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钟书署名     
人们敬仰的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平易近人 ,从不摆大学者的架子。年轻人向他请教 ,他总是热情回答问题 ,帮助查找资料 ,有时还亲笔写信详细解答。他在赠送给别人的书上签名 ,常常是“钱钟书敬奉”。有一次 ,一个叫吴庚舜的青年写了篇关于《长恨歌》的论文 ,请钱钟书先生指导。钱先生不辞辛苦 ,字斟句酌 ,帮助他充实修改。论文发表时 ,青年恳请钱先生署名 ,他不同意。在吴庚舜的一再央求下 ,钱先生只好违心地署上一个笔名 :郑辛禹。为何要署这样一个名字呢 ?原来 ,在《百家姓》中 ,“郑”在“吴”之后 ;在天干地支中 ,“辛”在“庚”之后 ;古代…  相似文献   

2.
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 钱钟书有一本《牛津大辞典》,这本辞典钱先生用了几十年,上面写了密密麻麻的批注。这件事让《牛津大辞典》的出版商知道了,他们找到钱先生,提出高价购买、永久收藏的要求,钱钟书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在乎钱吗?”  相似文献   

3.
谦虚     
一个叫吴庚舜的青年写了一篇关于白居易《长恨歌》的论文,登门求教于钱钟书先生,钱先生给予了热心帮助,一字一句地斟酌修改。文章发表前,这位青年过意不去,非要钱先生一同署名。钱先生当然不肯答应。在青年人一再央求之下,钱先生勉强同意署上一个“郑辛禹”的笔名。  相似文献   

4.
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是一部独具特色的诗歌选本,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他选诗角度与注释方法都不同于其他诗歌选本。尤其是注释部分,钱先生采用了中西结合、古今比较、修辞学、心理学等多种方法。仅仅是他运用“文学笔法”和“诗意的对话”两种注释方法,把诗歌的注释当作文学评论来写,用其他诗人的诗歌去解释诗句,这些方法的运用也显示了钱先生的才华与个人魅力。  相似文献   

5.
钱钟书先生已驾鹤归去,但正如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在吊唁钱先生的信中所说:他的“美好品质:聪明、优美、善良、开放和谦虚……他的自由创作、审慎思想、全球意识”和诚实、严肃的精神将成为沟通全人类文化“并成为未来世代的灵魂源泉。”本文试图通过对《围城》的个案分析.探讨钱先生对知识分子形象的消解与重塑,并谨以此聊表对先生的缅怀与崇敬。钱钟书先生是位学者型作家,其《管锥编》“纵观古今,横察世界,从“针锋粟颗’之间总结出重要的文字共同规律。也就是突破各种学术界限(时间、地域、学科、语言).打通整个文字领域,以…  相似文献   

6.
王伟瀛 《科技文萃》2001,1(7):27-28
钱钟书先生被誉为中国的文化昆仑,其学问被称之为“钱学”。收集钱先生全部著作的《钱 钟书文集》,最近已由其夫人、著名学者杨绛先生编定出版。如果我们读一读钱钟书先生著 作年谱,就会发现,从1950年到1956年,钱先生几乎没有文章发表。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育》2005,(4):5-5
1984年在第四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代表登记表“懂何种外语”一栏中,钱钟书先生填写着:“略通英、法、德、意语。”钱先生是公认的国内当代学者中屈指可数的精通外语的专家,他曾任《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委员,又参与了毛泽东诗词的英译定稿工作。他把自己对外语的精通说成“略通”,  相似文献   

8.
读钱钟书的学术著作无论是《谈艺录》《管锥编》,还是《宋诗选注》,都会有一种河伯见了大海时的感觉:“望洋兴叹”!以《谈艺录》论,他在书中援引的中外文学资料就达1100多种,其中历代各家诗话达130种,可以说中国诗话史上的重要著作无一漏网;而《管锥编》就更是浩无边际了,共征引4000多位作者的上万种著作。其中西方作家与学者在千人之上,作品达1800多种。钱先生曾对李慎之先生说;我这辈子对西方的大经大典算是基本上读遍了! 因为钱先生读书如此之多。又对所读之书记得如此之深,深到可以任意援引细加批评的程度,关于他记忆好的神话也就滔滔不绝。有人讲钱先生寓所里根本就没有书,钱先生读书根本不用记笔记——书中的内容全在他脑子里。还有人讲钱先生有“照相机”一般的记性,看过的书  相似文献   

9.
“理趣” ,顾名思义 ,即说理而有情趣。所谓“趣” ,是对诗歌的艺术特征而言的 ,它要求诗歌能以形象的说理感发读者的审美情趣。“理趣”的范围如何界定 ,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说 :“若夫理趣 ,则理寓其中……赋物以明理 ,非取譬于近 ,乃举例以概也。”周振甫先生在《钱钟书 (谈艺录 )读本》“前言”中进一步解析说 :“钱先生认为理趣之旨 ,极为精微……诗贵有理趣 ,反对下理语。理语是理学家把说理的话写成韵语 ,不是诗。理趣不是借物作比喻来说理 ,而是举景物作例来概括所说的理。”周先生在解析中用“理趣是”和“理趣不是……而是……  相似文献   

