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琳琳 《教育导刊》2005,(12):50-52
很多父母都已经意识到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重要性,但如何对孩子特别是幼儿进行性教育,感觉还是很棘手.要从容应对有关孩子性教育的问题,父母首先要有正确的性观念和性教育观,才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家长和学校要共同努力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学校的社会性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也极为重要.所以,家长和学校对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幼儿性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近年来我国幼儿遭受性侵事件时有发生,且多发生在农村地区,表明我国幼儿性教育并未普及,大多数农村家长性教育意识薄弱,性知识来源狭窄,农村幼儿教师缺乏专业的性教育观念。为此,建议加强对性侵幼儿立法,完善法律保护制度,增强幼儿父母性教育知识,加强监管保护等。  相似文献   

4.
沈青黎  孙岳 《教师博览》2013,(11):34-35
<正>近年来,女童被性侵的案件频出,让我这个做妈妈非常揪心。我也有个女儿,所以常常会因为各式各样的负面新闻感到不安,也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担忧,我深知某些侵害不仅会给孩子留下终生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而且会给一个家庭带来巨大的打击,甚至还有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因此必须加强对孩子的保护。但现实情况又不允许家长时刻守护在孩子身边,所以增强孩子的自我防护意识非常必要。对家长来说,要提高孩子的警惕性,使其主动远离危险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360名17-25岁大学生的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家庭性教育开展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充分发挥家庭在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及进一步促进青少年的性健康提供依据.结果发现,87.5%的学生认为家长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但高达33.6%和39.4%的学生在家庭中从未或几乎未接受过性教育.接受过家庭性教育的对象中,64.0%的学生只接受过母亲的性教育,仅有10.5%的学生接受过来自父母双方的性教育,且36.8%和32.6%的学生在问题出现时甚至出现之后才得到性教育,94.1%的学生认为家庭性教育对自己有影响,且认为影响很大(9.3%)或较大(35.1%).面对孩子的性疑问,高达60.0%的父母要么含糊其辞要么有选择地回答,有7.5%、12.5%的学生家长分别无能力回答或不允许孩子询问相关问题.89.4%的学生认为父母不是个人性问题最佳求助途径.目前大学生家庭性教育状况不尽如人意.因此,应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提高其教育责任意识和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教师性侵学生案"成为最受社会关注的犯罪问题之一。教师性侵学生,是对学生根本尊严的最严重的侵害。"教师性侵学生案"暴露出我国性教育的缺位、师生关系的错位、"失身就是失贞"观念的束缚、教育管理的疏忽、惩处性犯罪方面的漏洞。构建防范"教师性侵学生"的保护机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性教育、家长应全面关心孩子、依法治校、健全法律制度、健全救助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青少年性教育,并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还应该包括健康性心理的塑造、正确性观念的确立、与异性和谐相处能力的培养以及安全行为模式的获得。2011年初,我无意在武汉的家长—学生平台网www.jiazhang100.com中看到一个很抢眼的帖子,是一个初中妈妈说她孩子的同学怀孕了,但不敢告诉任何人,包括她自己的母亲,不知该怎么办。我跟踪该帖看了许多家长的回复,有一半家长认为是该生的家长失职,没有对孩子进行必要、有效的"女生教育"。这当中也有少数家长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多数专家都主张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性教育,使他们从小就有正确的性观点,这样对身心均有益处.但怎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呢?专家认为,对孩子的性教育应分阶段进行,年龄不同,做法也各异.  相似文献   

9.
《家庭与家教》2004,(9):6-7
有没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性教育的责任该由谁来承担,我们来听一听有关人士的见解. 吴毅(男,40岁,公务员):我的女儿上初二了,我认为性教育应由学校来完成.学校开设性教育,很有必要,我不会排斥的,但应该有年龄的界限,如果孩子还在朦朦胧胧时期就接受性教育,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是否能晚点儿,比如在十五六岁以后.此外,学校开展性教育,应该先谈自我保护,再谈性.  相似文献   

