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学会提问”是新时期教育改革针对陈旧的传统教育弊端提出的要求。但是,大家对此存在很大的分歧,这很容易导致在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因此,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学会提问”的一些关键问题,找出症结所在,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学会提问的意义,使学会提问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活动。问题一:学会提问是教学目的还是为教学服务的手段?肯尼思·H·胡佛说:“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遗憾的是,提问课中常常是按照教师问学生答的反应模式进行。”①肯尼思·H·胡…  相似文献   

2.
有句话叫“童言无忌”,教学中,我们也经常遇上有些学生提出一些“傻问题、怪想法”,弄得教师一时难以回答,甚至尴尬。有的教师借提问离教学内容太远而置若罔闻;有的教师干脆付之以笑“傻头傻脑”,而有问不答;有的老师认为学生是在扰乱课堂,而责骂学生;往往使提问的学生感到失望。甚至质疑自己,“老师,我说错了吗”?对此,笔者认为: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傻问题、怪想法”,正确引导“对症下药”,既不能回避问题,敷衍了  相似文献   

3.
课堂提问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和学的任务,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的实际,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钻研、思考,能准确的做出回答的一种教学手段。对于课堂提问,很多教师仅仅着眼于“提问”,学生的任务也只是“回答”的过程。其实,课堂提问过程是师生共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也是通过课堂提问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 课堂提问追求的不仅是“巧问”,更追求的是所提出一系列问题是否形成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4.
贾小飞 《语文天地》2014,(28):32-33
目前,语文课堂的提问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课堂效率。如果教师注重问题的有效性,注意提问方式,将会使学生受益更多,也会让自己更加成熟,成为一名优秀的有影响力的教师。一、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1.无意留白式提问有的教师会习惯性地问道:“两只黄鹂鸣什么?”学生一齐回答:“翠柳,”“一行白鹭上什么?”学生高兴地回答“青天,”……这种无意留白式提问,教师只想复习一下或只是随口一说,本来没有问的意思,但是学生的热情高涨,配合  相似文献   

5.
沈小英 《教学月刊》2006,(11):24-25
问题教学是初中社会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问题教学可以教师问、学生答,也可以学生问、教师答,还可以学生问、学生答。能回答问题固然是能力的体现,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遗憾的是,在传统的课堂提问中,常常是单一的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往往只关心如何提问,而很少着眼于怎样引导学生提问,学生在这种“生从师问”传统教学模式下形成的学习心理,无疑是消极被动的,很难发挥个性和创造性。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因此,在初中社会教学中,我们应转变思想,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具体可实行以下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一、创设有趣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欲望在教学《浪花》这一课时 ,我先在黑板上板书出课题 ,然后问学生 :“看到‘浪花’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有的说大海 ,有的说波浪 ,还有的说沙滩贝壳之类的 ,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这时我告诉学生 :“老师今天带你们到海边去看浪花 ,去和浪花交朋友 ,好吗 ?”接着播放有关大海的录像片 ,边看边提问 :我们到哪了 ?谁在沙滩上呀 ?她在沙滩上干什么 ?等一系列问题 ,学生们兴奋地举起手要求回答。这时我告诉学生今天所学的课文就是说浪花和小女孩在玩什么。通过引导性的提问 ,激发了学生主动求…  相似文献   

7.
“太阳公公为什么起得这样早?”“太阳公公要睡觉吗?”“地球每天在转动,人怎么不会摔下去?”……幼儿在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时,会经常不断地向爸爸妈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不仅是孩子对父母的亲昵和信任,更重要的是表达了孩子希望探求人生和世界的奥秘、希望得到父母的指导和帮助的愿望。对于孩子喋喋不休的提问,家长的态度是不同的。有的家长总是一门心思干自己的事,听到孩子的提问就干脆回绝:“你话不要多。”“去去去,烦死了。”或者打发他去问别人,说:“我没有时间和你罗嗦。”有的家长因回答不了孩子的问题,就厌烦地说:“你问这么多干什么?”也有些家长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只是敷衍了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问”在大多情况下只是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层次上,作为教师则更多考虑的是怎样提问更为巧妙,而较少甚至极少自觉思考如何使学生敢问、善问、乐问.如何将教师提问为主转变为学生发问为主,这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9.
课堂提问有下列作用:第一,可以获得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教师通过提问可以检验教学目的是否达到,学生通过提问可以了解自己是否掌握所学内容.第二,可以激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利用已获得的信息,主动地展开联想,积极思维.第三,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可是,初中英语课堂提问存在一些误区. 一、提问误区 1.课堂提问的随意性和无序性 提问的无序性是指教师提问时随意设问,缺乏主次与前后贯通,这样的提问会分散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注意力.比如,有的教师提问时随意性很大,常提一些与授课内容毫无联系的问题;有的教师为问而问;有的教师以问代罚,刁难学生;有的教师搞突然袭击,猝然发问;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模棱两可、抽象空洞,使学生不知所云;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不适当,不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的无序提问会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课堂中出现“问而不答”和“启而不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神笔马良》这篇课文时,一位老师向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用来画什么?”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我要画许许多多的树,让美丽的绿色美化我们的地球。”有的说:“我要画很多个机器人,让它们来管理这个世界,让世界不再有战争。”有的说:“我要画宇宙飞船,让人类乘坐飞船到遥远的星球去旅游……”这些想法都很好,这些想法自然也会让老师感到惊喜。学生中也常常有另类高见:“我要画很多很多的钱。”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的说:“他这种想法是对的。因为,他有了很多的钱以后就可…  相似文献   