10.
《好同学》2005,(7)
钱钟书是我十分敬佩的一位大师。近日,读了他的夫人杨绛所写的《我们仨》一书,我对钱先生愈发崇敬。这本书写的是杨绛、钱钟书及他们的女儿钱瑗的生活往事。自始至终,可以看出钱钟书对自己人生目标极为坚定的执着追求,不受诱惑,不改初衷。  相似文献   

11.
《文学评论》1962年发表了钱钟书先生的著名论文《通感》。文章论证了通感是中国诗文中一种常见的描写手法。而这种常见的描写手法,“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似乎都没有拈出”。“亚里斯多德虽在《心灵论》里提到通感,而在《修词学》里却只字不谈”。钱先生拈出来加以研究,实在是一大创见。近些年来,修辞学界对此很感兴趣。我的见闻很窄狭,但我已读到的全国性语  相似文献   

12.
钱钟书先生记忆力极强,没有人不佩服。乔冠华就说过:“钟书的脑袋也不知怎么生的,过目不忘,真是Photographicmemory。”钱先生反应也极快。记忆力加上反应敏捷,钱先生的学问和才气就凸现出来,与众不同了。有一次,某位自称仰慕钱先生的解放军军...  相似文献   

13.
在钱钟书先生驾鹤而去之后不久,马斗全先生曾经以《钱钟书称赏最甚的人》为题目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文章,说“以我所知,钱先生称赏最甚的人,是广州的李汝伦先生”,理由是钱钟书在私人通信中称赞李汝伦“胸中泾渭分明,笔下风雷震荡,才气之盛,少年人所不逮”云。此文一出,贻笑大方。因为打开私人通信,晚年钱钟书对年轻人“奖饰溢量”,称赞之甚别说在李汝伦之上者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4.
现代作家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再版后,又拍成了电视剧,一时间海内外风行。拜见、求教、采访者络绎不绝。有一位英国女士,好不容易打通钱先生家的电话,恳请钱先生让自己登门拜访,钱老幽默地婉言谢绝了,他说:“如果你吃了一个蛋,感觉味道不错,那何必要认识下蛋的母鸡呢?”  相似文献   

15.
梁代萧统《陶渊明传》称陶渊明“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自况”“实录”之说诚可信。然知世方可论,观照“真风告逝,大伪斯兴”之晋宋社会,《五柳先生传》不仅应视为安贫乐道的述怀之作,也应视为刺世嫉邪的针砭之。钱钟书先生评日:“‘不’字为一篇眼目,……重言积字,即示狷之有所不为”,“‘不’之言,若无得而称,而其意,则有为而发”。钱先生之论,是解读《五柳先生传》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对钱钟书先生于《山谷诗》任、史二注所作的补注的读解。钱先生根据“阐释之循环”的原则,来读《山谷诗》任、史二注,发现了其许多长处,也发现了其许多疏失。  相似文献   

17.
“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引自杨绛《钱钟书与(围城)》)这是钱钟书在拒绝一位美国记者的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如今,这句幽默、机智,而又语气委婉的比喻句,已成为钱先生一句名言而流传甚广。而作为其代表作之一的长篇小说《围城》中类似这样的比喻句更是琳琅满目,精彩纷呈,钱钟书先生在此书中比喻句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相似文献   

18.
《写在人生边上》疏证汪少华《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先生的散文集,1941年12月开明书店初版,1983年12月福建人民出版社重印出版,1990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钱先生早年所写的这本散文集虽然不足三万字,但是,“涵盖《围城》的人生探索,贯串...  相似文献   

19.
紫墨水     
1946年,英若诚进入清华大学外文系读书。一次,他在图书馆一本冷门书的卡片上发现只有两个借阅者,一个是万家宝(曹禺),一个是钱钟书。被英若诚称为“简直有照相式的记忆能力”的钱钟书,有着一个同样智商极高的女儿钱瑗。当年钱钟书任教外文系,在家批阅卷子时让女儿记成绩。一次,钱瑗没头没脑地对爸爸说“:英若诚跟吴世良要好,他们是朋友。”钱钟书问“:你怎么知道?”钱瑗指指课卷“:全班学生的课卷都是用蓝墨水写的,只有他俩用的紫墨水。”聪明的钱瑗没有猜错,英若诚和吴世良,这两个同班同学都是戏剧爱好者,共同主演过俄罗斯的拉夫列尼约夫的戏《第四十一个》,英若诚演被俘的白俄军官,吴世良则演押送他的红军女战士。两人从清华毕业后,一起去了人艺,风雨同舟地过了一辈子。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孔乙己》写于1919年3月,发表在同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这是应《新青年》的特约而撰写的。他说:“《新青年》的编辑者,却一回一回的来催,催几回,我就做一篇,这里我必得记念陈独秀先生,他是催促我做小说最着力的一个。”(《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所以他称这时期的小说是“遵命文学”,“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