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
深莞惠产业同构的问题在珠三角三大经济圈中较为严重。区域空间与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求深莞惠强化合作、规避同构。因此,一要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深化产业间分工;二要培育地区竞争优势,深化产业内分工;三要明晰城市功能定位,深化产品内分工;四要利用发展阶段差异,加强产业转移合作。  相似文献   

2.
区域产业同构规避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深莞惠产业同构的问题在珠三角三大经济圈中较为严重.区域空间与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求深莞惠强化合作、规避同构.因此,一要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深化产业间分工;二要培育地区竞争优势,深化产业内分工;三要明晰城市功能定位,深化产品内分工;四要利用发展阶段差异,加强产业转移合作.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以来,惠州经济发展面临进入珠三角经济发展第二梯队的巨大挑战,如何突破单一石化产业发展的不利局面,保持惠州经济持久的高速发展,建设环大亚湾新区理论构想应运而生,并形成了规划。但是还存在行政体制壁垒、产业功能单一、经济增长后劲不足、深莞惠经济合作不明显等现实问题,因此应通过成立环大亚湾新区工作领导小组、创新机制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粤港澳合作、建设惠州海洋经济强市等措施来实现环大亚湾新区规划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校企深度融合是实现职业教育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莞式校企合作是一种校企深度融合的创新范式。莞式校企合作在结合东莞区域经济特色的基础上,以机制创新为核心,以专班培养为具体实施形式,初步实现了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成为校企合作的典型范式。因此,有必要探讨莞式校企合作的内涵、特点及其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惠州城镇化发展沿革、基本特征和发展条件的分析,指出惠州城镇化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小城镇吸纳人口能力有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提出惠州应通过积极融入珠三角和深莞惠一体化发展进程、走多元化集群化的产业发展道路,拓展产业发展基础、加快新城、中心镇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提升城镇化品质等措施,以此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构建主成分回归模型预测惠州和中山2009-2011年GDP。当解释变量仅为常规变量时,预测结果是惠州在2011年赶不上中山;但当加入大项目带动和深惠莞一体化的机遇变量时,预测得出惠州在2011年GDP将超过中山大约60亿元。同时,对预测模型的合理性和结论的可行性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从学生的眼中看学生,在对同伴的了解中了解真实的自我。这是一篇来自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调查报告。一、研究背景走进高中校园,你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校园里,经常有背着老师做“拇指运动”的手机族们;课余间,网络游戏成了必不可少的谈论话题;课桌上,“涂鸦”之作琳琅满目;宿舍里,电话粥常煲不衰,“卧谈风”此起彼伏……我校所在的樟木头镇地处广深、莞深、莞惠三线交汇处,信息快捷,商业繁荣,有  相似文献   

8.
结合莞惠城际轨道交通项目GDK102+689.464竖井施工,详细介绍该竖井的构造和钻孔桩、旋喷桩帷幕及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技术,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区域金融合作是广东建设金融强省的重点战略之一,广东金融业如何在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过程中提高金融辐射力和带动力,将是“十一五”期间广东金融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根据“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提出并分析广东金融强省的三大区域合作战略:一是构建“强强联合,功能互补”的穗深区域金融中心;二是全面拓展粤港澳金融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三是努力向泛珠三角区域延伸金融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正>潼湖生态智慧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是深莞惠都市圈的中心地带,总面积约128平方公里,其中城乡建设用地约38平方公里,湿地及其他农林用地约90平方公里。潼湖生态智慧区以"生态"为基,以"智慧"为魂,形成了"一环、双核、四圈层、多园"的空间布局。"一环"是指环潼湖湿地创新产业走廊;"双核"是指以潼湖湿地为中心的"生态核"、以创新与总部经济区为中心的"智慧核";"四圈层"包括生态圈、创新圈、服务圈、环潼湖产业联动圈;"多园"包括国际合作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创意与设计产业园、智能科技聚集园、科教创新园。  相似文献   

11.
海峡西岸是一块以台湾海峡为纽带,东临台湾岛、西接内陆广阔腹地、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具有特殊地缘经济和政治涵义的小型板块.在当前两岸关系逐步趋于改善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开展"两岸区域经济合作试点",加强与台湾的区域经济协作,共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以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和签署"两岸经济合作协议"的发展进程中,完全可以先行先试,探索和实践两岸区域合作的发展构想.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先行先试,就是要造就两岸经济合作的特殊环境和对台经济政策的试验场所,以作为未来两岸经济合作协议的政策导向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论加快"闽南金三角"崛起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包括厦门、泉州和漳州三个地级市的闽南三角洲,是福建省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极和核心区域,并且日益成为福建省新型生产中心与制造业基地、先进制度与技术的创新源以及海峡西岸重要的都市连绵带。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日益加快的背景下,进一步发挥闽南地区的区位、经济和人文优势,跨区域整合互补资源,促进“金三角”崛起,既有现实需求,更具长远的战略意义。其战略意义主要是有利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东部发展战略实施;实现城市联盟和形成闽南城市群;打造福建“金南翼”和强化“增长极”;北接“长三角”和南连“珠三角”;促进福建产业集群升级和构筑福建先进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13.
“惠州模式”的经济学解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惠州市列入九市之一,惠州地区将以一种什么样的模式发展?文章从区域经济学理论入手,分析了"惠州模式"的内涵、外延和基本内容,将惠州建设成为世界级的石化基地和国家级的电子和旅游基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之地,"惠州模式"对于加速惠州,乃之整个珠三角地区后30年的经济发展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联系的定量分析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2008年"长三角一体化"正式从学术层面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加速,长三角各等级中心城市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小集聚、大分散"的特点且各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量呈辐射状圈层结构。长三角一、二级中心城市对其他低等级中心城市具有绝对的经济辐射力,但是经济辐射带"重叠区"与经济辐射带"塌陷区"并存,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等城市均具有较大的经济辐射半径,经济辐射带与其他城市均有重叠,而苏北和浙江南部地区的部分中心城市,其经济辐射半径甚至不能覆盖其行政区范围,出现大范围的经济辐射带"塌陷区"。  相似文献   

15.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颁发后,正好遇上我国为拉动消费进行大规模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珠三角新一轮大投资由此拉开序幕。新一轮投资之后,珠三角的产业将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如汽车、造船等将成为广州的支柱产业,石油化工将成为惠州、珠海的支柱产业。面对珠三角的兴起,深圳在城市定位方面仍要坚持“国际化城市”,以保持建立特区以来的连续性。在产业方面,要巩固和强化电子信息产业的地位。深圳虽然有四大支柱产业,但电子信息产业属于“一业独大”。在珠三角各城市都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第一大产业时,深圳仍选择这一产业,主要有两个依据:一是虽然其他城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大,但深圳更大;二是虽然其他城市电子信息产业层次较高,但深圳更高。  相似文献   

16.
东莞地处珠三角经济发展区域的黄金地段,不仅其经济发展具有典型的特点,而且其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也具有珠三角地区乃至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典型特点。分析和研究东莞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对我国制定科学的成人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政策,特别是对促进珠三角地区乃至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济、文化和区位等方面存在相似性,使得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可能。现实中的长三角一体化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关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经济一体化的内在机制、产业同构和产业分工。经济一体化效应已初露端倪,表现在促进长三角都市圈内劳动生产率的趋同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增强等。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未来的一体化将是从经济一体化向体制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多维度的一体化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图书馆文献建设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西部大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及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的多重叠加发展机遇,尤其是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全方位开放与合作的平台, 从文献建设的观念、功能及服务方式入手,探讨东盟博览会对图书馆文献建设工作所带来的影响, 并提出适应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