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教学,教师必须具备童心,童心闪烁真诚,童心引领发现,童心诱发灵感,童心升华情趣,童心会使教师时时充满童趣,时刻理解关注孩子。作文教学应放到学生的生活、学习、精神的成长中去,让孩子们回归趣味写作、率性写作的本性。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童年,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童年,一次次无忧无虑的嬉戏。童年,如星般的童趣,如水般的童心,如梦般的童话……作文,就是让学生尽情地回放童趣,放飞童心,使儿童的天性得到尊重,灵性得到释放,悟性得到激发,个性得到张扬。[教学流程]一、搜索童趣前几天,我收到中央电视台《童心回放》栏目的邀请信,邀请我们去现场当嘉宾,大家已经回去打开“童窗”,搜集到与童趣有关的材料,为上节目做好准备。今天,让同学尽情回放童趣,放飞童心。搜索第一站:翻看儿时相册“相”里寻“趣”1.播放课件(充满童趣的学生小时候照片)2.你觉得哪一张最有趣?看,…  相似文献   

3.
要让学生的习作富有童真童趣.首先要在他们心中“贮藏”一颗童心.而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充分体验,就是“铸就”这颗童心的最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一切活动成功的保证,儿童的稚趣、情趣、灵趣和志趣是学好数学的先决条件,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真投入,学习才会真发生,学生才会有真收获。教师要尊重童真,呵护童心,培育童趣,用童趣点燃学习激情。童趣课堂以儿童为中心,以激励童趣为指向,以儿童成长为旨归。数学童趣课堂是快乐学习的智慧课堂,具有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融兴趣情愫与数学理性于一体。  相似文献   

5.
作文批语是教师和学生心灵的沟通,感情的交流。教师要在作文批语上下工夫,融入自己的情感。尊重理解,倾听孩子心灵相通的对话;真诚赞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注重启发,在评语中怜惜孩子的童真;回归生活,让孩子在习作中放飞童心,在习作成中自由放飞童音、童趣、童真、童心。  相似文献   

6.
对处在识字初期的二年级学生来说,让他们感受文字之美,想象意境之多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童心、童趣、童真是学生可贵的精神财富,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用童真的眼睛,怀揣童心,在文字中采撷妙文佳句,积累语言品读的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7.
身为一名教师,深知学生是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的活生生的人,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用“心”来教育感化他们,学生才能全然一新。一是“童心”。童心无邪,童心新奇且具有活力。青少年学生,天真烂漫,童趣浓厚,与他们相处教师应具有一颗“童心”,主动与他们做朋友,让他们感到教师可亲,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在日常生活中,有的教师身边总是围着很多同学,谈笑声不断,其中的原因是教师具有“童心”,能融入学生之中。二是“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的教育是黯然无光的教育。一位教育家说:“只教给知识,而没有教给人自…  相似文献   

8.
蒋军 《教师》2019,(10):56-57
在新时代的教学环境下,如何将童趣与小学课堂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快乐的童年学习到课堂中的语文知识,这是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深入思索的话题,也是新时代教学需要与时俱进的教学课题。文章从教师、课堂、思维三个方面论述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打造充满童趣的小学语文课堂,在交流互动中让学生们喜欢上语文,真正地使小学语文课堂成为放飞童心、充满童趣的课堂,让课堂成为生活的课堂,成为生命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教师,应永葆一颗童心,有了童心,我们才能理解学生的童趣,欣赏他们身上的纯真。有了童心,就会像吉老师一样,在教育的过程中,尊重儿童文化,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让教育内容尽可能贴近学生,让教学方式尽可能吸引学生,让教育更好地符合童心和人性,才能让儿童在情趣盎然的情境中学会言语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地为学生悉心引入生活作文的"源头活水",让学生走进生活,咀嚼生活滋味,不断延展文思,让学生说童言、抒童真、享童趣,让童心在生活的大舞台上自由飞扬。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作文中抒写童心童真,吐露真情实感呢?一、立足生活,诱发写的热情大自然这个奇妙世界,随时都能激发学生的灵感,诱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  相似文献   

11.
根据学生心理的发展,十二三岁的少年正处于“少年开放期”。他们幼稚、纯真,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因而小学作文教学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写出富有童心、童真与童趣的文字,这才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真谛。文本从童心观察、童真表达、童趣添彩三方面阐述了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谁都知道孩子的舞跳得最活泼最可爱。就连舞蹈家也不敢随便模仿儿童的舞姿。写作也是一样。我们小学生在作文中流露的童心童趣,可不是成人作家们随随便便就能学到的。可惜.常常有同学为了想“写得跟大人一样好”,扔掉了宝贵的童心童趣。  相似文献   

13.
三童课堂是以儿童为本,体现童心、童趣、童真的课堂。其基本特征是保持童心,张扬童趣,回归童真。在教学中,我们尊重理解学生,践行民主的课堂,开展趣味游戏,燃起乐学的课堂;自主质疑,激起学生善思;弱化预设,使学生顺学而导;创设情境,使学生真实体验;鼓励性评价,精心呵护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展现一种"本我"的童真。  相似文献   

14.
学校开展《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主要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基础,实现知识与生活的有效融合。通过实践证明,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构建具有童趣的课堂,能激活学生童心,放飞情感,使学生的生活品质、生活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朱云英 《江西教育》2014,(12):14-15
作为教师,应永葆一颗童心,有了童,心,我们才能理解学生的童趣,欣赏他们身上的纯真。有了童心,就会像吉老师一样,在教育的过程中,尊重儿童文化,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让教育内容尽可能贴近学生,让教学方式尽可能吸引学生,让教育更好地符合童心和人性,才能让儿童在情趣盎然的情境中学会言语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6.
正作文习作中跳动着的童心,洋溢着的童趣,常常会让语文教师兴奋不已,然而习作批改的高耗低效则让语文教师头疼不已。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批改学生作文是教学中最费时、费力、费神的事。学生注重的往往是作文的分数,对于评语只是简单地看一下,甚至看也不看就塞到了书包里。这就导致教师灯下忙于勤耕,学生写作能力却原地踏步的现状。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较多,而作文批改的方法则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经过一系列的实践活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儿童视野,以儿童化语言、游戏化学习方式、自由化学习等途径,凸显阅读学习的乐趣,唤醒童心,引发童趣,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快乐天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早有"言为心声""情动而辞发"的说法,认为"心声"与"情动"应是作文的发端。可见,作文教学首要的是引发学生的习作需要,回到情动而辞发的原点,找回学生的童真、童心、童趣,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而酝酿情感,点燃表达的热情!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从找回童真、激活童趣、发掘童心出发,沿着一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大多学生面对作文,不知从何处着手,以至于大部分学生作文程式化严重,在固有的套路上写作文,作文内容干瘪,缺乏真情实感,没有写出美好的童心,童趣.教师如能呵护孩子的童心,让想象成为作文起步中富有强大生命力、拥有不竭动力的活水源头,作文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情感的陶冶和引领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和灵魂,语文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和道德,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语文教学必须注重语文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在语文课中唤醒童声、童心、童趣,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