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新课改以后,教室里的掌声越来越多了。每次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总能听到教师这句鼓动性的话语:“说得好,掌声鼓励!”于是,伴随着有节奏的掌声.全班响起了声震屋宇的“嗨、嗨、嗨,你真棒”。面对着激情洋溢的教师和面部表情、鼓掌劲头不一的学生.我生出了许多的“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掌声应无痕     
夏祖瑞 《宣武教育》2005,(11):33-33
进入新课改以来,教室里的掌声越来越多了。每次听课,总是听到教师鼓动性的话语:“说得好,掌声鼓励。”于是,伴随着有节奏的掌声,全班齐说:“嗨、嗨、嗨,你真棒”。回答问题的学生在掌声中坐下来了。面对着激情的教师和面部表情、鼓掌劲头不一的学生。我生出了许多的“为什么”。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课改以来,教室里的掌声越来越多了。每次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总是听到教师鼓动性的话语:“说得好,掌声鼓励。”于是,伴随着有节奏的掌声,全班想起了“嗨、嗨,你真棒”的称赞声。回答问题的学生在掌声中坐下来。面对着激情的教师和面部表情、鼓掌劲头不一的学生,我的脑海里很自然地浮现出这样三幅画面。  相似文献   

4.
施海英 《云南教育》2005,(16):23-23
案例一:课堂上,一位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说得真好!表扬他!”其余学生就翘起大拇指,面对这位同学喊上一句:“嗨,嗨,你真棒!”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5.
掌声应无痕     
进入新课改以来,教室里的掌声越来越多了。每次听课,总是听到教师鼓动性的话语:“说得好,掌声鼓励。”于是,伴随着有节奏的掌声,全班齐说“嗨、嗨、嗨,你真棒”。回答问题的学生在掌声中坐下来了。面对着激情的教师和面部表情、鼓掌劲头不一的学生,我生出了许多的“为什么”。掌声,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肯定。学生问题回答得好,给以掌声祝贺,学生有了成就感;学生的回答离要求有点距离,教师示意大家以掌声鼓励,回答问题的学生有了勇气。可是,对于鼓掌的学生来说呢?  相似文献   

6.
掌声应无痕     
进入新课改以来,教室里的掌声越来越多了。每次听课,总是听到教师鼓动性的话语“:说得好,掌声鼓励。”于是,伴随着有节奏的掌声,全班齐说“嗨、嗨、嗨,你真棒”。回答问题的学生在掌声中坐下来了。面对着激情的教师和面部表情、鼓掌劲头不一的学生,我生出了许多的“为什么”。掌声,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肯定。学生问题回答得好,给以掌声祝贺,学生有了成就感;学生的回答离要求有点距离,教师示意大家以掌声鼓励,回答问题的学生有了勇气。可是,对于鼓掌的学生来说呢?听一节公开课,教室里数次响起掌声。我坐在一个学生的旁边,听到他说“:又要…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课改以来,教室里的掌声越来越多了。每次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总是听到教师鼓动性的话语“:说得好,掌声鼓励。”于是,伴随着有节奏的掌声,全班响起了“嗨、  相似文献   

8.
记者日前在新课程教改实验区听了几节课,虽然课堂让人感觉耳目一新,但总觉得欠缺点什么。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有的教师便无论学生表现如何,都一味给予表扬。这是一节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老师问一个学生:“这个图形有几个角?”学生回答:“两个。”老师表扬道:“棒极了,说得太好了,大家为他鼓掌。”伴随着热烈的掌声,教室里响起“嗨、嗨、嗨,你真棒”的夸奖声。记者看到,一堂课下来,学生的脸上被贴上好多金星,看起来像唱京剧的。据了解,目前这种教学方式在实验区很流行。教师普遍采用这种方式教学,究竟出于什么考虑?一位教师说:…  相似文献   

9.
一、怪异现象扫描案例一:教学第二册《草原的早晨》。教师指名让学生读每一个自然段,每读完教师就说:“这个小朋友读得真好,我们表扬他。”于是学生就举起双手,翘起大拇指,转身对受表扬的同学喊上一句:“嗨,嗨,你真棒。”课中学生答对问题了,也时不时冒出“我们表扬他,”“嗨,嗨,你真棒”,调皮的学生也故意挤眉弄眼,自我表演一番。案例二:第三册《英英学古诗》。师:疑是地上霜,这个“疑”是什么意思呀?生:疑就是当作。师:你说错了,请坐下,……二、剖析与思考由以上案例可以发现,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激励性评价的过程中,虽然已经认识到激励性评…  相似文献   

