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俞军 《宁夏教育》2008,(11):15-16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它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文化氛围的和谐等等。师生在这种环境下,心情舒畅,真诚信任,相得益彰,教学相长,协调发展。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影响着社会的未来。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是师生和谐发展的重要基地,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在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过程中,学校应该把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发展作为师生的理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2.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其内涵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把和谐延伸到校园,就是使学校这个特殊组织呈现协调有序的发展态  相似文献   

3.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表现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谐观”。即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和谐校园是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统一,是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表现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谐观”。即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和谐校园是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统一,是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创建和谐校园,不仅是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而且也是发展和谐教育,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努力探索,全身心地投入到和谐校园建设这项伟大而又系统的工程中去,不断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学校育人环境,营造和谐教育教学体系,发展和谐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6.
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现实存在。这种“现实的存在”,要求校园内部各要素必须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协同并进的和谐状态。学校内部的和谐要素主要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学校发展与稳定的和谐;教学科研与质量管理的和谐;物质环境建设与精神环境建设的和谐等。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在和谐校园建设中,  相似文献   

7.
正建设美好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景。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1]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  相似文献   

8.
大学和谐校园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1.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就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而言,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一种发展状态。作为一种存在的发展状态,和谐社会总体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和谐: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人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在和谐校园建设中,人是建设的主体,和谐校园是大学的理想追求。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资源,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以人为本是教育最基本、最高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0.
大学和谐校园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1.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就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而言,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一种发展状态。作为一种存在的发展状态,和谐社会总体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和谐: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人的和谐;三是人与自身的和谐,即以"和谐人"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心环节。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应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特征,是各种校园内部与周边要素的整体优化的系统。  相似文献   

11.
关于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和谐社会具体延伸到一个部门,也要构建一种和谐的平衡发展状态。本文从高校图书馆人与人、馆内各部门、馆藏文献结构比例之间,以及图书馆与学校、与各系部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等方面分析了构建和谐图书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文化是高校校园之灵魂,和谐校园文化是指构成校园文化系统的各部分、各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促进的状态。和谐校园需要和谐校园文化的有力支撑,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内在要求。要以"和而不同"的思想原则来指导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学校的和谐是指学校的一种协调、平衡、有序发展的状态,学校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师生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和谐校园”的概念性分析,深入剖析“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内涵,进而论述构建“和谐校园”应“以人为本”,从学校自身情况出发,结合“八荣八耻”,使得学校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中共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加深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结果,是全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提出的全新历史性课题.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地方,作为社会这个大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必然带着社会的特征,必然带着从古到今人们探索的问题而存在.构建和谐校园既是丰富和发展我国传统的"和合文化",也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所谓“和谐”,即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课堂,主要是指课堂里学生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如教学中,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艺术,教师、学生、文本的平等对话等等,都是和谐课堂的重要体现。近年来,贵溪市实验小学,乘着课改的春风,用“构建和谐课堂、张扬学生个性”的育人思想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从而使学校迈入和谐发展的快车道。对“和谐课堂”的理解,贵溪市实验小学的教师们认为:学生进课堂以前和出课堂的时候有了变化,是一节扎实而有效率的课,这样的课堂应是“和谐的课堂”;课堂上不完全是预设的,在教学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是一节丰实的课,这样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只要是一心为孩子、为学生上课,而不是上给其他听课的人听的,是一节平时都能上的家常课,这样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课堂上虽有缺憾但又努力完善着,是一节真实的课,这样的课堂也是“和谐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所谓“和谐”,即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课堂,主要是指课堂里学生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如教学中,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艺术,教师、学生、文本的平等对话等等,都是和谐课堂的重要体现。近年来,贵溪市实验小学,乘着课改的春风,用“构建和谐课堂、张扬学生个性”的育人思想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从而使学校迈入和谐发展的快车道。对“和谐课堂”的理解,贵溪市实验小学的教师们认为:学生进课堂以前和出课堂的时候有了变化,是一节扎实而有效率的课,这样的课堂应是“和谐的课堂”;课堂上不完全是预设的,在教学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是一节丰实的课,这样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只要是一心为孩子、为学生上课,而不是上给其他听课的人听的,是一节平时都能上的家常课,这样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课堂上虽有缺憾但又努力完善着,是一节真实的课,这样的课堂也是“和谐的课堂”……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努力建设和谐校园,使学校发展不断呈现出协调、均衡、有序的态势,努力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经济建设主战场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和谐发展的建设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所谓“和谐”,即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课堂,主要是指课堂里学生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如教学中,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艺术,教师、学生、文本的平等对话等等,都是和谐课堂的重要体现。近年来,贵溪市实验小学,乘着课改的春风,用“构建和谐课堂、张扬学生个性”的育人思想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从而使学校迈入和谐发展的快车道。对“和谐课堂”的理解,贵溪市实验小学的教师们认为:学生进课堂以前和出课堂的时候有了变化,是一节扎实而有效率的课,这样的课堂应是“和谐的课堂”;课堂上不完全是预设的,在教学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是一节丰实的课,这样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只要是一心为孩子、为学生上课,而不是上给其他听课的人听的,是一节平时都能上的家常课,这样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课堂上虽有缺憾但又努力完善着,是一节真实的课,这样的课堂也是“和谐的课堂”……  相似文献   

20.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所谓“和谐”,即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课堂,主要是指课堂里学生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如教学中,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艺术,教师、学生、文本的平等对话等等.都是和谐课堂的重要体现.近年来.贵溪市实验小学,乘着课改的春风.用“构建和谐课堂、张扬学生个性”的育人思想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从而使学校迈入和谐发展的快车道、对“和谐课堂”的理解.贵溪市实验小学的教师们认为:学生进课堂以前和出课堂的时候有了变化.是一节扎实而有效率的课.这样的课堂应是“和谐的课堂”:课堂上不完全是预设的.在教学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是一节丰实的课,这样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只要是一心为孩子、为学生上课,而不是上给其他听课的人听的.是一节平时都能上的家常课,这样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课堂上虽有缺憾但又努力完善着.是一节真实的课,这样的课堂也是“和谐的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