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各自不同的文化、经济、地理因素的冲击与沉淀,形成了中西方各具特点的思维方式。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差异正是由于思维对语言的影响而造成的。本文通过对比中西方思维方式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分析了思维方式的差异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思维方式差异是影响中美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宗教、价值观和语言等维度之外,思维方式差异是影响中美跨文化传播的另一关键维度。本文就中美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对交流中的选词、联词、造句、文体、新闻报道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殷宝刚  李莎 《青年记者》2007,(18):30-30
新闻报道不仅是在传播新闻,而且不同国家的新闻报道也承担着传播本国文化的使命。我们对东西方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能够看出东西方在新闻观念、思维方式和表现风格上的差异,这是研究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途径之一。东西方新闻报道比较2000年8月15日,《人民日报》和美联社同时对"朝韩离散家属短暂团聚"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4.
中西方新闻报道在新闻客观性方面存在着差异。西方新闻更倾向于负面报道,中国新闻则以正面报道为主。这主要是中西方新闻传播思维、传播体制及文化观念等方面的不同导致的。本文从中西方国家的新闻传播体制的差异出发,分析了不同新闻传播体制对新闻报道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闻报道追求具体、生动和形象,同时又离不开概括。概括在新闻报道中得到了广泛甚至普遍的应用。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手段和工具层面的应用。比如在新闻报道采写过程中,提炼新闻主题、拟定新闻标题需要概括思维;写作新闻导语、提供新闻背景需要概括叙述;新闻语言要求凝练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概括语言。二是结果层面上的,即概括思维、概括叙述和概括语言在新闻作品中的表现。新闻报道发表后,概括手段将在新闻作品中打下坚实的烙印。由此可见,新闻报道时时需要概括,处处依赖于概括。  相似文献   

6.
典型报道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新闻报道样式,在中国深入民心,成为一种主流的新闻报道样式。有学者指出典型报道是中西方新闻差异的重要分水岭,反映着中西方不同的新闻理念和价值标准。这种差异,除却政治体制、新闻制度方面的原因之外,社会心理、文化传统方面的影响也值得考察。  相似文献   

7.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产生了东西方不同的语言体系、社会制度、生活体律等等,而当我们用“新闻眼”来看东西文化时,会发现东西文化的差异一样在东西方的新闻报道中起着相当的作用。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系列新闻传播媒体诞生后,在东西方的新闻报道中也处处体现着两种不同文化  相似文献   

8.
王婧 《大观周刊》2011,(31):152-152,162
本文从东西方思维模式差异方面探讨了文学翻译中采取的三种处理方法:调整语序、变化句式、化模糊为具体。以此说明翻译不仅要把源语言译成译入语言.更重要的是让读者了解源语言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王忆伟 《新闻世界》2013,(10):335-336
语言与文化共同发展,相互依存,贯穿于人类整个历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中西方不仅存在语言的差异,也存在着文化的差异。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传统,其中包括人生价值观、思维方式、礼仪风俗、生活习惯等,这一切就构成了各民族问文化上的差异。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这种语言,而且还要使他们了解与之共存的文化,使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同步发展,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新闻常新”,这是对新闻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它不仅要求新闻报道的内容要“新”,要具有较强的新闻价值,而且要求新闻报道的方式、语言、风格、写作技巧,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关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记者不仅需要报道有关国家政治、战争等方面的内容,还需要报道科技、文化、人物等其它方面的内容。新闻报道题材的扩大带来了新闻报道方式和语言的大创新。为了让新闻  相似文献   

11.
字东玉 《新闻世界》2014,(1):159-160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新闻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首要的标准是准确,但是模糊语言逐渐成为新闻语言中一个客观必然的存在形式,这一必然是语言本身的属性,同时也是新闻报道的要求,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新闻语言的模糊性凸显了它的存在意义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豪华毕落见真谛——新闻语言特点诌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俏 《新闻界》2001,(2):41-42
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工具,搞好新闻报道,把握并运用好这一工具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纵观新闻实践中涌现的众多精品名篇,除内容之外,新闻语言的正确运用为其成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反之,读对有些新闻报道意见颇多,从语言方面来看,概括起来就是套话连篇,隔靴搔痒,花里胡哨,华而不实,毋庸讳言,这样的报道在许多报纸中几乎每天都可见到它们的踪影。  相似文献   

13.
司兰素 《大观周刊》2012,(25):264-264
英语是一门交际语言,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英语语法、词汇、语音等基本的英语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以及思维方式,这样学生才能准确的理解和使用英语。  相似文献   

14.
广告作为一种经济信息与文化信息的传播活动,已成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外在表征。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在广告传播中有充分的体现,本文从思维方式的差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区别等方面综合观照了各种广告文本和广告活动中中西价值观念显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新闻报道策划是对传统新闻工作报道内容、报道计划和报道方式等方面的一种创新和突破。一方面,在报道过程中讲究策划,加强对报道内容和目标的制定,进一步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效果。另一方面,新闻报道策划更加彰显新闻工作者主观思维,体现对报道活动的思考和谋划,让报道发挥更大的新闻价值和舆论导向作用。基于此,重视新闻报道的策划,加强对新闻报道策划的有效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张萍 《今传媒》2013,(2):123-124
我们曾经在教科书上都学过,什么叫新闻报道。新闻从业人员相信对新闻报道的定义已经烂熟于心。新闻报道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通俗地讲就是用事实说话,是记者把自己对客观事实的主观传达出来而产生的信息。因此,我们不难得出,不同的政治背景、文化背景以及经济背景下产生的新闻报道,必定会呈现不同的报道角度和报道方式。本文拟从新闻报道的主客观性及传播者角色定位、新闻主体选择、报道方式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考察中西方新闻报道观念的差异,最终得出结论:文化价值观的融合和超越将带来新闻报道观念的变革,以及新闻报道实践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中西方长期以来存在着意识形态、历史人文背景以及媒体功能认定等方面的冲突和差异,中西方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理念也有所不同。我们所说的灾难性新闻的报道理念,就是指媒体和记者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所采取的报道方式、报道思想,以及对灾难本身的看法。下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中西方灾难新闻报道理念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新闻报道中背景、图形、语言构成了时代立体新闻。以新闻摄影图片剪辑技巧等方面为主要内容,对新闻剪辑过程中思维等方面做了一定的思考论述,以期为发挥新闻剪辑等思维技巧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9.
由于新闻报道自身的特点和中英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对外新闻报道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些承载着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这些词汇的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在对外新闻报道中,对文化词汇常采用音译、直译或直译加解释性文字、意译或意译加解释性文字、或重组的方法进行转换,并针对不同的受众对象和传播目的选择有效的翻译方法,以期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刘婉婷 《大观周刊》2010,(37):27-27
隐喻不仅是简单的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根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英汉文化有差异,英汉植物词汇隐喻意义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结合范例对部分英汉植物词进行对对比分析, 可以认识到文化对词汇演变的制约以及词汇所载蓄的丰富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