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艳玲 《海外英语》2020,(7):146-147
习语是英汉语言及跨文化交际的一部分,是语言的精华.动物习语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翻译时不能生搬硬套.该文从动物习语的英汉对比和英汉动物习语中常见的翻译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探究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共性和个性,从而达到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英汉习语承载着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简要论述了文化差异背景下英汉习语翻译的策略选择,旨在提出译者只有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才能在翻译中正确传递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3.
习语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精华,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的历史很短,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明显。随着翻译逐渐被认同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从而给英汉习语的翻译带来很大困难。本文从英汉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探讨英汉习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4.
郭陶 《海外英语》2012,(15):165-167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紧密相连。作为语言精华的习语承载着无数超乎语言之外的文化信息。中英文化的不同使得英汉习语在表达上有很大差异。英汉习语各自所承载的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给习语翻译制造了许多困难,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译者应该以跨文化交际为基点,深刻理解英汉习语文化内涵的差异,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顺畅进行。  相似文献   

5.
梁书恒 《考试周刊》2010,(55):41-43
语言反映文化,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集中反映着民族的文化特质和内涵特点。对比英汉习语的来源.有助于从根源上把握英汉习语文化的差异,从而找到英汉习语翻译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杨琴 《考试周刊》2011,(48):17-18
各民族文化方面的异同.导致了人们对动物的认识和情感也不尽相同.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动物习语。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异同的角度对比分析动物习语的翻译方法.旨在说明熟悉中西方文化背景下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习语内涵的异同是准确把握翻译的关键。同时也是避免跨文化交流障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紧密相连.作为语言精华的习语承载着无数超乎语言之外的文化信息.中英文化的不同使得英汉习语在表达上有很大差异.英汉习语各自所承载的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给习语翻译制造了许多困难,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译者应该以跨文化交际为基点,深刻理解英汉习语文化内涵的差异,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顺畅进行.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语言组成部分的数字习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由于受民族心理、宗教信仰、语言崇拜等文化差异的影响,英汉数字习语在文化内涵和翻译方面虽有共同的规律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英汉数字习语的比较和分析, 旨在帮助我们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精华和英汉数字文化内涵,正确理解和翻译数字习语,更好地掌握和发挥它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9.
林婉旎 《考试周刊》2011,(60):39-40
英汉两种语言包含着丰富多彩的习语。它们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翻译者只有在熟悉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的同时,又熟谙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最大限度地传达语言载体所承载的全部信息,最大限度地完成与原文的交换。本文论述了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并以实例说明了英汉习语翻译的几种常见方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翻译批评是翻译理论的重要分支,也是翻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语是语言的精华,英语中有大量含有动物形象的习语,它们和英语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背景、风俗习惯和社会实践等密切相关,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动物习语有的意思明显直露,有的富于含蓄,意在言外,可引起丰富的联想.在本文翻译批评角度分析了英汉动物习语翻译过程中的误译问题.  相似文献   

11.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传递。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比较分析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有助于解决在英汉习语互译这一特殊的交际过程中文化信息如何传递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吴丹 《海外英语》2012,(14):205-207
Languages convey cultural information while they are used as tools to communicat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frequencie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ultural differences may impact on people’s normal communications.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ppear in many aspects of languages.Animal words are influenced by such cultural factors as geographical conditions,historical developments,traditional customs,mythology and fables,etc.So they are endowed with abundant cultural connotations.A similar animal word may have different connotative meaning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respectively,but sometimes different animal words have the same connotations.Whether they are different or not will reflect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Thus,through illustration,classification and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words,the thesis aims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What’s more,the thesis aims to help English learn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culture and develop the abilities of English language study.  相似文献   

13.
汉语熟语作为汉民族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汉民族思维和认知模式、审美情趣和文化意韵,是汉语言的精华。然而,能够将汉语熟语没有任何意义缺失地译成英语却并非易事。本文试结合Anthony Appiah提出的Thick Translation的理论来探讨汉语熟语的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英汉语言中拥有大量的习语资源 ,由于在感知取向上、生活方式上、色彩取向上及动物象征意义上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 ,其文化底蕴自然也有所不同 ,我们在传译汉、英习语时不应该简单地就词论词 ,而应该注意从文化翻译的角度去挖掘两种语言特有的喻意形象和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传达着社会文化发展的信息.英汉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习语表达法的差异.翻译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本文着重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了习语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并借助异化归化翻译理论的灵活运用,提出了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浅谈英语习语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 在翻译中很难把握。只有正确地理解其内涵,才能译出习语内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各类语言中都有许多动物熟语.通过对英、日、汉的动物熟语的对比,我们发现动物的喻义在三语之间,或相同、或微殊、或迥异,或无对应性。本文为翻译实践、语言学习与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英语习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而且来源复杂,所以英语习语的汉译是翻译的难点。以社会语言学和符号学为基础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强调翻译是一种跨语言和文化的交际过程。翻译就是妻翻译意义,并尽可能使原文和译文达到最大限度的等值。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对英语习语的汉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语中的颜色词丰富多彩,且与社会文化思想有着密切联系,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由于英汉两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异较大,英汉颜色词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正确理解和掌握英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英汉颜色词语的非完全对应关系,对于英语词汇教学和翻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英汉民族不同的文化差异导致了语言差异。作为语言长期使用的结果,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英汉习语间存在着很大差异;由于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英汉习语又有一些相似性。将英汉习语作对比研究,探讨英汉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异同,达到人们对习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加深文化理解,加强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