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传媒科技》2002,(10):9-11,19
今年已是“十五”第二年,各报社在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中,都迫切需要有关报业技术发展的宏观指导性的文件作为参考。为此,“中国新闻技联”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业内外专家和技术人员,在调查研究、多方论证、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编写了《中国报业“十五”后三年技术发展规划建议》。该规划建议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报业发展的现状,深刻阐述中国报业技术近期发展趋势,提出了近三年报业技术建设的重点。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认为,该规划建议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实际指导意义,建议转发给各有关单位,供他们在本单位信息化建设中参考。  相似文献   

2.
万良君 《传媒》2002,(3):60-62
报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发展深度却滞后很多。我们研究发达行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其呈现客观的规律性和趋势,这些科学技术进步的共性特征对报业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日本报业在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冲击下仍能保持长盛不衰的原因作了分析,指出当前中国报业的整体形势不容乐观,中国报业同行可从日本报业中借鉴一些经营之道,推动报业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报业的IT应用将分为三个层次 正如六祖《坛经》中所讲:“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惭,人有利钝,故名顿渐”。同样是IT技术应用和信息化建设,然而应用和建设水平却因行业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而不一致。报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发展深度却滞后很多。发达行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过程呈现客观的规律性和趋势,这些都具有科学技术进步的共性特征,因此对报业同样具有指导性意义。根据对金融、工业和传媒的广电等行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预见,中国报业IT应用的  相似文献   

5.
刘贤 《新闻窗》2006,(4):87-87
信息技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报业的运行和发展越来越依靠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的应用。事实已经证明,报业信息化建设是报业加快发展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方式和必由之路。作为报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一步,本文就报业实施新闻采编管理系统过程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6.
中国报业信息化建设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伴随着全国报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报业集团综合实力的不断壮大,全国报业信息化建设也根据行业特点不断向纵深发展,在实践中积累了具有鲜明集团特点的信息化建设新做法和新探索。以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为主体组建而成的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在多年的报业信息化建设实践中,形成了具有集团特色的新闻采编和经营管理信息化做法。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和现代高新技术的有力推动下,中国报业的信息化脚步继续加快。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报业很快就将面对外国传媒集团强大的竞争力,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中国报业的许多报业集团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走上了“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的发展道路,这也促使中国报业开始尝试转制来进一步提高自身实力。本文意在帮助传媒行业的科技工作者开阔思路,全面了解中国报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便更好的推动和服务于传媒。  相似文献   

8.
金欣 《传媒》2019,(2):100-100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成熟发展,网络媒体凭借互动性、即时性、多维性等特点逐步兴起,并成为融媒体时代的主流媒体。传统报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甚至走到了生死危机的边缘。面对现实的冲击与困境,从手机报到网络报,再到微信公众号等,传统报业始终在寻求创新转型之路。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国报业融媒体发展正朝着纵深方向前进,由简到难,从单一到多元,不管是业界还是学界,都对新时代我国报业的转型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由张帆著,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媒体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转型的发展策略研究》一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版的。该书针对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报业面对的危机,探讨了我国报业自1995年转型以来取得的成绩与不足,深入研究报业转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成因及影响因素,从智媒化、平台化与资本化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报业转型的范式以及盈利途径,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可以说,该书既有针对性,又有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谌笛 《新闻窗》2007,(5):95-95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在深刻总结了当代中外报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正式明确提出了“数字报业”的理念,要求全国报业要在以往推行报业数字化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数字报业发展战略,“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转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报业经济可以说是报人现时“曲不离口”的话题。报界有识之士各抒己见,献计献策,共图报业经济的大发展。《报业经济的战略思考》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分析了我国近年报业市场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走势,将报业改革与国企改革做了比较分析,可使读者拓宽对报业经济发展的思路。 媒体竞争的中心是争取受众,得受众者,得市场,赢得受众,便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闻媒体怎样才能真正赢得受众?读读“本期专题”刊登的介绍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实践经验的文章,对我们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报业求生存、谋发展的角度,阐释了近年来我国报业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的总体变化特征.进而提出了在新的媒体格局之下未来报业发展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2.
徐萍 《新闻界》2008,(4):76-77
本文对数字报纸和报业升级转型的战略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戴益民 《新闻界》2007,(3):63-64,116
在当前激烈的报业竞争中,价格战、发行战、广告战、改扩版等手段是各报经常采用的竞争方式,而这些基本上都是围绕价格展开的低层次竞争。更高层次的竞争不是围绕价格而是基于各种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而进行的。这正是粗放式经营与集约式经营的区别所在。本文从内容设置、发行工作、广告经营和受众资源的开发等方面论述了我国报业如何实现竞争模式的这种转型。  相似文献   

14.
陈赛花 《新闻界》2007,(6):27-28
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目前的报业结构和竞争形态,以及传媒产品的两个市场,并为区域媒体走向市场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贺艳 《新闻界》2007,(4):114-116
在当前报业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竞争结果往往是对报业及文化多样性的损害。欧洲报业却通过以下方式努力保持报业及文化的多样性:社会政策法规鼓励出版自由和表达自由,对垄断和媒介集中有相应的规范;VAT控制模式通过影响报纸的成本而促进报业的多种类存在;报纸资助制度则由国家对报纸进行资助,以保存传统文化及报纸种类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王炎龙 《新闻界》2008,(2):29-31
新媒体环境下,报业生存与运营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型。透视日本报业发展历程和运营模式,可以发现,多元化营销、渗透型拓展、跨媒体联姻成为日本报业顺应媒体潮流的主要策略,这也为媒体多元竞争态势下的全球报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参照。  相似文献   

17.
在媒体及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媒介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化,而作为传统媒体典型代表的报纸,正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和新媒体异军突起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局势,探析报纸媒体的新发展已成为了一项重要议题。本文针对灾难新闻报道具有特殊代表性的特点,在梳理现有研究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光明日报》对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的报道为例,利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内容、报道语言、关注程度三个角度出发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其报道的差异性,从信息交流的角度分析报纸媒体如今的发展变化,并总结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姜进章 《新闻界》2007,(5):7-10
本文应用企业成长、同质产品市场空间扩张、管理能力过剩和不足、跨区域经营协调等四个模型,对报业跨区域经营现象做了深入分析,揭示了报业跨区域经营中内在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9.
吴瑾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9):18-96
清末社会,为考虑社会下层民众读书看报的问题,白话报刊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维新时期国人自办的有5种,到1915年时全国大约出版170余种白话报刊。白话报刊的创办,为中国语言文化走向“言文合一”,为启发民智,提升民族、民权意识,促进辛亥革命成功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经过20余年的实践,彩色报纸的设计日益趋向理性和成熟,形成了几类典型风格。本文以中美彩色报纸为对象,依据色彩使用位置及方式进行风格划分,拟将美国报纸划分为质报型、量报型和嫁接前两者特色的中庸型三类,将中国报纸划分为庄重严肃型、浓墨重彩型、清淡典雅型和五彩缤纷型四类。通过展现各类风格在代表性报纸头版的具体表现,比较中美彩色报纸风格类型间的对应性及差异性,并客观分析了差异性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