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课程论为研究的指导思想,以黑龙江省部分高校体育教师、体育行政领导、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逻辑推理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20所普通高校开设冰雪校本课程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黑龙江省部分高校冰雪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投资,加强冰雪项目设施的建设,深化冰雪校本课程教学改革、课程设置多样化,加强课程资源的系统整合,开展多元化的冰雪课堂,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体育教师冰雪素质的建设等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促进黑龙江省高校冰雪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浙江省26所高职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开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在分析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开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不但有利于地方和学校实施课程的自主性和多样性,还能真正体现新课程实施的统一性和灵活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行动研究和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本校以"乒乓"为载体的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系统研究,对课程开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等做全面地剖析,为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运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影响江、浙、沪地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管理体制、训练科学化水平、训练投入、运动员学习与出路等,是制约江、浙、沪地区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李真 《体育科技》2012,33(1):118-120,12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等,通过对河南省农村中学的校本体育课程器材设备资源进行调查与研究;并提出以下建议:加大素质教育、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宣传力度;通过有效途径切实提高体育师资水平;动员社会力量改善学校体育器材等硬件设施,完善学校相关管理及安全工作法规;利用区域优势或特色做好体育课程器材设施开发等。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田野实证、电话采访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省普通高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教师素质和学校状况是影响高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建议尽快强化教师素质培养,解除对体育课程的不公平待遇;以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改变目前高中体育课现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对实现办学目标、形成办学特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教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广西74所高校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总结阐述了体育校本课程在高校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中生体育艺术类校本课程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为高中生体育艺术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明确了高中生体育艺术类校本课程教材的内容及分类,并制定了多种教学的组织形式及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海燕 《体育教学》2014,(11):14-15
2014年10月15~17日,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研究中心主办的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I暨长三角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活动在浙江嘉兴举行。来自浙江、江苏、上海三地的省、市教研员、体育特级教师及部分骨干教师近50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本次活动以“趣味课堂”为主题,以“疑难问题解决”为研讨重点,通过省际交流,旨在促进江、浙、沪三省市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戴健  张林  马志和  刘炜 《体育科学》2004,24(1):13-16,26
主要运用访问调查、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揭示江、浙、沪地区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立新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依托社会力量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建立市场化的后备人才交流制度,全面提高教练员素质,加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后备人才培养的科学化水平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辽宁由体育大省向体育强省转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作为体育大省为中国体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前辽宁省提出了由体育大省向体育强省转变的战略:完善现有的相关制度;以非奥运项目为平台,发展群众体育;均衡发展竞技体育奥运项目。  相似文献   

12.
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湖北、河北两省高校教师参与健身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体育的健身功能有一定的认知,健身需求较为积极,但认识比较肤浅、片面和狭隘,一般局限于直观层面;被调查者中有健身意向的占多数,但付诸行动并持之以恒者偏少。分析认为,加强体育价值观的宣传引导、加强组织,是当前高等学校群众体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闽台社区体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课题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电话访谈法、比较研究法等对闽台社区体育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闽台两地社区体育在管理体制、社区体育政策法规、社区体育开展时间、民众主动参与健身锻炼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健身锻炼项目、社区体育活动类型、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投入等方面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愈来愈关心自身的健康状况,采取措施提高生活质量。在2000年江、浙两省国民体质监测大样本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比较了两省20~69岁普通居民体育生活状况与特点,分析了两省居民性别、年龄、体育意识和活动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加益 《浙江体育科学》2009,31(5):22-25,52
运用比较分析法,认为浙江、广东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差异点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不同,主体不同,结构特征不同,企业植根性不同以及政府作用不同.浙江、广东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相同点是:乡村是两地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落脚点,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不高,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端;共同面临产业环境恶化,发展动力不足的困境.由此认为制度创新是两地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关键;两地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应该巩固优势、补强劣势;积极升级演进,由外向型向国际性发展;政府必须合理作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16.
拳击运动在我省的发展仅有短短不到二十年的历史,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八届、九届、十届全国运动会上,浙江代表团首枚金牌都来都自拳击队。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项运动目前尚未达到国内最高水平,文章就我省拳击运动现况进行认真分析,对我省拳击运动发展提出建议,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湖北省体教结合工作开展的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研究认为:湖北省体教结合20余年来得到广泛开展,如体育学院形成"学训研"三结合基地、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中学创办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等,但也存在学训矛盾严重、体教结合甚少、体教结合的目标不一致、项目设置和湖北省优势项目没有衔接等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加强体教结合的制度建设;明确体教结合的指导思想,树立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完善"小—中—大"一条龙培养机制;健全学校竞赛体制等等。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85~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通过对浙江省和广东省1985、1991、1995、2000年7~22岁学生身-高、体重,分城男、乡男、城女、乡女4组进行快速增长期、减速增长期、第1次长停年龄、“平均值”的最大值、达到最大值的年龄、4次测试的最高值、升降年龄段所占百分比和7~22岁学生的“岁平均增长值”几项内容的比较,分析其相关规律及差异,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摔跤队膳食营养状况的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梅  曹佩江  陆鹏 《体育与科学》2006,27(6):90-92,84
研究目的:膳食营养是保证运动员营养素的需要和维持体能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对训练起重要的保证作用,与膳食营养在竞技体育中重要位置不相适应的是运动员膳食的不平衡现象普遍存在,它长期影响训练的效果和训练后的恢复。本研究通过调查备战十运会的江苏省摔跤队的膳食状况,对其做出评估,为平衡膳食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食物称重法,称量并记录每个运动员所吃主副食的熟重、剩余重量,计算出所吃食物生重。记录运动员饮水量及营养品服用量,用软件计算出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及食物构成。将计算结果与运动员每日膳食营养供给标准,食物摄入供给标准进行比较做出合理评价。研究结果:江苏省摔跤运动员三大营养素的摄入比例多不合理,碳水化合物78%不足,56%的运动员脂肪和蛋白质超过推荐标准。中餐、晚餐的能量摄入比例超标比例较高,早餐不足。运动员各种矿物质摄入都超过推荐值,运动员的维生素摄入相对不足,VA、VC、VB1、VPP不同程度地缺乏。运动员每日的摄入量变化很大,最大幅度可达到83%。运动员进食的多少与运动量、运动强度、饭菜的内容以及个人的喜好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以区域文化理论为依据,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时滇黔刀文化现象进行研究,以探索刀文化与本地域文化的内在关系,分析其形成的因素,从而总结出其文化内涵和精髓.研究发现,刀文化普遍存在于当地的诗歌传说、巫风舞影、祭礼习俗中;而刀耕火种情节、刀的本质属性、阿昌刀的物质基础、民族本性、民间信仰和地理位置的偏远性等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