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晏婴换房     
春秋时代,晏婴在齐国当宰相,他住的房子靠近闹市,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十分吵闹。又加上房子低矮狭小,他生活起居不舒适。齐景公见到这种情况,就要给晏婴换一所环境幽静、高大明亮的住宅。晏婴拒绝说:"这所房子是我先祖居住的,我本来不该继承,住在这里已经过分了。况且这里靠近繁华的市场,对我很方便,不需要再换房子了。"后来,晏婴出使晋国,齐景公觉得这是给晏婴更  相似文献   

2.
晏婴不入狗门 晏婴是齐国大臣,个子矮小,能说会道,经常出使四方。有一次他出使楚国.楚王事先与群臣商量了一个办法,命人在城门的一侧凿了一个小门让晏婴进,以此来羞辱他。  相似文献   

3.
晏婴不入狗门晏婴是齐国大臣,能说会道,经常出使四方。一次,他要到楚国去,楚王便事先与群臣商量了一个办法,决定利用他,羞辱羞辱齐国人。晏婴个子矮小,楚国人就在大门的一侧,凿了一个小门,决定等晏婴一到,让带路的人故意将他从小门引进,然后再将他当狗,进行嘲讽。一日,晏婴到了楚国,带路的官员刚把他带到小门处,他便却步站住,问那官员:“出使到狗国的人才从狗门进出,我是到贵国来,难道贵国是狗国?我不能从这个门进!”楚国人无奈,只好敞开大门,让他大大方方地从大门进去。淳于髡讲狗兔之死淳于髡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富有远见。有一次…  相似文献   

4.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是三朝元老,更是齐景公手下得力的大臣,为齐国立下了大功。为了奖赏晏婴的功劳,齐景公三次派人送给他一大笔白银和一件价值很高的皮袍子,他都不肯接受,还进言对齐景公说:“国家给臣的俸禄,足够我一家大小吃用了,还有多余的可以帮助亲戚朋友。主公再要赏赐给我,我如果拿去救济百姓,那是拿主公的赏赐给自己买好名声,忠臣是不肯这样做的;要是藏起来一钱不花,那不是成了吝啬鬼吗?我只要吃饱穿暖,就心满意足了。主公这笔赏赐,我决不能接受!”  相似文献   

5.
李斌 《小学生导读》2008,(11):24-25
晏婴,人称晏子,春秋时曾是齐国的三朝正卿。有一天晏婴出门,他的车马刚好路过马车夫的家,车夫的妻子从门缝偷看她的丈夫。她那为晏婴驾车的丈  相似文献   

6.
领和袖     
<正>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丞相晏婴乘坐的子很破旧,扶手上还断了一根栏杆。拉车的也是又老又瘦,走起来很慢。每次下乡,他马车总是不给力,往往落到别人后面。于是齐景公决定给晏婴配备一辆豪华马车。齐景公便从自己的办公经费里拿出一钱,买了一辆豪华大车和八匹高头大马,派臣梁丘给晏婴送去。不一会儿,梁丘就回  相似文献   

7.
晏婴作为先秦时代的著名贤相之一,协助齐国君主治政长达50余年。晏婴在位始终敢为国为民直谏君主的过失,除有其思想与理论基础外,关键还在于其具有高超的进谏艺术技巧。本文以《晏子春秋》为据,就晏婴进的艺术技巧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8.
陈安 《成长》2005,(1):56-57
我的澳大利亚房东是澳籍华人,她阙,这是一个很怪的姓,甚至连帮我找房子的老刘也不知道怎么写这个字。但老阙无疑是这里很有名的人,因为他有6所房子供出租,生意在大学附近颇有规模。  相似文献   

9.
晏子使楚     
橘兔 《红领巾》2006,(7):39-39
战国时期,齐国有个人名叫晏婴,人称晏子。他身材矮小,但头脑敏捷,能言善辩,非常机智。  相似文献   

10.
孔子评论人之贤否是持客观态度的,既不执着于个人恩怨和一己爱恶,也不因其有某些缺点错误而埋没其功劳,贬低其品德。他尤其反对“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主张“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据《仲尼弟子列传》所记:“孔子之所严事,……于齐晏乎仲(即晏婴),于鲁数称臧文仲、柳下惠。”晏平仲对孔子个人是极其反对的。孔子在齐时,齐景公欲封以尼谿之田。他力加阻挠,而孔子却称他“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臧文仲孔子虽称  相似文献   