10.
提及孩子的性教育,通常是父母在发现孩子有这样或那样的与性有关的行为问题时,才开始真正关注孩子的性教育。研究表明,父母在孩子的性意识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绝大多数有性行为发展问题的孩子多与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有关,那么怎样才算是好的性教育呢?遇到孩子性教育中的问题,父母应该怎么做呢?首先,父母要树立性别平等的价值观念不管是女孩还是男孩都一样,父母尤其不要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假若孩子的性别与父母的期望有冲突,父母不要固执地、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对孩子的性别期望去塑造孩子的性别特征,否则容易造成孩子…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总是避讳和孩子谈"性"问题,而让孩子自己去摸索,往往使许多孩子因一时的"性"好奇,而犯下错误.其实在孩子年幼时,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性心理.  相似文献   

12.
一提到启蒙教育,一般能够想到的是培养孩子的智力或者一技之长,很少有人想到过启蒙教育当中的性教育。中国人一向对性讳莫如深,对孩子就更是避而不谈,以至于当孩子问大人“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的时候,连满腹经论的父母可能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有一个12岁的女孩就曾问家长:“我  相似文献   

13.
本刊2011年1月的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国内青春期性教育的现状与前瞻》的文章,其中提到,从北京地区对中学生家长的抽样调查显示,47.0%的家长从未对孩子进行过青春期教育,36.8%的家长"只有在孩子问及时才告诉他/她",仅有15.2%的家长会"主动积极地向孩子宣传"青春期相关知识。由此可见,家庭的青春期教育明显薄弱。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帮助青少年平稳地度过青春期这一人生关键时期,家长是否作为、能否作为,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徐勤玲和韩健从家长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智慧的教育策略,无论是教育形式还是教育内容上,都贴近孩子的实际,教育而不灌输,引导而不强求,引领孩子自我走向价值。这种巧妙的谈话方式不仅对家长,而且对广大学校教育工作者都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14.
王木玲 《班主任》2003,(3):24-24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班里最好的。但就我班情况来看,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平时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对孩子在校的生活也缺乏了解,因而造成家长与教师在许多方面不能协同一致,甚至误解老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于瑞 《家长》2004,(Z1)
如今,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富裕起来,但在家教中,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却是一个盲点。有的家长对孩子花钱不加限制,为满足孩子的欲望而慷慨解囊;有的家长则对孩子花钱管束得过紧,即便是孩子的正当要求也非常苛刻。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都无法使孩子从小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也无法使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从而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培养他们的理财能力,显然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家长要训练孩子有计划地花钱。家长给孩子零花钱,要定时、定量。家长只提出花钱的原则,具体如何支配这些零花钱则由孩子全权负责,家长不直接干预…  相似文献   

16.
家长陪读ABC     
家长陪读,只要条件允许,方法得当,对孩子的学习进步是有好处的,现提出以下几点陪读意见,供家长们参考。一、要耐心,不要急躁。有的家长在陪读过程中缺乏耐心,动不动就发脾气、训斥孩子,有的甚至对孩子拳脚相加。这些做法,不但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而且还会使孩子厌烦学习。孩子掌握  相似文献   

17.
现在,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娇惯,渐渐孩子就养成了任性、自私的性格,使之教育起来非常难.这也是许多家长和老师感到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2014,(10):30-31
主持:如今,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使孩子平平安安地长大,健健康康地成人,这已经成了所有中国家庭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因为只有孩子的安全得到了保证,幸福的种子才可能在一个个家庭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所以,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我们走进浙江省衢州市新星小学,与部分家长探讨如何利用生活细节培养孩子安全意识的体会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正许多孩子之所以会遭遇性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身体的边界意识,不知道自己的身体边界在哪里,因此遇到越界行为时不够敏感,以至于无法及时采取措施来逃离险境。所以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时,一定要着重培养孩子的"边界意识",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孩子们天生喜欢游戏。《游戏力》一书中提到,游戏不仅能帮助我们进入孩子的世界,还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  相似文献   

20.
当前,家庭对如何开展游戏并在游戏中对孩子进行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开展家庭游戏的意义及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家长认为游戏不过是孩子的兴趣活动,可有可无;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热衷于游戏是贪玩,浪费时间;有的甚至对孩子说:“好孩子是不玩的。”殊不知由于家长长期忽视孩子“要游戏”这一基本要求,会影响孩子运动能力、认识能力、社会性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