10.
一、现象扫描案例一:课堂上,一位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说得真好!表扬他!”其余学生就翘起大拇指,面对这位同学喊上一句:“嗨,嗨,你真棒!”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案例二:学习了“混合运算”后,教师提问:“16-12÷2等于几”。一位同学回答:“等于2”。老师说:“错了,你坐下来听别人说”。二、剖析与思考有人赞扬:“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在学生的表现有明显进步时,教师应及时适当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述案…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改革力度不大。在课下,一说起新课改,每位农村学校教师都能说上几句“行话”,如:要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是这些教育理念一旦运用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便只留下了新课改理念的空壳。一是对课程改革认识肤浅:学生的座位排列由“排排坐”变成“方阵坐”就是合作学习与分组讨论;把过去的”你坐下”改为“嗨、嗨,你真棒”就是尊重学生人格、提高学生自信心;不切实际滥用多媒体就是运用先进的电教手段。二是教师对新教材的内涵挖掘不深入。现在使用的实验教材,内容简单了,难度有所降低,但覆盖面广了,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却更高了。曾有一位老师在上新课程的课时,因课文内容太少太“简单”而竟然讲起大学时学的知识点,结果学生一头雾水,许多听课的老师也不知所云。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对话·互动”这一词条越来越多地跃入人的视野,引起老师的高度关注。于是,许多课堂出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多向互动和对话的精彩场景,课堂成了儿童开放、丰富的学习世界。然而,在摆脱传统观念后,亦有一些课堂出现了“为动而动、表面热闹”的现象,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背后留下值得深思的问题。现象一:课堂上,只要学生一答对问题,在老师的积极倡导下,就会响起整齐划一的击掌声,“嗨嗨嗨,你真棒”的表扬声。在这里,掌声不绝,喝彩声不断。现象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围绕着一个问题,或大声争论,或窃窃私语,…  相似文献   

13.
说起这个话题,应从我校“同上一课”教研活动谈起。三年级有6位语文教师,推出3人同上《掌声》。听课中,三种“上课观”给我留下不尽的思考。一位教师正式上课前,为了学生在课堂上能有精彩的表现,私下里给几个学生做了特别交代。可想而知,他的《掌声》留给学生和听课老师的印象是——假!另一位教师课前让学生“好好自学”了一下,结果,学生的朗读比较流利,感情丰富,发言又积极,兴致也高涨。课堂结构组织得更是严密,一环扣一环,似乎无可挑剔,  相似文献   

14.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20以内进位加法”的公开课,教师课前做了一大堆小红花,上课时先复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答对一道口算题,教师就表扬“真聪明”“真能干”等,同时还奖励一朵小红花,整个课堂掌声起伏,结果还未进入新课,已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的今天,“说课”、“唱课”、“讨论课”、“辩论课”、“表演课”、“多媒体教学”等等课堂形式异彩纷呈。于是课堂上多了“欢歌笑语”,有了掌声喝彩.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调动了学习情趣,实践了寓教于乐,很值得肯定。但是,若教师只借“标”新务虚.不仅走向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反面.而且与新课标之“实”相左,  相似文献   

16.
案例:师:4×7表示什么?生甲兴冲冲地第一个举手:老师我知道!4×7表示4和7相乘。师:是吗?师一边拖长疑惑的语调,一边将征询的目光投向其他学生。众学生立刻明白这个回答是错误的,纷纷举起了小手。生乙:4×7表示4个7连加,也可以表示7个4连加。话音刚落,还没等其他学生细细思索,老师就激动地将手一挥,说:“××真聪明。表扬他!”教室里顿时响起很有节奏的掌声:“嗨!嗨!嗨!你真棒!”学生齐刷刷地朝生乙伸出大拇指。以上所描绘的情景,我们经常可以在低年级的课堂上见到。尤其是《新课程标准》实施后,老师普遍认为现在的课堂教学应该摒弃批评指责…  相似文献   

17.
看了郫县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的观摩课,感触良深,教师在课堂上一改过去那种满堂灌的教学状况,学生在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地表达,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是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一次飞跃。但是,在听课中发现,教师的角色转变了,课堂的气氛活跃了,而课堂上又呈现出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不停的表达,不住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有时也能提出一些问题,教师也愉快地表示了“好”、“你真棒”、“给这位同学一点掌声”之类的肯定、激励。整个课堂仅仅表现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问一答或者一问多个学生答的教学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一个常见的镜头:某个知名教师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班级上示范课,师问生答,一切都按照教师预先设定的教学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最终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赢得掌声一片。掌声之余,如果我们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待这堂课,课评结果会大相径庭:课堂上教师牵着学生走,一切都囿于教师预先划定的框框中,教师垄断了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那么谁是课堂的主角?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又体现在哪里?“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现代教学理念下,师生是交互主体性的伙伴关系,两者各具独立人格且完全平等,这种新型师生关系得以建立和表现的最好形式便是课…  相似文献   

19.
一、创设教学情境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受,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相遇问题”这节课时,上课了,她走进教室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唱首歌,然后再上课,好不好?”在学生认可的同时,她叫起一位学生,让大家用热烈的掌声鼓励他唱歌。这时,教室里响起了“哗哗”的掌声,气氛活跃起来了。等这位学生唱完歌后,这位教师接着问:“同学们刚才用热烈的掌声鼓励这位同学唱歌,…  相似文献   

20.
精神贡献的“有价”与“无价”前些时候,在县政府大礼堂里,当宣布决定授予五位为保护学生生命挺身而出勇斗歹徒的教师以“模范教师”光荣称号并给予5万元奖金时,场内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不仅表达了人民对英雄的敬意,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今日雷锋给予适当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