11.
方法一:上课伊始,教师运用CAI课件演播××同学拾金不昧的情景,紧接着播出一则“失物招领启事”:失物招领××同学在校园里拾到人民币A元,请失主前来少先队大队部认领。学生露出惊奇的神情:数学课上老师怎么讲失物招领的事呢?接着教师问:“这个失物招领启事中的A元可以是多少元呢?”有的学生说:“A元可以是1元,表示拾到1元钱。”有的学生说:“这里的A元也可以是1000元。”还有的学生回答:“这里的A元可以是0.75元,表示拾到7角5分钱。”在此基础上总结:这里的字母A可以表示一个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用字母表示数”(揭题…  相似文献   

12.
冯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孩子们一怔。“你们好啊!”冯老师满脸洋溢着真挚的笑意,声音充满了亲切和关爱。正想上课,突然,有个学生举手站了起来,还没等老师问他什么事情,便急急的说:“冯老师,可以给你提个问题吗?”“当然可以了。”冯老师仍然微笑着。“你今天为什么戴眼镜了?”“对呀,你为什么戴眼镜了?”这时很多学生也随声附和起来。冯老师这才想起走进教室时孩子们满脸疑惑的原因。冯老师并没有急于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而是故意问他们:“好看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好看”,有的说“不好看”,有的不说话…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经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通过提问,可以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引导学生开展思考,激发积极思维,在师生问答中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如何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这是当前教育战线上争论得颇为激烈的问题。有的说:“启发思维就是要把知识讲得清楚生动,使学生的思维能跟着教师的思维跑”。也有的说:“启发、启发、就是你启我发、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诚然,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知识讲得清楚生动,否则,学生就会觉得索然寡味,  相似文献   

15.
一、教师设疑的作用1.激发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巧妙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兴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首先,问题的提出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学Book3Unit6Lesson24Sharks时,我提出:Isasharkafish?”学生有的回答“Yes”,有的回答“No”。我接着说:“WecansayYes,andwecanalsosayNo.学生一听好奇心来了,并抢着问:“Why?”我告诉学生:“Becauseithasmanydifferencesfromafish.”我接着问:“Doyouknowhowmanydifferencesithasfromafish?”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把平时积累有关shark的知识都例举了出来。最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是:Doyouknowsometimessharkseatpeople?Whycan’twekillsharksthen?这两个问题学生们争论得很激烈,从生态平衡谈到了环境保护,课堂研讨气氛浓厚,很好地挖掘出了本课中所蕴含的社会公德教育要素。2.反馈教学效果。课堂提问可以及时迅速地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即通过提...  相似文献   

16.
部分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提问,就是启发式教学了。其实不尽然,我们认为提问主要作用是调动学生积极地思维,养成敏捷思考,迅速回答问题的习惯,有利于掌握知识。大量的事实证明,学生的许多创造性活动都是通过教师提出的适宜问题引导出来的,以往我们对此重视不够。在课堂教学的提问中常发生以下几种不良情况: 1、提问的随意性 提问的目的不明确。该问什么,要问谁,怎样问,为什么要问,事先没有考虑好,临时信口开河地提出几个问题,往往不是太难了就是太容易了。问题提得难了,就不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理解水平,每次提问只限于教师和少数几个学生之间的思维活动,而大多数学生处于消极状态,提问收不到预期效果;反之,若教师提出的问题太容易了,学生根本用不着动脑筋,都可以正确地回答,这样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也起不到良好作用。 2、提问的机械性 部份教师在提问中伴有大量的不规范的口头语,讲述了几句便机械地随口发问:“懂不懂啊?”、“会不会啊?”、“能不能算啊?”学生应答的便是“懂了……,会了……”表面看来教师问得起劲,学生答得有力,真可谓是双边活动频繁而又热  相似文献   

17.
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先导。自古以来,只有敢问、善问、善求之人,才会有学业的进步,认识的丰富,才能为人类的文明与发展作出不凡的业绩。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问”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层次上,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怎样问更巧妙。提问并不容易,尤其是能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问题。引导提问,要让学生明确提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学生拿着数学问题问老师:“老师,这个题目怎么解?”我们的老师很少听到这样的话:“老师,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个不同的想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需回想一下旧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津津乐道,一刻不停地讲,学生在台下鸦雀无声,一动不动地听。当然,也有不少教师喜欢课堂提问,但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如果学生的回答没有符合教师备课中的要求,就立即要其他学生回答,直至学生的回答完全符合教师的设计为止。  相似文献   

19.
过去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艺术性,过于简单.比如“是不是”“好不好”“有没有”之类的提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不利于学生思维积极性的培养;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只偏重与结论,如“对不对”“答案是什么”而很少问“为什么”“这个问题你是不是怎么思考的”,不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而进行适当引导,使得学生的思维水平难以提高.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问”,因为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质疑、解疑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提问学生答,或是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都离不开问。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可见,课堂提问对于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课堂提问必须精心设计,才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以下就此从几方面谈谈个人看法。一、教师的提问应适度有些教师教学中总是把学生的水平与自己的认识程度放在一个水准上把握,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