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修辞是不是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修辞是否具有阶级性?在我国修辞理论研究中历来就存在着严重分歧。一种观点认为:修辞和逻辑、语法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是没有阶级性的。修辞方式的运用,虽然并不是和人们的思想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归根结蒂”,这还是个语言技巧问题。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修辞具有社会性,包括阶级性。修辞是一门边缘学科,它同多种学科都有联系,因此,修辞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研究修辞应从多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修辞策略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风趣地说中国人有两大爱好,一日美食,一日美辞,美辞者,美的修辞也。中国人自古讲究修辞,在《论语》中孔子曾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汉代学者刘向也说:“说不可不善,辞不可不修。”所谓修辞,是人们为了达到最佳表达效果而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和组织的一种活动。从表达方式上说,修辞可以分为两大类,  相似文献   

3.
一般的看法,把修辞看成是“运用语言手段增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表达效果是指“生动、形象、鲜明、准确”等.于是,修辞手段往往囿限于若干个修辞格,扩大一些,也不过是“在几种同义表达方式中选择最佳的一种”,而“最佳”却又回到“最形象生动”、“最准确鲜明”,或“最简洁精炼”.  相似文献   

4.
修辞是一种恰当地选用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准确而生动地传情达意的语言手段。学习修辞,是为了把话说好,说得更准确得体、鲜明生动,使文章富有文采。近  相似文献   

5.
修辞学告诉我们: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切方法、手段皆归属于修辞活动。《现代汉语词典》对“修辞”的诠释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修辞离不开语言,因为它是一种“表达语言信息的体系”,是“更有效地提高语言信息...  相似文献   

6.
修辞从来都是对“僵化语法“的突破,修辞更多的是追求语言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当然,这并非说为了追求修辞效果可以漠视语法规范,而是强调:运用修辞手法,往往意味着对固有语法的“临时变通”,意味着可以达到一种“无理之妙”的境界。对于只有狭隘的语法意识、没有修辞目光的人来说,我们的语言几乎到处都是毛病。有鉴于此,拙就不仅仅是替“幽你一默”打抱不平了,更为主要的目的是想提醒人们在对一种语言现象进行“规范”之前,先照顾一下“修辞”。  相似文献   

7.
戴蔚 《现代语文》2007,(8):74-75
古语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其中"文"指的是语言的艺术性.现代汉语中,把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称为"修辞",修辞离不开语言材料、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以既定的内容和语境为依托,从语言材料入手,看其采取的修辞方法是否恰当,产生的表达效果是否理想或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8.
能够理解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和句式[考点说明] 学习修辞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语言实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的记忆与辨认上,所以本考点侧重于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和在语言表达中的“运用”这两个方面进行考查。具体要求是: 1.掌握常见修辞方法,主要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八种修辞方法和基本特征,能对一些容易混淆的修辞方法,如借喻与借代、比喻与拟人、对偶与排比、对偶与对比、设问与反问等进行辨识区分,并能对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是例子”。那我们又该如何用足这些“例子”,帮助习作起始年段的学生掌握习作方法,提高习作能力呢?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不仅仅是学习故事,体味情感,更重要的是要让课文成为学生模仿练笔的范例,充分发挥课文对习作的指导作用,立足课文特点,及时进行随文练笔,引导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运用阅读中获得的体验和感受,丰富自己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读”是任何语言教学中的任何阶段都需包含的一个重要环节,“读”主要包括“读什么”和“怎么读”。美国著名的功能派语言学家侨姆斯基(Jomsky)也曾提醒人们:学习母语是说在前、读在后。而在没有外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学习外语,是读在前、说在后。所以,先学会朗读英语,这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因此,如何为小学生选择合适的朗读材料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应该重视和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11.
修辞是文化的,具有深刻的文化属性,而语言美即修辞美,它体现为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际。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整个的修辞过程中,从在对比基础上选择语言单位,即文化单位开始,到运用民族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进行语言运作,至最终形成言语作品都是文化的产物和结晶,都是思维的结果和体现,都是民族对美的心理感悟和认同。  相似文献   