11.
夏天到了,狮子大王住在宫殿里觉得很闷热,便带领手下的大臣去找一处避暑的地方。他们走过一片树林,看见树荫里有一座高大宽敞的房子。房子的门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哈哈镜展览”。狮子大王和他的大臣们都不识字,看到这里很凉快,就想借这所房子避暑。狮子大王对狐狸大臣说:“你进去看看这里的主人是谁,告诉他,我要在这里避暑。”狐狸大臣一溜小跑进了房子,很快又跑了出来。他向狮子大王报告说:“太巧了,这座房子的主人原来是我的叔叔。”狮子大王很高兴,他让熊大臣带上礼物去向孤狸的叔叔借房子。  相似文献   

12.
大臣的责任     
《同学少年》2015,(1):44
<正>大臣的责任春秋时期,晏婴和田穰苴是齐国的两位名臣,分别担任相国和大司马这两个要职,主持政务和军务。一天,齐景公在宫中喝酒时忽感无聊,吩咐侍从拿着酒具,要到晏婴家去喝酒。晏婴接到通报,马上穿着朝服,手拿笏牌站在门外,等候齐景公的到来。齐景公还未下车,晏婴就迎上去问道:"莫不是诸侯、国家有什么变故?"当齐景公说明来意后,晏婴说:"定国安邦  相似文献   

13.
在先秦齐国的沃土上,曾培育了两个著名的宰相:管仲和晏婴.管仲勇于进取,具有开拓精神;晏婴善于守成,握有制衡之术.管仲辅桓公一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开春秋齐国首霸之大业;晏婴佐灵、庄、景三朝,委蛇其间,寻隙而立,危而不亡,仍使齐国“垂衣裳朝诸侯”.二人皆列齐国名相,同为我国先秦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因而研究管晏的政治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关于管仲的政治思想,笔者已有专论,本文就晏婴政治思想的几个方面予以探讨,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莉虹 《良师》2010,(1):10-11
一个著名的演说家在郊区买了一套房子。迁入几天后,有人敲开了他的房门,来人微笑着向他介绍自己:“我是这里的邮差。我顺道来看看,向您表示欢迎,同时也希望对您有所了解,比如您所从事的行业。”  相似文献   

15.
我出门才只有半小时,去了趟银行,刚刚回到家门口,就发觉哪里不对劲了。车道上停着一辆摩托车,我下车时就能听到摩托车的引擎还在运转,但是周围空无一人。我一个人住,家靠近熙攘的马路,此时我明明没约人到我家里来。房子有许多入口,当我检查看是否有打开的门窗时,在房子后面发现了被打碎的窗户。我是在这所房子里长大的。十六年前,我丈夫去世后,我从比利时回到这里,因为为了我们的两个女儿,我想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人与邻里的孩子有些麻烦,每天调皮的孩子总要聚到他这里,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老人想过各种办法来阻止他们,但都不奏效,相反,孩子们似乎更来劲,石头扔得更欢了。后来,老人采取了一种离奇的办法:他把孩子们召集起来,说:“我现在慢慢的喜欢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了,为此,我愿意付你们每人每天一元钱,作为你们向我房子扔石头的报酬。”孩子们欣然接受了这个协议。于是,每天在约定时间,孩子们便来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头,老人也如约付给他们一元钱。几天后,老人提出因经济困难,每人每天只能有!毛钱的报酬了。…  相似文献   

17.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录春秋时期齐国晏婴言行的著作,《左传》也有一些涉及晏婴言行的记载,两者存在重文现象。拟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以两者重文部分作为切入点对晏婴事迹进行梳理与考辨。  相似文献   

18.
特瑞是个皮货商,人过中年,事业上却不尽如人意,屡屡受挫。他的情绪十分低落,常常无端地发脾气,抱怨别人欺骗了他。终于有一天,他对妻子说:“这个城市令我失望,我想离开这里,换个地方。”  相似文献   

19.
陈立 《贵州教育》2012,(9):47-47
春秋时期,有名成功人士叫晏婴的有句名言"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他说,他并没有比别人特殊的才能,只是"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所以取得了成功。 因为人有艰难,因为事有艰辛,因为路有艰险,所以我们在一些机会面前裹脚不前,在一些事业面前举步维艰,在一些成功面前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20.
《高密三贤》序 我的故乡高密,古称夷维,西汉时用今名。县境内曾经有一条河流名密水.据地名专家考证,高者上也,高密者,密水上游之谓也。但密水何以称密水,就不得而知了。这地方设县治已两千余年,历史可谓悠久。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众多的名流俊彦,其中名声最著者.当数晏婴、郑玄、刘墉。刘墉的名声起初仅限在民间和野史,不能与晏、郑相提并论。但因为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使他声名鹊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