。其实,教师在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不是权威,而应成为学生“平等者中的首席”。如何体现“平等者中的首席”意识呢?  相似文献   

7.
白宝勤 《学子》2013,(11):48-48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处于“无米之炊,无源之水”的境地,双眉紧锁,缺乏写作文的素材;没词可写,形成了怕作文的通病。怎样把学生从怕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呢?其关键在于教师应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丰富作文素材、拓展思路、开阔视野,解决好“写什么”这一难关,才能写出内容丰富多彩、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气息浓郁的好作文。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作文教学历来是个难题,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冥思苦想,却依然无从下笔,无事可写,即使最后勉勉强强地挤出了一点“牙膏”式或“流水账”式的文章来,却又千篇一律,没有新意,不感人,不生动。究其原因,首先是学生作文素材匮乏,没有写作兴趣;其次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写,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乐写、会写、写好作文呢?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概括事物意义.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创造新经验等。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两点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呢?笔者认为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李毓林 《考试周刊》2010,(21):58-58
作文课上老师出了题目,讲了要求,让学生开始写时.一些学生口咬笔杆,双手托腮,木然而坐。老师问他们为什么不写,他们就会面有难色地回答:“没啥可写。”一些学生提笔就写,一气呵成,可是拿来一看“材料一大片,中心看不见”,这是由于学生取材能力差而造成的。如何提高学生的取材能力呢?我的做法有三。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有许多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究其原因是对作文缺乏兴趣。面对这种现状,我就从作文的内容入手,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及时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因势利导。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12.
“作文作文,一做头疼”这是许多小学生的口头语。出现这种现象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教的过死,使学生觉得作文课枯燥无味,无物可写;二是教师要求过高,期望过大,使学生对作文课产生畏难情绪,怕写也不敢写;三是对学生的作文批评过多,鼓励太少,使他们对作文失去兴趣,不愿去写。怎样才能写好作文,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继而大面积提高作文质量?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步骤。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语文教育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学生对作文感到伤脑筋。甚至到了“谈虎色变”的地步.他们往往感到脑中空白茫无头绪.无从下笔。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特别是农村的学生,教育资源比较贫之,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也难采取对策。如何使师生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呢?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学生作文要做到有真情为感,有事可写,就必须以实际生活为素材,有相当多的学生感到作文没啥可写,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是因为平时生活素材积累太少,一到写作文就是“编”和“抄”。为了让学生作文时“有米下锅”,写自己想写的真人真事,说自己想说的真心话,抒自己想抒的真情实感,在作文课上,我改变了当堂命题的习惯做法,作文的题目、体裁、内容、中心都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有三个重要方面:第一,“写作动机”;第二,“有东西可写”;第三。“能够写出来”。在这三个方面中,我认为第二个方面“有东西可写”尤为重要。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是这样。如果心中无感、胸中无事,学生怎么能写出“感情真挚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呢?为了让学生“有东西可写”,在作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做到“四多”:  相似文献   

16.
每次作文,学生总感觉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但为了完成任务,又不得不写.因此,作文中空话假话连篇。写的人都是千人一面,记的事都是千篇一律,老师改作文也觉得索然无味,使作文训练走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学生写枯燥无味的文章,老师枯燥无味地阅文章”。学生为什么会觉得没有话说,没有内容写呢?  相似文献   

17.
“快乐作文”教学是指渗透着“快乐教育”的作文教学。有人把它理解为在作文教学中搞些游戏 ,玩玩乐乐 ,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快乐作文”教学有其更深广的内涵 ,它更多地体现在“审题——选材——表达——评讲——实践”等各个环节。“快乐作文”教学的核心是“你不会写 ,教你会写 ;你不喜欢写 ,让你喜欢写。”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作文过程中体会到快乐。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就快乐作文教学做粗浅的探讨。一、拥有“内容”学生怕作文一个根本原因是觉得“没啥可写”。要是帮助学生“找米下锅”,那他们就会感到快乐。怎样使学生拥有“内容”呢 ?1…  相似文献   

18.
提到作文,不少学生抓耳挠腮,唉声叹气;说到批改,不少教师怨声载道,叫苦不迭。这恐怕是小学作文教学中最常见的现象了。尽管改革作文教学的呼声不绝于耳,可是究竟怎么办?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指导学生变“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为“有话想说、有事要写”呢?通过实践摸索,我觉得以下两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一是让学生明白“求得源头活水来(源泉)”的重要,二是让学生懂得“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的哲理。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觉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这两点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乐写、善写作文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提起写作文,一些学生往往唉声叹气,视作文为畏途,不会写,不爱写。作文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或是有话不知如何表达。那么,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呢?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总结了八个字“多看、多听、多想、多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