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词是唱歌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学习歌唱这种音乐活动中,让孩子们记住歌词,是演唱歌曲的前提条件。智障学生由于记忆能力地下,记住歌词非常困难,如何从低年级学生的兴趣人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加强歌词的记忆教学呢?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节三(1)班的音乐课。和往常一样,上课铃一响,我先稳定了学生的情绪,然后开始了今天的教学。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欣赏歌曲《多来咪》,这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歌曲的旋律学生非常熟悉,很快地都能看着书上的歌词跟着录音演唱,但对歌曲的创作背景感到很陌生。  相似文献   

3.
作为音乐老师,经常发现学生一离开音乐教室,就不太唱课上教学的歌曲,家长也反映孩子回家很少主动唱歌,即使唱了,也不尽如人意。学生离开音乐课堂不唱歌的原因有很多,没有记住歌词也许是其一。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高效率地记住歌词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运用了形象辅助法、活动体验法和结构分析法三种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歌词的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4.
多媒体技术为实现新课标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能拓展教学空间,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有效地优化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实效性。 1.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通过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创设宽松、愉悦、自由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如在教学《春天的故事》一课中,我用董文华演唱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进行导入,然后问学生:"同学们,  相似文献   

5.
一、期望 一直希望语文课是学生喜欢的课程,而这样的课堂应该是让每一个学生在课上积极参与,在课下反复回味,同时还期待着下一节课到来的课堂.这也许只能是奢望,但我还是想努力实现梦想. 二、实况 "课前听大家唱了几首歌曲,老师意犹未尽,很想大家再为老师唱一首歌."我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字:寂寞沙洲冷.底下一片哗然,然后我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请文娱委员上来把歌词写在黑板上,其余的同学先酝酿唱歌的感情."很快,周传雄演唱的《寂寞沙洲冷》的歌词出现在了黑板上:  相似文献   

6.
第一场:单科教学VS整合教学 某中班幼儿学习故事“五官总动员”,教师先是出示鼻子、耳朵、嘴巴等图片请幼儿认识.接着又演唱歌曲“草莓蛋糕”(歌词里面有五官的内容),演唱完后又进行了五官绘画。  相似文献   

7.
一.导入 学生欣赏殷秀梅演唱的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大屏幕展示歌词)引出新课。  相似文献   

8.
活动来源:歌曲《春天里来》改编自老电影《马路天使》的主题歌《春天里》。整首歌曲轻松欢快,表现出春意盎然的美景,适合大班幼儿演唱。目标: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2.学习借助图谱来理解、记忆歌词,并体验自主学习带来的快乐。准备:1.图谱一张,歌词图片。2.幼儿已有关于春天的认知经验。过程:1.欣赏教师范唱。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请大家听一听。2.了解歌曲内容。师:歌里都唱了些什么?幼:花衣裳。幼:啷里个啷。幼:有花香。幼:太阳照我身。幼:我听到有“田野”,其他的我记不得了。老师你能不能唱慢点,有的…  相似文献   

9.
设计意图: 这是大班主题活动《动物王国》教材里的一节普通的歌唱教学课。通常的歌唱教学,教师都觉得比较枯燥,让孩子学会歌词演唱歌曲,需要不停反复的练唱。在本次教学设计的时候,我想尝试在学习歌曲的手段上和练唱的方法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0.
活动目标1.自然地随老师学唱歌曲,并积极扮演小象参加歌曲演唱活动。2.借助老师体态动作、教学图片理解并记忆歌词,尝试创编各种动作与同伴结伴演唱。3.体验与同伴共同歌唱、律动、游戏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师生零距离     
郭辉 《湖北教育》2004,(7):54-54
音乐课应该是很轻松、很愉快的一门课,学生通过欣赏音乐,演唱歌曲、表演舞蹈来陶冶性情,释放心情。但在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还是比较拘谨,显得并不轻松。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观察,原来是老师在课堂上站在  相似文献   

