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的发展推动着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研究.本研究对我国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现有状况加以分析,通过因素分析其一致性,同时给予一些具体的措施,进而推动基于课程标准实施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时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的发展推动着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研究.本研究对我国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现有状况加以分析,通过因素分析其一致性,同时给予一些具体的措施,进而推动基于课程标准实施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时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数学学业评价是指对学生数学学习成果的评价。本文以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抓住改革中的热点——学生评价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论点,即走出当前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误区,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是如何对学生的学业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小学数学学科又将如何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呢?经过两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县初步建立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小学数学学科学业评价的体系。  相似文献   

5.
新的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业的评价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对与错的问题.要将学生学业课程的评价策略做一定的调整,以新的课业评鉴去面对新的课程改革,用适用小学学生思维的方式来进行数学学业的评价。让学生在课业的评价中得到提高和新的发现,使学生在学业的成功中,享受那一份喜悦。  相似文献   

6.
江苏无锡市新吴区小学数学学科组立足区域学科内涵建设实际,为有效落实一、二年级非纸笔考试学业评价采取了以下措施:基于学科课程理念,落实核心素养目标;基于课程学段目标,搭建学业评价框架;基于不同领域内容要求,形成评价内容结构;基于主题学业要求,设定评价水平标准;基于全面动态考量,形成评价操作指南。通过扎实有效的学科评价实践,从课程改革理念认识到系列操作实践,形成了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一校一案”,从而切实推进了区域数学学科教育评价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日趋深入,课程评价越来越显示其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评什么,怎样评",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审视传统的小学数学学业评价,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观念偏差、主体缺失、内容片面、方法单一等问题。只有正确理解学业评价的价值取向,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全程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才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策略进行探究十分重要.文章探讨了学业评价的作用与意义,提出了五大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策略——拓展评价方法、开展合作评价、进行分层评价、开展实践评价、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线上评价,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小学英语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水准,探索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我市率先开始了对小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实验。我校英语学科的评价实验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评价与考试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外历史学业评价的研究和发展体现出重视统一考试和表现性评价的特点和趋势,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历史学科学业评价范式。本文参考美国、英国、加拿大历史学业评价的材料,并提供了研究的案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文化哲学的观点,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的处境角度,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的价值观进行分析与定位,建构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学习性评价"是在"形成性评价"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为适应新一轮国际基础教育改革而产生的课堂评价理论及其指导下的课堂评价实践。"学习性评价"的五大核心理念体现了国际基础教育评价理念经历的重大变化。"学习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显著区别。我国需要从评价制度(如督导)和政策层面上确立"学习性评价"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地位,积极发挥"学习性评价"对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基础教育的各个层面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然而传统的教师教材观由于自身的种种弊端而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进行。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树立一种与新课改相适应的全新教材观就变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4.
当代新基础教育的生命美学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新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当代理想。当代新基础教育的生命美学观在深层意义上是一种关注人的生命自由的教育价值观 ;在一般意义上是一种充溢着人的生命活力的教育主体观 ,而尤其是指一种教育对象观 ;在具体意义上是一种以人的自由活动为特征的教育活动观。确认当代新基础教育的生命美学观 ,对我国基础教育目标的调整、课堂教学的转型以及课程的重构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尔以众多优秀学者的思想理论为基础,创造性的提出了"后现代课程观"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以"4R"理论为核心,涵盖了具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的知识观、课程观等.本文将对多尔的相关理论进行简要介绍,旨在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面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新理念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现代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新理念是强调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均衡化的课程设计观、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相似文献   

17.
课程质量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杠杆。本研究采用《走向优质——中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中的“课程促进”子标准,对我国5省区100所幼儿园进行课程质量数据采集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幼儿园课程质量总体处于合格水平。就课程编制维度来说,课程设计得分最高;其次为课程实施和课程领导;课程评价的得分最低,濒临不适宜的水平。就幼儿学习与发展促进维度来说,健康、语言、社会和科学达到合格水平,其中健康和社会得分相对较高,语言和科学得分相对较低;艺术则处于不适宜水平。不同体制幼儿园课程质量差异显著,公办园的课程质量均分显著高于民办园。不同地理位置的幼儿园在课程质量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城区园课程质量最好,其次是郊县园,农村园课程质量最差。应在充分关照质量所处的文化和具体情境的前提下,重点关注阅读、书写准备、探究兴趣与态度、探究方法与能力、感受与欣赏、表达与表现等6个均值处于不适宜水平的子项目,以确保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质量。同时,应加强幼儿园课程的系统性、前瞻性、选择性与生成性,提高课程评价水平,以推动我国幼儿园课程走向优质。在此过程中,民办园和农村园应是重点扶持的对象,并要注意激发郊县园的教育活力。  相似文献   

18.
国际技术教育课程评价:困境、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技术教育成为各国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领域,其课程评价日益成为一个共同的焦点问题。技术教育课程应该由谁来评价?评价什么?怎样评价?有哪些合适的评价方式?通过对别国及地区的实践考察,技术教育课程评价应积极建立基于"专业"与标准的国家质量监测体系,努力寻求适合"技术"自身特性的多元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9.
论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公正问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课程政策分析必须深入到价值层面。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看,公正性是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必备品格,课程决策应优先考虑公正原则。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政策优先考虑效率问题,对政策的公正性缺乏足够重视,有必要遵循补偿原则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扶持。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都需要评价作出“回应”。中小学教育评价尤其是学生评价改革应成为助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泵”,而不能成为制约课改实验的“桎梏”。就当前的中小学学生评价实践而言,尚面临重重困惑。为此,应从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内涵入手,就评价的手段与目的间关系、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之争、评价证据的“科学性”几个方面进行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