12.
陈望道于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虽然强调了内容、形式或思想及其表达方式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但他关于修辞研究的“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的两分法使得修辞研究把重心放在后者,即修辞格,其前提在于寻求最佳的表达效果。“积极修辞”的含义是把言语行为分为修辞行为和非修辞行为。在西方现代修辞学和语用学影响下,人们开始渐渐意识到在表达之前所形成的思想就已经是修辞过程的一部分,而且所有的言语行为都属于修辞行为。本文旨在通过对《修辞学习》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及某些有影响的修辞学著作所进行的初步调查来探讨中国的修辞研究从表达效果到交际效果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3.
修辞是为了达到理想的言语交际效果而对语言材料进行调整、选择的活动。一提起修辞,很多人马上就想起了比喻、排比、反复……等辞格。在语言运用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对辞格的滥用现象,诸如“人生固然是一场梦”“她明眸皓齿、肌肤胜雪、长发披肩……”“曾经的曾经都已经成为曾经”之类,让人感觉形象模糊,有的甚至让人不知所云。  相似文献   

14.
新颖的教学内容和特有的教学方法,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两个重要条件。而中师《语文基础知识》中“现代汉语修辞”一章,其内容在中小学教学阶段大多已有讲授,这也就失去了内容新颖这一重要条件。如果老师在教法上再去沿用旧模式,学生就更难感受修辞应有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气息了。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采用比较法教学,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比较法教学需要补充比较材料,这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新的“问题情境”而且还能丰富教材内容。有比较才有鉴别,这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修辞理论研究呈现百家争鸣局面,气氛热烈。最近读了甘玉龙同志的文章《修辞不是单纯的技巧问题,兼论修辞是否具有阶级性》(见本刊1986年第1期)。文章指出:修辞不象语法是语言学的分支,它不属于语言学;修辞的内容是言语和言语作品的思想内容,所以修辞有阶级性。看来,言语是否具有阶级性问题,近30年后,又面临挑战了。它已不是单纯的如1959年开展的言语、语言讨论,而是涉及到了修辞领域,具有更深更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语法和修辞是语言内部的两种语言活动或这两种语言活动的结果,修辞对语法来说,是对语法的选择。语法是人们心理中的潜在机制,这种潜在机制可以生成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语言要素,这此要素给修辞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对象。选择的结果,除了“合语法性”问题外,还有一个“合语法度”的问题。汉语语法中的语序,虚词作为选择要素,表现得尤为明显。风格作为修辞的结果,与选择怎样的语法单位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一切方法和手段皆归属于修辞活动,包括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语法是组织语言的秩序和手段,是解决语言是否正确的关键,而修辞主要解决语言"好"与"不好"的问题。因此,修辞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提高语文的使用水平。把修辞学习和训练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修辞的目的所决定的,也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本刊关于语文教学的讨论连载至今已经有五期,我们也欢迎有更多的读者来函来稿参与到讨论之中。  相似文献   

18.
《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在第十课中谈到,真理是客观的,是不依赖于任何个人、任何阶级的主观意志的,真理只有一个,它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作为“常识”,课文对这个观点没有展开,没有进行具体的论证。有些同志,对于这个“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观点,至今仍抱着怀疑的态度。他们的怀疑不在于自然科学方面,而在于社会科学方面,总感到,说自然科学的真理没有阶级性是符合事实的,而说社会科学的真理也没有阶级性,则难以想通,似乎与事实不符合。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家都很熟悉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尤其是其中的精彩语句:“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其中“骄傲”和“自豪”意思相近,但用词有变化,这种修辞方法就是“避复”。避复,也叫变文,即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变换使用不同的字词来反复表达大致相同的内容或意义的修辞表达方式。在文言文中,使用避复辞格,比现代文章更普遍。  相似文献   

20.
“中国风”流行,不仅仅是因为其在体裁选择上的别具一格,更多的是在词语选用与搭配上也别出心裁,造成一种语言变式。本文就从词类活用、名量变式搭配、句法成分的变式搭配和表意跳跃搭配这四个方面分析其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