12.
周黎丽 《考试周刊》2014,(51):191+185-191
<正>音乐活动是使幼儿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音乐活动开展的目的是使幼儿在音乐实践过程中获得更加积极有效的发展。在幼儿园歌唱教学实践活动中,幼儿对歌词的学习与记忆是学习歌曲的关键环节。如果幼儿对歌词不理解,记忆歌词就会感到困难,歌曲的歌词类型不同、内容不同、教育价值不同,无疑给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带来了挑战。那么,如何根据歌词选择教育方法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帮助幼儿记忆歌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正几年前我在上海某大学听对外汉语教学的听力课。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听两个故事,然后回答问题。学生们来自世界各国,有美国的,有欧洲的,也有亚洲的。这堂听力课的内容对我震动很大。一个故事讲的是台湾某个卖烙饼起家的人,少年的  相似文献   

14.
歌曲辅助教学是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外语习得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海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完型填空、歌词排序、荚汉词语配对、写歌评等多种歌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在发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在选择歌曲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程度,兴趣爱好和歌曲的主题、内容、旋律、演唱等因素以充分发挥歌曲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一、传统音乐审美教学的发展现状初中时期是学生品行和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初中音乐审美教育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传统的音乐教学只是重视简单地教授学生歌曲、音符,对音乐课不重视,教学课时较短。老师演唱歌曲,音响反复播放,要求学生做到熟悉即可。学生学习教材中的歌曲,只是把唱歌当作学习任务,以会唱为学习目标,并不理解歌词的含义,无法感知歌曲蕴含的情感。  相似文献   

16.
<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有着重要的地位。歌唱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歌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的旋律美,音质美,歌词美,意境美。一首歌曲学会很简单,但要使学生理解歌曲,完美的演唱歌曲,这就和老师的指导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只有采用有效策略激发学生唱歌的兴趣,让学生把唱歌当做一件乐事,形成一种良好的唱歌习惯,孩子们才能终身受益。一、环境创设,诱发兴趣  相似文献   

17.
正【设计思路】《猫捉老鼠》是一首充满童趣、节奏鲜明的儿童歌曲,该曲歌词浅显,曲调简单且有重复。为凸显歌曲情境及可玩性,我将原歌词内容进行了改编。将原歌词中的"跑来跑去——现在吃米——现在睡觉"改编为"肚子饿了——跑来跑去——偷吃××",使歌词在故事线索上有了连续性,简单便于记忆;将原歌词中的"吃米"进行食物三层次替  相似文献   

18.
王卓 《儿童音乐》2011,(2):72-74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课是通过听、唱、动等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的一门艺术课。教师通过运用各种方式方法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在音乐课堂中创设出快乐的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状态下自主地学习。其中学唱歌曲是每堂音乐课的核心环节,学生通过学习一首首儿童歌曲,从中得到亲身体验歌唱的乐趣,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种途径。那么想要学会一首首优美动听的儿童歌曲,其中学会歌词记住歌词内容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刚刚踏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识字、汉字发音才刚起步,语文课上学汉字的进度与音乐课上接触的歌词内容的完整性不一致,使得他们对音乐课本上密密麻麻的汉字产生了畏惧心理。针对这一现象,我尝试了几种针对一年级学生快速记住歌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薛晖 《儿童音乐》2014,(2):48-49
正【例5】《小黄帽》是由长沙市岳麓区桐梓坡小学柳昀老师设计并执教的一节课。这是一节小学三年级的唱歌课,内容来自于湘艺版实验课标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册。柳昀老师为《小黄帽》一课设定的教学目标: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黄帽》,并能自主、有创造性的参与表现歌曲;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能真正体会到交通安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师生零距离     
音乐课应该是很轻松、很愉快的一门课,学生通过欣赏音乐,演唱歌曲、表演舞蹈来陶冶性情,释放心情。但在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还是比较拘谨,显得并不轻松。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观察,原来是老师在课堂上站在学生前面指手划脚,一会儿要求学生这样,一会儿要求学生那样,使学生处于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