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民歌与人民的生活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而礼俗文化也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这两方面都是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河曲素有"民歌海洋"之称,有许多学者对当地的民歌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整理工作,本文将从婚姻、丧葬、祭祀及寿诞四个角度来挖掘河曲传统民歌中蕴含的文化礼俗,为河曲民歌打开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因为美生命才延续——浅析陕北民歌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称民歌为“酸曲儿”,反映男女情感性爱的占大多数,深藏着最浓重的人生情调,最强烈的悲怆之美,因为情,因为爱,陕北人没有迷失自己,在民歌里体现出一种健康正常向上的人类情爱。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保护,一些民歌文化比较丰硕的地方,为了保护与传承当地的这份宝贵遗产,先后将地方民歌引入到教学当中,忻州师范学院地处山西省忻州市,河曲民歌则是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的地方民歌,有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本文将通过河曲民歌融入高校声乐课堂的重要意义、河曲民歌在高校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现状及河曲民歌进入高校课堂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以促进地方民歌得以科学合理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4.
河曲方言对河曲民歌的音色和节奏旋律的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舌尖后音发音部位前移带动同类字音色前倾;鼻韵尾的合流或脱落形成不同腔体音色的强烈对比;促声与舒声的交替浮现出跌宕起伏的音强画面;异调相押展现了河曲民歌充分的口语性和包容性;音高的升降曲折渲染了音色的线条性。对河曲方言与河曲民歌关系的深入探讨,有望为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语料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河曲民歌是山西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特色鲜明、风格浓郁的音乐品种。2006年,河曲民歌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音乐类第二位,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传统河曲民歌的魅力所在。如何能够让其在新时期更健康地传承和发展,不仅是我们每一个音乐人应该思考的问题,更是作为一个家乡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拟从音乐技术的角度入手,对传统河曲民歌中隐含的多声现象进行分析,说明传统河曲民歌中存在着朴素的、原始的复调因素,这又必然成为现、当代音乐创作手法的依据,在此基础上,以近年来通过河曲民歌创编的较具代表性的合唱作品为蓝本,对其中所运用的复调技术现象进行分析,试图总结、梳理出其中的创编手法,为作曲工作者提供些许思路。  相似文献   

6.
民歌是民俗的重要载体,民俗又是民歌的物质依托。本文从分析河曲民歌入手,透视在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双重浸润下的河曲独特的人文地理,通过解读其中蕴含的民俗事象,以便更清晰地了解其产生的生态环境和历史背景,为进一步研究其艺术特点和功能价值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7.
河曲民歌素有辽阔、高亢,情感自由,节奏鲜明,语言自由等特点,它在我国民间音乐文化中独树一帜。因此,我们高校教师应继承、发扬河曲民歌的风格特征并吸收其原生态的技巧。本文从歌词内容、声乐演唱技巧、演唱风格的多元化及学生的实践表演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对河曲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逐一解说。  相似文献   

8.
通过列举实例,对乐府诗集中南北朝民歌之情歌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对其中反映的男女情爱、性爱状况进行分类阐述,指出南北朝民歌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明代文人对民歌之"情"的阐释,体现出明显的从"泛情论"向"情爱论"的转向,而这一转向又是与其整体抒情观相联系的。概言之,李东阳、李梦阳能认识到民歌之"情"的价值,但将其阐释为广义之情,并存在着贵古贱今的偏见;李开先宣扬"今古同情",肯定当代民歌之"情",并点明其内涵为"男女相与之情";袁宏道则指出民歌之"情"实乃情欲,推崇其放任自恣的表达方式。从明代文人对民歌之"情"阐释的变化上,我们也能够对文学思想受社会思潮之影响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河曲位于晋西北黄河中游的拐弯处,西望陕西,北接内蒙,是“鸡鸣三省”的地方。在解放前,河曲人民的主要谋生手段是“走西口”、“跑河路”。因此,在这种颊沛流离,聚少离多的生活中,积淀下了许多动人的民歌,被称为“民歌的海洋”。  相似文献   

11.
山西素有“民歌的海洋”之称,而襄汾民歌则是这浩瀚海洋中的一颗明珠,被人民大众熟知。它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题材种类、唱词特点以及音乐特点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汉水民歌源远流长,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它产生于商周时期,在流传过程中又接受了三秦、湖广民歌的影响.汉水民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大体可分为劳动歌、生活歌、情歌、仪式歌四类.劳动歌包括劳动号子与山歌两种;生活歌包括控诉阶级压迫、反抗黑暗社会、揭露封建礼教三种;情歌中既有倾诉热烈情意的,又有赞美情人优秀品质的,还有反映劳动与爱情密切关系的等等;仪式歌良莠交杂,精华与糟粕并存.  相似文献   

13.
土家歌谣里不乏表现人性本源意向的火辣辣的情歌。土家族情歌婚恋历程中的性文化意向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反映在土家人初恋、热恋、结婚、丧偶等不同的婚恋历程中。各阶段虽然在表达上各有所重,但又共同地反映着土家情歌以人为本,土家人对婚姻自主、爱情幸福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14.
紫阳民歌对人类爱情生活的多方面内容进行了描写,对人类的情感本质进行了有深度的表达。在精神向度的追求上,紫阳人个性乐观、注重情感的过程,极少“苦情”的表达;在两性关系上,紫阳民歌突出女性的优势地位,封建宗法观念淡薄,这与其地域环境有关,也是中国爱情描写中非常少见的现象,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情歌是歌谣中的精华,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以爱情为主题的咏唱方式。锡伯族情歌以自然而优美的语言表达男女之间的倾慕之情,以质朴而细腻的描写方式来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通过缠绵优美的歌声我们能够更进一步地了解锡伯族的历史文化、器乐文化、饮食文化、因艺文化、习俗文化等。  相似文献   

16.
台静农上世纪20年代回故乡霍邱收集整理了大量民歌,后来选择其中的113首情歌结集为《淮南民歌集》刊印。这些情歌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表现手法看,都具有明显的皖西地域特色,事实上属于皖西民歌。另外,台静农对民歌理论和收集方法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他对皖西民歌的收集整理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的五句子情歌是民间文学的一支奇葩,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动心歌、试探歌、相恋歌、相思歌、反抗歌,它们既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民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歌为媒”、以歌定情自由恋爱 ,是湘西少数民族独特而奇妙的求偶方式。通过山歌传情、草标幽会 ,检验出彼此的才智和人品。情投意合者 ,便互赠信物 ,山盟海誓 ,定下姻缘 ,爱情的鲜花终于结出甜蜜的果实  相似文献   

19.
土家族的五句子情歌是民间文学的一支奇葩,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动心歌、试探歌、相恋歌、相思歌、反抗歌,它们既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民俗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